第272章 诉苦哭惨的熊廷弼

齐哈尔城,如发生了巨大的地震,剧烈的爆炸,将地皮都掀开了。

矮壮青年的计策确实很毒,他不但就外城埋了炸药,连城外五十米都埋了炸药。

奥巴的一万五千多人,将齐哈尔团团围住,被这么一炸,炸上了西天。

其中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被炸死,还有很多人成了残疾,就算是内城的兴义军,有的士卒也被炸聋了。

杨延武已经领着兵马来了,但他根本就不用参加战斗。

杨延武派出了一万骑兵,去收拢沁尔科部族的妇孺老小。

自己就停留在齐哈尔城外。

杨延武脸色铁青,这齐哈尔城,简直变成了一个坟场。

想要表功的矮壮青年见杨延武脸色不对,谄笑道:“延武,我也没有想到,这爆炸的威力有这么大!”

杨延武不想理他。

这确实是一场大胜,围攻齐哈尔城的沁尔科部族首领们,差不多都埋骨在了这里。

但是杨延武看到死亡了这么多人,心情还是很压抑,他毕竟是穿越而来,有些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而沁尔科部族本来是想投降的,只是被矮壮青年多次玩弄,激怒以后,又掉入了陷阱。

杨延武看着正在清理战场的兴义军士卒。

这些兴义军士卒的脸色也非常难看,太惨了。

“你继续镇守北方,并将城池修到北海!”wutu.org 螃蟹小说网

“延武,我!哎!好吧!”

矮壮青年大为懊恼,他这是弄巧成拙了。

沁尔科部的妇孺被带回来了,不过不是带往齐哈尔城。

杨延武怕他们目睹了如此惨况,发生其他什么变故。

不过草原民族,常年杀伐不断,经常这个部族灭了那个部族,或者大部族吞并小部族,他们已经习惯了。

沁尔科部族的妇孺们,很麻木地接受兴义军的安排,他们就会被送往北美,在那里重新有一个新的家庭。

杨延武也没有在齐哈尔呆多久,因为辽东有了新的变化。

……

辽东经略熊廷弼,现在的心情很差。

新帝即位,大赏天下,作为大明的经略,边镇重地的大员,熊廷弼本应该高兴才对。

但熊廷弼开始受到了多方的弹劾。

弹劾他的有东林党,有浙党,还有其他言官。

曾经愿意保他的楚党,却一声不吭。

主要是雄廷弼行事太过桀骜,将浙党党魁姚宗文得罪了。

本来,齐楚浙党同进退,一同对付在野的东林党。

但现在东林党不再是在野党,而且因为拥立之功,大多数都身居高位。

齐楚浙联盟现在又被熊廷弼打破了,楚党成员,面对强势的东林党,都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熊廷弼。

熊廷弼心中非常愤怒,他觉得自己在辽东是做了很多事情的,对于辽东的安定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但现在,这些言官竟然弹劾他空费军饷,不知练兵,不敢言战。

熊廷弼一腔愤怒藏于胸中,发出悲鸣!

“当初辽地危如危卵,臣临危受命,才有了今日辽东的好局,现在辽地安定,却要将臣至于死地……”

熊廷弼请求新上任的木匠皇帝,免去他的职务,并派人核查他的功过。

木匠皇帝朱由校,现在还是个傀儡,根本就做不了多少决定。

司礼监掌印卢受又一直唯太监王安马首是瞻。

王安现在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他其实想将卢受给搞下台,但卢受却非常圆滑,不参与宫中争斗。

而木匠皇帝也没有想要换人的打算,王安这个奴才又不好自己提出来。

司礼监里,还有很多万历皇帝时期留下的大太监,王安如果不是因为拥立之功,其他大太监不愿意得罪他。

否则,太监王安还真在宫中算不得大人物。

还是要怪朱常洛死得太早了,还没来得清理宫中的太监。

跟着朱常洛的太监和妃子,其实是倒了大霉,他们啥都还没捞到,侍奉的主子就死了。

王安如果不是和东林党勾连,将皇太孙朱由校送上皇帝宝座,有了拥立之功,否则,在这宫里,早就不得宠了。

朱由校可是有他自己的一帮太监宫女照料的。

王安将熊廷弼的奏折呈给了朱由校。

“万岁爷,这是辽东经略熊廷弼的辩词。”

“既然杨大人都说这熊廷弼没做好事情,就换个人,去替他回来听勘吧!”

朱由校都没有怎么看,他听从乳母客氏的劝告,现在不能轻动,他们这些大臣们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王安得了旨,高兴的批红,送往文华殿去了。

等王安走后,朱由校眼神中露出仇恨的光芒。

王安是他父亲的亲信太监,从小就看着他长大,但是朱由校的母亲被李选侍打死,王安可没有说过半句话。

朱由校知道,他父皇有多么相信王安。

如果王安能帮忙说上半句好话,他的母亲就不会死那么惨。

侍奉在一旁的魏进忠,注意到了朱由校的神色,低下了头,眼珠咕噜噜地转了起来。

……

熊廷弼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木匠皇帝真的同意了他的辞呈,还真的要派人来勘查他的功过。

不过熊廷弼自认为没有做错什么,倒是不慌张。

熊廷弼不慌张,有人很慌张。

辽东的局势,对于身处辽东的人来说,就知道依然危如危卵。

特别是前线的兵将,深有体会。

兴义军为什么没有来攻击沈辽一线,绝对不会是因为辽南防守严密。

辽东大旱半年,现在又雨水连连,辽东的粮食,这年是绝收了,军民纷纷逃亡。

援辽总兵柴国柱,本来就不想出关来打仗,现在他连总兵的位置也不留恋了。

趁着新皇即位,柴国柱赶忙以病乞休。

柴国柱的病,装得非常像,骗过了巡抚周永春和蓟辽总督文球。

很快,柴国柱就得偿所愿,皇帝同意了他辞职的要求。

柴国柱高高兴兴的卷铺盖回家养老。

而另一位油滑的援辽总兵贺世贤却不一样,他收到了消息,经略熊廷弼因为不练兵,不进攻,被言官弹劾,官位不保。

贺世贤哪里还坐得住,他可不想丢掉这个总兵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既可以捞钱,也可以捞军功。

贺世贤有他自己的应对方法,一个月不到,他就取得了两次对平头贼的大捷,一次斩获了两个贼首,另一次斩获了一百八十多个贼首。

这可是在辽东难得一见的大胜,辽东的道员大臣,纷纷上奏为贺世贤请功。

……

铁岭城中,杨延武显得有点悠闲,现在东北平原上,就只有大明的辽东兵马需要解决了。

杨延武边喝茶,边看密探们传过来的情报。

杨延武看着手中的情报,哀叹大明朝廷果然会乱搞,竟然将熊廷弼拿下了。

熊廷弼在辽东,确实是做了很多事情。

就算杨延武,也觉得熊廷弼做事很认真。

不过熊廷弼既做了事情,又将辽人都得罪光了。

杨延武拿着一张情报,眉头皱了起来,问身旁的亲卫。

“我们最近有队伍被明将贺世贤袭击了吗?”

“没有啊!我们只有哨骑会派出去边境喊话,并没有接到交战的信息!”

亲卫想了想,很肯定地回答。

杨延武又看了看情报,狐疑道:“你再去核查一下,是不是忘报了,或者有人瞒报了!”

杨延武觉得贺世贤可能是杀良冒功,但他也必须确定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部队隐瞒战败的消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