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遭幽禁

自那夜起,含凉殿彻底成为了一座人人谈之色变的囚笼,外面的人时刻翘首企盼皇后的罪名传遍天下。

而困在里面的人日日看书,不吵不闹,看乏了便睡上一觉,睡醒了按时用馔,食量跟以前也无甚两样。

盖因如此,奉诏看守的宫人不由得时时探看,皇后实在太过安静,宫人生怕她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夜深了,水芙撤去盘盏,转眸睇见主子又在看书,却是借着昏暗灯烛的微光,脸色大变,赶忙寻来剪子去剪掉灯芯。

烛火一瞬燃亮,连同书上的字也更清晰起来。

水芙道:“殿下,看书要有个度,这么晚了对眼睛不好。”

“无妨,我再看一会儿便歇下。”容盈抬头笑了笑,止住了她的谆谆劝导。

夜风敲打着窗牖,发出幼兽呜咽般的声响,水芙四下环视一圈,确认无人,小心翼翼凑近容盈的耳边,絮絮道:“婢子今儿个听守殿的宫人说,前日所有士族家主和部分中立党派的官员联名上书,口口声声称要为枉死的淑妃讨公道,要圣人按律治您的罪。他们在紫宸殿上一度闹得不可开交,圣人不理睬他们,他们便跪在殿外打算逼圣人定罪,算上今日这已经是第二日了。”guxu.org 时光小说网

“不过您放心,圣人依旧未理会他们,强调光靠几个人的说辞便定了一国皇后谋害嫔御的罪名,太过草率荒唐,会将此案彻查,所以殿下一定要对圣人有信心啊!”

她高兴地讲完,却发现主子仿若未闻,笑意不由得僵凝住,神情黯然。

淑妃之死分明是旁人刻意的栽赃,然而现如今宫内外的很多人都认为是她家娘子谋害了淑妃,一些流言蜚语甚嚣尘上,她根本不敢将那些话说与娘子听。

容盈阖起书,躺到软榻上,一沾枕头便闭了眼,“时候不早了,你也下去休息罢。”

水芙叹息着退下。

紫宸殿——

铜壶漏刻的箭杆又走了一个时辰,齐贽依旧保持笔直身形,跪在冰冷坚硬的地面,眉目刚毅沉静,文臣谏官身上的那种倔犟劲儿是一百头牛都拉不回来。

上首的御案后,南宫旭在闭着眼小憩,面上满是乏累疲倦,英挺的眉微皱,眼下泛起淡青色,似笑非笑地弯了弯唇角,问起一句似是而非的话。

“子晏啊,你可还是昔年刚入长安的子晏?”

齐贽似乎怔了一瞬,神情复杂,之后淡然回答:“纵使历经宦海沉浮,昔年之志不曾改,子晏依旧是那个子晏。”紧接着,他对睁眼看过来的南宫旭,不卑不亢道:“但是菩风已经不是昔年的菩风。”

这是不咸不淡接近于陈述的一句话,亦是齐贽三年之后首次直呼圣人的表字,打从圣人践祚他便再未称过‘菩风’二字。

盯了竟敢口出狂言的齐贽一会儿,南宫旭倏忽笑了,笑声回荡于空寂的殿内透着隐隐森冷,笑意里有莫名的讥嘲。

“朕听闻令堂病了,而你一向是个忙人,常在办公的府衙里面休息,无暇去看顾,朕准你从明日起便在府中好好儿陪一陪令堂,你也顺道歇一歇,手上的事务暂移给旁人罢。”

齐贽的身体僵直了一下,麻木的神情起了一丝波澜,随后又尽数淡去,弯下腰叩首谢恩。

待齐贽退出殿外,高澹焦急万分地飞快奔入殿中,贴近圣人耳畔悄悄私语一阵,但见南宫旭倏尔站起身,眉目间笼罩一片阴鸷之色,瞳中覆上层层阴翳。

“围得滴水不漏竟也叫那些人渗了进去,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动手,他们啊……倒真是迫不及待了。”

时隔多日,朝堂上百官依旧在为淑妃中毒身亡一案争论不休,每日的朝会犹如置身沸反盈天的街市。

前朝波起云涌,诡谲多变,自是危险重重。

后宫之中祥和的表象下,实际是波涛汹涌,充满了阴暗的荆棘,因皇后禁足于含凉殿,管理后宫之任落到了德妃和贤妃肩上。

可是德妃的出身和背后的阵营,都无法让她真正掌握到权柄,反而受尽奚落白眼。一时之间郁结于心病倒在榻,使贤妃后来居上成了眼下的后宫之主。

淑妃亡殁令太后哀痛欲绝,贤妃日日至长德殿服侍汤药,渐渐地传出了贤孝之名。

不止如此,贤妃还屡屡替皇后求情,送去数不清的东西到含凉殿,任谁看了都要赞上一句‘心胸宽广’,被人构陷谋害亲姊,仍能不计前嫌的去体贴关怀一介蛇蝎之人,拥有这般胸怀才堪当后位。

废除万氏后位,改立贤妃为后的言论日益增多,这其中最大的推手自然是太后党一派。

纵使士族权势锐减,各家家主皆大大受挫,也依旧不会忘记是万氏把士族推进火坑。

他们摒弃前嫌联起手一致对外,凭着这份胆气竟然叫他们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功的借由淑妃之死暂时禁足了皇后。

接下来,他们还要让皇后彻底翻不了身。

听着纪忠一一禀来,太后卧在榻间慵懒地眯着眸子,丰腴的脸颊上不见丝毫病态,捻起一颗葡萄放入口中,满意地笑了。

“牺牲一个慕容涵,带来的好处可真多啊。”

纪忠托起帕子呈到太后嘴边,接住了她吐出的葡萄皮,放到了一旁,径直脱靴上榻,揽住天底下最尊贵的太后带进怀中,轻嗅着她发间幽香,心中畅快舒爽,眉梢眼角压着难抑的喜色。

“多亏采箐那小蹄子觉得慕容涵没有得宠的指望,转过头来投效了咱们,将之前慕容涵告诉过她的所有事情,俱交代了出来,要不然你我至今尚被蒙在鼓里。”

太后伏在纪忠的胸膛上娇笑出声,涂满蔻丹的指尖绕着他的衣带打转。

“涵儿那孩子自小也是在我跟前长大,性子乖巧,为人安分守己。本来嘛……看在阿兄的面子上,我打算给她一个妃位,保她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可惜了她看到了不该看的,说了不该说的。”

一年之前,慕容涵入宫参拜,意外在一个雷雨夜里发现了太后和身畔宫人纪忠的私情,从那开始她每每入宫便心神不宁,悄悄告诉了采箐。

本来采箐是忠心耿耿跟随着她,自然替她保守秘密,可是入宫以来的种种使采箐看清了跟着慕容涵完全没有前途,所以选择投效了太后。

这道催命符也成了淑妃的直接死因。

采箐为阖家人的平安,在最后关头自愿赴死,造就了如今的局面。

“有道是天时地利人和,若是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