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玉泠和胤礽在温泉庄子玩了一天,期间还把她的专属御厨叫过去给他们烤兔子、烤鸡、烤鱼。

而这一天,系统看着直播画面,心情极为复杂……

清晨,玉泠被精细地伺候着穿衣洗漱的时候,沈珏冰凉刺骨的溪边洗衣服;

玉泠享用着每天不重样的精美早餐时,沈珏吃着酸掉牙的野果和烤得焦黑没有盐的青蛙;

玉泠悠闲地在温泉庄子里游玩的时候,沈珏赶路时狼狈无比地从一处陡坡踩滑滚了下去;

玉泠吃着烤兔烤鸡逗小豆丁玩的时候,沈珏进了一处村子,被熊孩子们拿石子丢着驱赶……

而这期间,玉泠一直让它直播着,并没有觉得有哪里不妥,甚至有着双倍的快乐。

系统:【……】

有这样的妹妹,真的是一种……福气啊!

经过一天的冒险,沈珏成功成了个……哑巴。

沈珏没有任何记忆,自然也不会说这朝代的话,更遑论是地方方言。

但好在他身上有钱,一个铜板就足以让活在这个乱世里的农人欣喜若狂,比比划划告诉他去县城的方向。

见他摇头,拿树枝在地上写字,又暗示他多给些钱,可以带他去找识字的人。

沈珏勉强听懂,他身上加上银票足有一百多两,但只多给了对方三枚铜板,还很犹豫地想拿回一枚,被对方眼疾手快地抓走。

玉泠看得噗嗤一笑,这些人的表情好丰富好有意思。

农人关了门,带他翻越了两座大山,才找到另一个村子里识得一些字的童生。

沈珏能看得懂繁体字,可一旦让他书写,他又想不起简体字的繁体版是如何的。

只是虽然有点交流障碍,童生还是勉强理解了他的意思。

“你忘了前尘往事,只记得自己要去京城找人?”童生问。

他用的是官话,已经和现代普通话很像了,沈珏完全能听懂,于是点了点头。

玉泠奇道:‘他为什么想要来京城?’

系统:【他是因宿主而来的,主系统会让他潜意识里奉宿主为主,对宿主的所在是有感应的。】

这倒是省心了,玉泠还想着,要不要给他用个托梦符呢。

沈珏从童生那里,很快了解了自己身处的朝代和地理位置。

康熙十六年、三藩之乱、江西、战场,以及自己醒来穿的,是清廷小军官的战袍,那他确实可能是京城人士,还是满人、勋贵之后。

因为如果是凭自己本事从底层爬到小军官位置的普通人……年纪太轻,手上也不会没有茧子,身上不会没什么肌肉,细皮嫩肉的,只能是靠家中势力做的小军官。

天色已晚,沈珏拿出五枚铜板,请求童生收留他一晚。

童生及其家人看到铜钱,欣喜不已,很热情地招待了他。

虽然也是吃糠咽野菜,但总算能个热水澡,且睡在正常的屋子里,虽然还是冷。

他抱着自己的包袱,靠着有点余温的灶台,不敢熟睡。

玉泠却已经躺进干净温暖的被窝,一点儿冷风都感觉不到了。

系统很好奇,宿主什么时候才会玩够?

……

没两日,玉泠就发现,这汤泉行宫除了泡温泉,没什么可玩的了。

她想学骑马射箭,没有老师,擅骑射的侍卫倒是很多,但他们不可靠近女眷十步以内。她想外出,也只能去自己那个没开发完全的小庄子。

行宫里能买到的食材,也不如在皇宫里的好,来来回回就那几样,她很快便吃腻了。

“皇玛嬷每年来这里,就不觉得无趣么?”玉泠很认真地发问。

太皇太后无奈摇头,“哀家都老了,在哪里都是在屋中礼佛,也不好口腹之欲,这里和宫中无甚区别。倒是你既呆不住,怎么不跟玄烨去东巡?”

“我这不是留下来孝顺您嘛!”玉泠眼神灵动地眨巴着,朝太皇太后撒娇,“要不咱们先回皇宫吧,好不好?”

“不可,”太皇太后心软但是不为所动,“等皇帝回銮,一起回宫。”

玉泠顿时丧气,“好吧。那是什么时候啊?”

太皇太后拿出玄烨命人送回来的信看了看,“按玄烨的脚程,约莫是一个月后。”

玉泠:“……”

一个月也太久了,她五分之一的命呢!

她看着康熙帝的信件,眼珠子动了动。

“听说皇上极孝顺,每日都给皇玛嬷和皇额娘来信?”

太皇太后笑道:“正是,他还会亲自摘果子、捉鱼、打猎,然后命人快马加鞭送来,每日都有。”

玉泠嘴甜地顺着她的话头夸了康熙帝几句,又问:“也就是说,皇玛嬷也能每日让送信的人,送回信去对吗?”

“是啊,”太皇太后想到什么,鼓励她道,“你也可给玄烨写信,他收到会很高兴的。”

玉泠:“没错,若是胤礽每日都给他汗阿玛写信,皇上一定会hin高兴的。”

太皇太后:“……啊?”

玉泠想到就去做,“皇玛嬷,孙儿告退去教胤礽写信啦,今日要送信前记得先等等他的信哦。”

太皇太后:“……也好。”

玉泠很快找到在练字的小豆丁:“胤礽,你想不想念你汗阿玛?”

胤礽:“想。”

玉泠:“可你汗阿玛居然不想你呢。”

众宫人:“……?”

皇后娘娘挑拨皇上和太子的父子感情,这么明目张胆的吗?

胤礽有些茫然:“不、不会啊,汗阿玛对孤很好的。”

玉泠:“那他给你写信了吗?”

胤礽摇摇头。

“唉,”玉泠叹气,“估计他是有美人相伴,‘乐不思子’了。”

胤礽抿抿唇,有点不高兴了。

玉泠又道:“但我有个办法,让你汗阿玛越来越想念你,谁也

比不上。”

胤礽眼神骤亮,“真的?!什么办法?”

玉泠屏退了宫人,和胤礽在小书房里嘀嘀咕咕。

就像两个准备一起偷偷做坏事的熊孩子——系统想。

……

两日后,玄烨一早就收到了汤泉行宫的来信,除了皇玛嬷的信,居然还有胤礽的。

玄烨意外又惊喜,胤礽给他写信,这可是头一遭!

只见那信封上用稚嫩的笔迹写着:‘汗阿玛亲启’,信纸很厚,还附带一个十两的银锭子。

玄烨:“?”

他迫不及待地率先打开胤礽的信件,想看看这孩子会写些什么?怎么还给他送钱呢?

‘汗阿玛见信如面,胤礽数日不见您,如隔三秋之久远,对汗阿玛思念之情,如万枚铜钱之重。’

玄烨:“……”

以万枚铜钱比之思念之情,有何典故,他竟不知?

‘可汗阿玛不曾来信,对儿臣的思念之情,可是不如一枚铜钱之重乎?’

玄烨倒不是没想过给胤礽写信,但他也得看得懂啊,胤礽正式读书习字,也不过是这小半年。

‘此次便罢了。儿臣只求汗阿玛往后每日,对儿臣之思念,能否比前一日翻一番?’

玄烨:“?”

如何翻一番?思念之情难不成还能斗量?

‘为表儿臣思念之情,特附上十两纹银,往后儿臣亦将每日命人给汗阿玛送去十两纹银。’

玄烨好笑不已,这孩子竟因为想念自己,要每日给自己送钱?何其有趣、何其惹人怜爱!

‘儿臣只求汗阿玛从今日伊始,命信使给儿臣带回一枚铜钱,第二日两枚、第三日四枚,以此类推,每日比之前日翻一番,以示对儿臣的思念与日俱增。’

原来是这样的翻番,玄烨觉得更有趣了。

‘待到汗阿玛回来见儿臣那日,此事方能停止,可好?’

玄烨好笑,这孩子怎会想到此法?他应下来又何妨?几枚铜板的事情,何时才能超过十两银子,也就是一万枚铜板呢?

想来胤礽是吃了还没学过术数的亏,这让他就是到了猴年马月才回都成啊。

也不知道是谁给他出的这个主意?

玄烨打开太皇太后的来信后有了答案。

皇玛嬷说,钮祜禄氏思念自己,却不好意思张口,便说要教胤礽写信给他,实际定是假借胤礽之口,表达思念之情。

怪不得……

如此说来,以银钱作比,表达思念之体量,也是皇后的主意了。

玄烨好笑,玉泠会思念他?

别不是在汤泉行宫呆得无趣了,想问他几时回銮,好带她回宫吧?这每日的十两银子,想必也是玉泠所出,为的是每日提示他好早点回去。

可她算盘打错了,他不会因为这点子钱和她的巧思打动,改变自己的计划行程的。

今年的冬日可能会来得早一些,他此次九月便

出发,东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入冬前,好好围一次猎,过足打猎的瘾。

玄烨给皇玛嬷写了回信,也慎重给胤礽写了回信,在信中不但叮嘱他好好读书,答应他所请,还让他好好听皇后的话,孝顺皇后。

信送出后圣驾继续北上,第二日竟然就有信使送来十两纹银,玄烨微怔。

他莞尔,而后也让人给胤礽送去二枚铜钱,并交代梁九功,记得每日提醒他给胤礽送铜钱。

……

胤礽收到第一枚铜钱那日,玉泠已经找到了新的乐趣。

——她命人做的乌木麻将牌做好了。

那日听太皇太后说的话,玉泠就觉得她的养老日子太枯燥了,便开始想着如何帮她找点乐子。

说书虽也是一项,还是单调了点,不如麻将好玩和随时能玩。

安排胤礽今日休沐,玉泠就兴致盎然地带着他和麻将牌去给两位皇太后请安了。

“皇玛嬷、皇额娘,看玉泠给你们带什么好东西来啦?”

玉泠献宝一般,打开装麻将牌的盒子,并简单给她们讲了玩法。

太皇太后看着跃跃欲试的胤礽,道:“这不就是叶子戏么,可不能让孩子玩物丧志。”

“不是,这麻将可是咱们大清才有的东西,且打麻将还是寓教于乐哦。”

太皇太后来了兴趣,“怎么说?”

玉泠解释道:“这麻将牌起源于江苏的太仓,胤礽知道太仓是什么吗?”

这个地方他恰好在汗阿玛那里听过,胤礽眼神一亮,急切道:“孤知道,是大清的皇家粮仓。”

“没错,太仓囤积粮食,为防受潮,时常要晾晒稻谷,可是却会引来无数麻雀啄食,损失十分巨大。”

胤礽:“啊,那怎么办?”

“仓官忧心,士兵和平民们却以捕雀为乐。仓官心生一计,以银钱奖励大家捕雀。那里的麻雀又叫麻将,捕雀便叫打麻将。”

玉泠拿起一块麻将牌,“而这筒代表鸟铳,索代表串起来的麻雀数,万代表赏银,东南西北是捕雀时需要考虑的风向,中是打中,白是打空……”

胤礽听得十分专注,只觉得这个故事好有意思的样子,宫里就不会有这么有趣的事情。

玉泠最后总结道:“……所以太子殿下学这个,可以学到‘粮食来之不易、保存不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太皇太后忍俊不禁,“算你说的有理。”

皇太后见状忙问:“那要怎么玩?”

“咱们来试玩几次就知道啦!”

玉泠让人抬来一张小一点的八仙桌,她和太皇太后、皇太后各坐一个方位,胤礽也爬上了剩下那个方位。

玉泠没有阻止,对旁边的苏麻喇姑说:“嬷嬷就帮着太子打吧。”

苏麻喇姑笑道:“奴才遵旨。”

还未开始,玉泠就道:“大清禁赌,那咱们就不赌钱,赢家可以在输家脸上贴纸条,如何?”

“这亏你也想得出来?太不庄重了。”太皇太后觉得不好。

皇太后却道:“哎呀,我倒是觉得挺好玩的,姑姑让奴才们出去别看就好了嘛。”

苏麻喇姑也道:“是呀,主子,奴才一个人伺候你们便够了。”

太皇太后听她们这么说,也没有坚持,反正只是偶尔为之罢了。

于是屏退宫人,大家玩了起来。

一开始,其他人没太弄懂规则,玉泠赢了两局,对两位长辈客气点,只贴在她们脸侧。对胤礽就毫不留情了,直接贴在他眼皮上。

“噗嗤……”

看小豆丁不得不歪着嘴巴吹气,才能不遮挡视线,众人都看乐了。

不料,玉泠并没有得意多久。

接下来,其他人弄懂了规则,小太子也有苏麻喇姑帮忙,玉泠不但一败涂地,还常常是放炮给别人胡的那个,所以输得很惨。

没多久,得意大笑的便成了胤礽,他最热衷于每次牌局结束,帮大家往皇后脸上贴纸条了。

玉泠:“……”

她的牌技必不可能这么烂!

“不玩了,”玉泠噘着嘴推开牌,“我饿了。”

然后她又总结:“一定是我今日坐的位置风水不好,下次我就不会输了!”

胤礽还真信了,“啊,那哪个位置风水好啊?”

玉泠:“你那个位置就不错!”

“啊——”胤礽顿时有不好的预感,他觉得,皇后娘娘真的做得出,抢他位置这种事情的!

……

用过午膳,玉泠感觉又活过来了,跃跃欲试要继续打麻将。

两位皇太后也得了趣味,愿意继续玩。

玉泠看向一听说要打麻将,连忙坐到自己早上的位置,生怕玉泠抢他风水宝座的小豆丁。

玉泠笑了笑,走向他,“我不抢你风水宝座。”

“真的?”

“真的。”玉泠说着,将他抱了起来,自己坐下后将他放在膝上,“我和你一起坐。”

众人:“……噗。”

为了风水宝座,玉泠决定这回和胤礽一起。

可还是没能改变她开局就输的态势。

玉泠:“……”

玉泠看向胤礽:“宝贝,到你表现的时候了。”

胤礽被她一句‘宝贝’给喊懵了,受宠若惊,“啊?”

下一秒,纸条贴上了小豆丁的脑门。

胤礽:“……”

玉泠越挫越勇,但是屡战屡败。她偏偏不信邪,央着两位长辈都跟她换过位子,但于事无补,她惨败连连,一局都不曾赢过。

胤礽的声音从无数纸条中,瓮声瓮气传出来,“看来,跟风水没什么关系呢。”

玉泠:“…………”

“不玩了,”玉泠心累,“我不擅长苏州麻将,明天咱们玩四川麻将,我一定不会输!”

“还有别的玩法?”皇太后听了饶有

兴趣,“那明天试试四川麻将。”

胤礽抹了一把脸,将脸上的纸条都拢到手里,两只小手都差点没捧住。

他耿直道:如果这是钱,皇后娘娘您起码输了……★[(”

玉泠:“不就是几百文钱嘛。”

“啊,是吗?”胤礽当真老实地数了起来:‘一、二……’

玉泠:“我看小太子你数学不好,明日开始,你的课程里要加一门术数哦。”

胤礽:“诶?!”

哼哼,一个小屁孩,也敢嘲笑她?她这就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花了点积分,玉泠把后世幼儿园的用的《蒙氏数学》课本,转化成这个朝代文字编写的书册,给了胤礽当教材。

这样,胤礽便没了跟玉泠去打麻将的时间了。

不久后,关于麻将的存在,玄烨也在胤礽写的信中了解到了。

他传来户部尚书,“太仓仓官竟为捕雀,创造了打麻将之筹牌,此事朕怎么不知道?”

户部尚书一脸茫然:“臣、臣也不知啊!”

玄烨:“命人查实此事,若真有此聪敏之人,合该嘉奖才是。”

户部尚书领命下去安排了。

玄烨给胤礽回了信,叮嘱他不要玩物丧志,而后命梁九功将信与今日该给胤礽的铜板,一块儿送出去。

梁九功道:“回皇上,昨日是第十一日,已数了五百一十二枚铜钱给太子殿下送去。今日是一千零二十四枚,是否要换成银子?”

玄烨一愣,“已经翻到如此多铜钱了?”

他问完自己在心中默数了一番,算出结果还真是这样。

玄烨顿感大事不妙,他拿出纸笔计算一通,竟发现到第十五日,他需要送给胤礽的钱,就已经超过了十两纹银!

怎会如此?!

玄烨又算了几遍,然后就发现了更严重的事情——如若他不早点赶回去见胤礽,那么等到第二十四日,他累计将给出去一万七千多两银子!

接着便是三万多、六万多、十三万多……

玄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