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血亲

“仁宗与先帝为了他们的原因屠杀了这么多家族,为何只为宗室留下一点仁慈,折思你想不明白吗?”

“因为宗室是亲,血缘天生,不可抹去。”

折思明白了君留山想要说什么,说是天家无亲,但那么多事情,也都是因亲一字引起。

不是至亲,之间根本不用防备猜疑至此,皇子不会天天盯着哪位大臣,想着他们都要来与自己夺位,皇帝也不会这么担心谁能轻易地谋反,轻易地篡位,不断地打压那些人的势力。

他们针对的都是自己的亲兄弟,都是自己的至亲之人。

“况且,皇上如今子嗣的情况还难说,本王不在之后,皇子们长大了,除了皇帝,也当有其他的长辈能看顾一下。”

“前面几代争得已经够了,他们下一代的小孩子,还是平平安安一点比较好。”

君后辛现在有了一点样子,但也更像一个孤家寡人了,现在他的兄弟们三人反叛,而等君留山他们离开之后,君后辛当更为难过。

能有汉王这么一个兄弟在他的身边陪着,依着汉王的年纪,还能陪着两代的皇帝走过两朝。

岑识也能轻松一些,他这个小表弟天生不是受朝堂约束的性子,不过是因为现在他最合适才不得不让他顶上的。

折思默然叹了一声,在君留山示意之后也行礼退下了。

他家主子永远都是这样,为了许多人思虑,就是把自己放在后面的位子不多想哪怕一点。

小王爷和常三福离开之后就回到了他自己的院子,和前厅一样简陋,虽说对比一般人家,王府只是按着最基本的规制修着都是极为富贵的了,但汉王府给人的感觉还是简陋。

天色也确实不算早了,对于汉王这样的小孩子来说已经到了该休息的时间,但今晚汉王回来之后,常三福让人去准备沐浴,他自己爬上了床榻,将一路上没有离过手的匣子放上了小桌。

常三福来得晚一些,没有看见君留山将东西送给他,但也能猜到这东西是来自摄政王的,因此笑眯眯地走到了小王爷的身边去。

“这是摄政王送与殿下的吗?老奴看殿下是真的很喜欢,很少见您这么喜欢一样东西。”

“是王叔给的,我还没有看里面是什么,不过王叔给的我就喜欢。”

小王爷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不大的盒子里装着的是一把看着有些老旧的纯金长命锁,挂着一条金链子,下面没有坠铃铛,也没有什么花纹样式。

朝上的一面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篆字,写着“福寿绵长”。

常三福一瞬间露出了有些吃惊的表情,小王爷没有因为这把长命锁老旧而嫌弃,依旧极为欣喜地将锁拿起,但也有些疑惑。

“我都已经过了外傅之年了,王叔怎么还送我长命锁呢?”

将锁翻过来,另一面写着的是“长命百岁”,在左下角有一个小小的印记,是一朵花的样子。

常三福复杂地看了自家小主子一眼,也不知道该喜该叹。

“殿下,如果老奴没有记错的话,这把长命锁老奴在宫中之时曾经见过,这是如今的东盛侯的东西,后来赠予了摄政王。”

岑见身上的那块玉佩是当年他缠着君留山亲手给他雕的字,送给他做生辰礼,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少。

而当年君留山过生的时候,老岑侯一家进了宫来,安怡长公主亲手给君留山做了一碗长寿面,老岑侯送了君留山一把小剑,岑见将自己的长命锁送给了君留山。

“当时老奴在殿中伺候,亲眼见当年的小世子将这东西送给摄政王的,只是后来也没有见摄政王带在身上过,没想到今日将这东西送给了您。”

岑见为什么要将这东西送给君留山不重要,重要的是君留山为什么要将这东西送给汉王,背后代表了什么意思?

“您今日与摄政王说了些什么?”

汉王信赖常三福,听他问了握着长命锁没有放下,回忆着将今天他与君留山说的话复述了一遍,常三福在沉思之后笑得眼睛都要不见了。

“老奴恭喜殿下,这是摄政王喜欢您呢。”

“王叔真的喜欢我吗?这还是我第五次见皇叔而已啊。”

他出生一年君留山就离开了京城,等到君留山回京,已经是先帝弥留之际,那个时候他三岁,那些日子可能是他接触君留山最多的时候,后来就是这几年之中回京时宫宴上的几面而已。

他记得最深的一件事是,先帝大行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被昭仪关在屋中好几天,内侍和宫女都忙得不行,只记得来给他送过两次饭。

没有人来搭理他,没有人给他送饭、送水、换衣梳头,他又饿又脏地被关在殿中,终于忍不住拍着门大哭了起来。

是君留山推开了关着他的那一扇门,寒着脸皱着眉,将他从门后抱了出去,将他交到了他母亲的手里。

他母亲抱着他也大哭了起来,但他却忘了哭,只呆呆看着身上还穿着孝服的王叔冷淡地看了惶恐跪在地上的昭仪一眼,将他和他的母亲带走了。

王叔亲自送他们去了另外一间宫殿,让人照顾好他们之后又匆匆离开了。

“说起来,常公公,我一直不知道当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王叔会特地来找我,还带着我母亲?”

“这么多年过去了,母亲都不肯与我说,我也不知道王叔还记不记得,常公公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时间太久了,很多事情他都记得不是很清了,今日见了君留山,他才忽然又想起了那一件事。

常三福垂下了眼,有些犹豫,但看摄政王今日的态度,说不定之后他们小王爷会有另外一番际遇,当年的事情虽说无关紧要,但他们小王爷长大了。

当年是他在被指派照顾汉王之后,建议太妃不要说予小王爷知道的,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有些事怕他听了,会有不好的影响,太妃与他都是希望小王爷能快快乐乐地长大的。

“此事,等太妃回来之后您再去问太妃吧,说不定这一次太妃就愿意与您说了。”

汉王歪头看了他一会,将手中握着的长命锁举了起来,不再纠结那一件事。

“常公公,你帮我把这个戴上可以吗?”

“是。”

常三福小心从汉王的手中将那把长命锁拿起,替汉王戴在了脖子上。

因为是当初做给小孩子戴的东西,这把锁并不大,戴着脖子上也轻巧,汉王等戴好之后就跳下塌,鞋都来不及穿就跑去那边铜镜前,凑近了仔细看坠在胸前的那把锁,越看越喜欢。

常三福连忙提了鞋过去,蹲下替他穿上了,再静静退到后面,见小主子这般模样,笑意更深。

他家小主子和太妃性子像,都是宽厚的人,但在皇家,宽厚究竟是不是件好事没有人说得定,哪怕现在他们远离皇城。

这一次摄政王虽来得突然,但有摄政王这一次表现出了对他家小主子的喜爱,宽厚或许就能变成一件好事了。

第二日汉王过来向君留山请安,两人一起用了早点,常三福等两人都用完后轻声请汉王去听教习讲学。

汉王点头起身,向君留山告退,君留山却叫住了他。

“这些日子教习在给你讲什么?”

“回王叔,近些时日都在讲说军事,这两日在学习各朝舆图与战局。”

汉王其实天赋也并不是很好,学东西只能说是普通学子的水准,放在皇家里看,他这样的学习进度有些缓慢,说着他自己都忍不住有些羞愧。

君留山并没有在这些事情上说他什么,只是放下茶盏,走到他的身边在他的肩上按了一下。

“走吧,本王随你去听一听今天的课,课后本王还要考校你一些问题。”

“是。”

汉王有些苦恼又有些高兴,眼看也马上要到他平日听学的时候了,恭敬带着君留山往他的书房去。

王府的教习可以由朝廷指派,也能王府自己挑选,汉王府有两位教习,一位是朝廷派遣,一位是杜太妃在封地上为汉王请来的。

今日授课的是朝廷派来的那位教习,他们到的时候教习已经等在了书房之内,正在整理今日的书具,看见除了汉王之外还多了一个人,当即就是眉头一皱。

汉王赶在这位年纪颇大的教习开口之前先拱手行礼,教习不得不闭上嘴回礼,汉王又恭敬地侧了身,让君留山先上落主位。

“先生,王叔今日说想要看看我学得如何,我就请王叔过来了。”

汉王的王叔?教习脑子一转,立马反应了过来,当即有些惶恐地拜身下去。

“微臣参见摄政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先生不必与本王这般多礼,本王就是来看看弦儿学得如何,这些年他不在京中,本王难得能关心他一次。”

君留山抬手示意人免礼,也没有去上首书案后坐,只让人在旁边空处给他摆了椅子,随意坐了。

“今日本王只是旁听,弦儿你与先生该如何就如何,不必太紧张。”

汉王先向君留山谢过又应了是,再去扶起先生,之后自己也回了座位。

“请先生开始讲课吧。”

“是,王爷,微臣失礼了。”

那位教习在之前是没有见过摄政王的,蓦然见到了人被吓得手脚都有些发软,翻书都翻了两次才翻开,说起话来声音也有些发抖。

他心知自己这样的表现十分糟糕,更是惶恐地去看摄政王,但君留山神色淡然,汉王也没有什么异样,又讲了一会后他终于平静了下来,讲课也布上了正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