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条件

“这,倒是也是。”王云洲点了点头,问道,“听你的意思,你们其实是想把厂子放在锦华一机的吧?”

“我倒是想,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打算的。毕竟我只是个普通工人,只能说从我这里看到的来说,锦华一机确实是更方便一些。”苏绵绵没有说假话,这倒是实话实说。

除了他们两个,房间内的人也在谈论一些研发流程上的问题。

“我们确实是需要一些大学高校的帮助,然后进行协同合作。从帝都到我们锦华,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但是从帝都到722,不仅仅要倒车,还需要两天半的时间。”

“除了这些困难之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说销售、制造等等。我们要出工人,还要出专利,研发人员大多数也是我们出,所以嘛,这个合作的费用……”谈这些其实最终都是一个目的,那就是钱。

“可是我们可以出地皮嘛,厂房什么,也倒是有现成的。”说道钱,722那边也不得不考虑一下。

如果按照锦华一机的想法去做的话,那722就真是投了大把大把的钱,然后还不一定能够有足够多的收益。

但是如果将厂子放在锦华一机,谁能保证722的收益够呢?

“说到底,还是我们的人员太少了。”苏邦安不无可惜的说道,“如果我走了,研发部门肯定要留下一些骨干,我们能调用的人手不多呀。”

看到苏邦安感慨,李处长也有点为难。

让他出研发人员,那是不行的,因为722的人不擅长做这些事情,他们主要是研发武器,什么时候和机床沾边了?

但是让他将厂子放到锦华,他一方面是不放心,另一方面,是希望机器的销售能让他们来做。

可不要小看了这一个销售的过程,722厂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自主盈利的点,销售武器装备都要靠分配,就算是有自己的销售,卖什么不卖什么也是有非常严格的限制的。

如果能通过合资办厂,拿到一个新的赢利点,那722的员工日子会过的比现在好很多。

谈判陷入了僵局,当然苏邦安他们也不是一点油水都不给。

比如说对方如果能长期投入,最终会给分配多少的分成,或者是按照投资价格来计算利息等等。

第一次会晤结束,苏绵绵只觉得自己困的要死,照着这种谈判方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

“我刚刚看到你又和那个大嘴巴出去说话了,你们说什么了?”等到谈完,贺一鸣才站起来,对角落里的苏绵绵说道。

“什么叫做大嘴巴啊,我只是说了一些大实话而已。”苏绵绵白了对方一眼,“你今天怎么也跟过来了?不是说让我父亲和他们先谈谈技术问题的吗?怎么最后扯到了合作上?”

“总要给对方透透口风的嘛,听说今天早上他们在厂子里问了好多关于咱们厂的事情,所以咱们老大决定,提前透漏点消息给他们,让他们消化消化。”

看来各个厂子谈业务都差不多,也有和苏绵绵一样过去探路的想法。

尤其是这种大额的投入,722也是慎之又慎。

“你说,现在722这么关心咱们的经济发展,该不会是投不出来多少钱了吧?”在贺一鸣面前,苏绵绵倒是什么都可以问,完全不用有一点心理负担。

“没钱是不可能的,但是未来就不好说了。”贺一鸣仿佛知道点什么似的,“这么说吧,像是722这样的军工厂有很多,他们的技术水平一般,除非能够提升起来,否则最后还是会转产民用。”

“他们算是大厂,又有点研发技术,但是都不是卖给国外的那种,别看现在上面给他们厂子批钱批设备,未来可都不好说呢。”

苏绵绵也听说过一些军工厂,因为没钱转产的事情。

不说未来,这个时候就有很多。

当然未来还有一些更惨的,一个厂子里的人都走差不多了,就靠一部分人用爱发电,最终创造出了一些国之利器,也不是没有的事情。

722还算是幸运的,他们距离市区不是特别远,将来规划起来,好不好城市扩张之后他们还能算在郊区里面,就算不是市中心,那地皮也是能涨涨的。

但是有些军工厂,那可真是穷山沟里,没了上面给的资金支持,转产都要自己克服运输的问题。

“所以厂领导也是怕他们给不出钱,到时候再出别的问题?”苏绵绵问道。

“是,但是我们很需要他们提供的一些资料,尤其是各种轴的制作,以及材料相关的资料。”贺一鸣和苏绵绵一起跟着众人往食堂的方向去,“那些资料的价值很高,当然对他们来说是一文不值的。本来就不可能卖出去,投到咱们这里其实是二次利用。”

谈判博弈的事情,苏绵绵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材料方面的资料很感兴趣。

“你是说他们之前研发的那些材料?”

“是的,那可都是真金白银投进去的,而且很多都没有申请过专利。”贺一鸣小声说道,“走咱们厂的渠道,将不用保密的神情专利也好,到时候咱们用的时候还能让他们给便宜一点,主要是咱们是合作嘛,以后他们研发的一些东西,完全可以走咱们的路子变现,也不是什么坏事。”

苏绵绵点了点头,她甚至迫不及待,想要尽快的看到那些资料了。

同样的722厂也需要锦华一机,这段时间,苏绵绵总是不经意的给那些人敲边鼓,摆事实,讲困难,总之,最终722决定将厂子放在了锦华一机。

一方面是为了各个大学沟通方便,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省钱。

“前期投入一千万,这可是大手笔了,他们还能觉得节省。”吃完晚饭,苏邦安在电视前面谈论起来,“也就是军工厂有这种气魄,我还以为有个五百万就不错了呢。”

“那是因为没让你谈,让你谈你能给厂子卖了。”这段时间一直对苏邦安和和气气的方舒翠一改往日,不过倒是恢复了以前的风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