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青莲庵外风波平

燕抒情感慨道:“真是想不到,蜃楼岛原来来历不小。”

慕容笙道:“既然是当年的方士卢生的后人,想来蜃楼岛蕴藏的实力应该远非一般人能想象的到。”

柳长亭黯然地道:“总之,我被困在蜃楼岛的牢中好几年,期间也有不少次被带出去问话,可这岛上到底怎么回事我却还是一头雾水。神秘莫测,估计也只有这四个字才能形容蜃楼岛吧!”

杜柴胡将碗中的药和完,端着碗说道:“所以这个钉心刺就是他们搞出来的玩意儿。过去江湖中还有人学去用了用,后来就没什么人用了。因为太过恶毒而遭到江湖同道指责。只是,蜃楼岛上还留着这东西。三根带着倒挂刺的特制铁钉,从人胸前刺进去,钉上的铁刺会紧紧勾着被钉入者的胸前骨肉和心脏。自此之后,身中钉心刺之人每隔三日便要忍受三个时辰心如刀绞的痛苦。不仅如此,上面附着的蛊毒也是能令人痛不欲生的玩意。亏得你抢了他们的‘清露丸’压制住毒性和刺发作时的疼痛。不然的话,你现在岂能活蹦乱跳地到老夫这里来?”

柳长亭涩声道:“前辈说的极是。实不相瞒,在抢到‘清露丸’之前,我简直活得生不如死。每日里钉心刺及蛊毒发作,真的是痛彻骨髓。那时节,别说什么运功,就是深吸一口气都能疼得死去活来。更惨的是,发作之时浑身无力,连死的力气都没有。说实话,那种倒在地上动不了,却浑身疼痛的感觉真的是不想再尝到了。为了让我屈服于他们,这群混蛋可是没少折磨我!”

***

午后的斜阳照在林间,一座建在山坳中的庵堂远远地出现在三个人的眼前。

薛臻看了一眼,说道:“那里应该就是青莲庵了吧!地图上是这样画的。真没想到,这个什么青莲女史竟然把庵堂建在了路中间。”

君韶歌道:“依杜神医所言,这青莲女史只怕毫无悔过之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这庵堂建在山道中央,分明是有意截断山路。只是当初云晓师太究竟是如何想的?竟然也同意这样建庵?”

慕容焕烨道:“这后面必定有什么隐情。总之,咱们待会儿一定要多加小心。切莫表露身份,只说是借道的江湖武人便是。”

薛臻道:“说起来倒是忘了,咱们要是取完药草,回来的时候不是还要从这里经过吗?这一来一往的,保不齐哪一下子就出了什么变数。”

君韶歌道:“所以说我都没想过这件事能没什么凶险。”

慕容焕烨道:“其实咱们有些太过小心了也说不定。这青莲女史武功再高又能比天武六煞如何?总不会和那个太一神尊一样吧!她要是有这样的境界,也不会被逼的躲在这庵堂里了。说句不要脸的话,凭咱们三个,她若真的有歹意,咱们也不怕她。”

薛臻笑道:“大少爷说话可不谦虚了。”

慕容焕烨笑道:“你不知道,有君公子在这里,我说话可用不着遮遮掩掩的。说起来,当年我若答应了龙大侠,那么就是燕云十八骑而不是燕云十七骑了。”

君韶歌淡淡地道:“都过去了,还提什么呢?”

慕容焕烨叹道:“我不能不提,梁大侠是闲云野鹤,虽然与诸位兄弟情投意合,但是并不喜欢扎在一起。而我呢?我是想和大家在一起,无奈我这身份,身后竟是偌大的慕容世家,丢也丢不开。”

君韶歌道:“既然肯做知己,表面上的东西又何足道哉?何况我们当时虽然人多,却还是中了奸计。你当时若也和我们在一起,真的不知道会不会危及性命。说实话,老九还活着,我就已经觉得上天还算不那么残忍了。”

说话间,三个人已经来到了庵堂外面。只见这庵堂造型别致,门上悬着一个小牌,上书三个字:青莲庵。庵堂周围种植了不少花草,看上去倒也别有一方情趣。三人心想要不是占据山道中央,显得有几分不伦不类,这青莲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算是个适宜隐居的好去处。

薛臻走上前去扣动门环,不一会儿只听到“呀”的一声,铁门被打开,一个中年尼姑面无表情地出现在三个的面前,先是双手合十,行礼道:“阿弥陀佛,不知几位施主有何贵干?”

慕容焕烨上前施礼道:“这位师傅,我们三人乃是行经此地的武林人士,因家中有人重病,访得名医配出一个药方,其中有一位草药乃是在雁荡山西山的山谷中,只是通往西山的路近来不知为何,被一些江湖上的朋友堵住了。我等只好另寻它路。听闻贵庵后面是一条近路,可以通往西山山谷,所以希望能借条路。”

那尼姑冷冷地听完慕容焕烨的叙述,仍旧是面无表情地道:“善哉善哉,敝庵乃是女尼聚集之地,诸位身为男子入此多有不便,恕不能为诸位行此方便。”

薛臻一急,刚想开口言语,就觉得被君韶歌暗暗推了一把,他心下会意,顿时住口不言。

君韶歌微微一笑,说道:“师傅,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出家之人慈悲为怀,总不能不行个方便而耽搁我们救治伤病之人吧!”

那女尼愣了愣,说道:“话虽如此,但是三位乃是男子,怎好进我庵堂之门?”

薛臻心想:“这话说的也真冠冕堂皇,要不是你们故意把庵堂建在这必经之路上,谁会从你们这里经过?”

君韶歌笑道:“师太这话可就有些意思了。修佛之人四大皆空,男子女子不过泥土皮囊,什么悠悠之口也是过眼云烟,若执着这些岂不着相?师傅是修行之人,料来不会不明白这些。而且我等只是从此匆匆而过,并非歹人,能行什么不轨之事?这雁荡山中若真有什么匪寇凶徒,贵庵也不会修建在此吧!”

那尼姑显然没想到君韶歌会用言语把她挤兑住,于是说道:“施主所言似有道理,但此事贫尼做不得主,还需问过庵主才是。”

君韶歌道:“那就烦请师傅代为请求。”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