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团聚

古读的老姥,是古刘氏的母亲。

古刘氏在家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哥哥,下面一个弟弟。

哥哥是个专杀鬼子的大侠,传说已经死亡,弟弟外出谋生,更是好多年没有了音讯。古刘氏的母亲年龄大了,最近又在自家院子里摔了一跤,起居需要人照顾,不能在独自生活了。

古祖决定把丈母娘接到家来赡养,和古刘氏的言语之间,古读也便闻到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

“你老姥呀,后天就到我们家来。”古祖笑着,伸手爱抚了下古读的小脑袋瓜。

“耶!老姥要来我们家了。”

古读一耍吧,喝了几口的粥碗整个扣到了他的身上。

“小读,烫着了没有?”古祖看着古刘氏拿抹布擦着,他一时不知道从何下手。

“没事的,粥已经温了。”古刘氏给古读擦拭好,把他拽到屋里换了身衣服。

“来,爷爷看看小读又长高了吗。”古祖弯腰把古读高高举起,双臂抖了下,咧了咧嘴慢慢把古读放下。

“他爹,家深应该收到我们的信了吧?怎么还不回来陪你去看病。”古刘氏接过古读,疼爱地看着古祖道。

古祖拿起旱烟袋点燃,用力吸了两口,向古刘氏摆摆手道:“家深快回来了,我们就不要打扰他了,国家建设更需要他。”

“你?他爹,你没有把信寄给家深?”古刘氏话音一高,马上又低了下去。

“好了,你收拾下屋子,就让老人和我们在一起屋子里住吧,在一起照顾起来也方便。”古读吸了两口烟,转移了话题。

老姥来到古祖家后,和古祖他们一起住在东屋里。老姥的到来,让古读家热闹了起来。

这不,老姥在床上还没有坐热屁股,钱老转就提着一兜子东西进来了。

“老书记,老书记在家吗?”

“哦,老转兄弟呀,他没和你在一起?”听到声音,古刘氏在围裙上擦着手,颠着三寸金莲迎了出来。

“哎哟,你看我这记性!”钱老转向古刘氏晃了晃大脑袋,嘴一咧笑着,“老书记是和我在一起了。老书记要去乡里开个会,他还因为没有亲自接婶子过来,又在婶子刚来你家就去乡里办事,自责了很久呢。”

古刘氏接过钱老转的一个兜子,陪着笑道:“这有什么自责的呢?公事要紧,母亲这,有我伺候就行了。”

“说得也是。嫂子这么孝顺、善良、勤快,一直以来对老书记的工作又这么支持,当然会理解老书记了。”

二人说笑着走进了里屋。古刘氏向半躺半坐在床西边的母亲道:“娘,老转兄弟看您来了。”

“你就是老转呀,我们娘俩刚才还说起你呢。”古刘氏母亲身体不好,脑子还是很清晰的。

“婶子,您别动,您别动。”钱老转弯腰扶着向前起身的古刘氏母亲,一脸的敬意,对她竖起大拇指道:“婶子,您儿子,在咱这三乡五里可是大名鼎鼎的大英雄呀。”

“老转兄弟,你坐下,喝口水。”古刘氏搬了个木凳子放在床沿,递给钱老转一杯水。

“谢谢嫂子。”钱老转向古刘氏点点头,躬着身子面对古刘氏母亲坐好,激动得脸都有些变了色,“婶子,您的儿子,那可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呀。想当年,我父亲被几个鬼子兵追赶,眼看就要没命了。是您儿子神州大侠出手,几枪就撂倒了十几个正要向我父亲开枪的鬼子。”

“没那么神奇吧?几枪打死十几个鬼子。说到打鬼子,救百姓,那是他的职责。”古刘氏母亲说着,脸上露出了丝丝的憾意,“只可惜,他命短。现在,我还要给你们古家村来添麻烦。”

“这,这,这。婶子,您说这话我可要挑您的理了。您这是住女儿家,况且我们老书记对您一家人也非常的敬重的。”钱老转说着,端起古刘氏母亲的水杯送到她手上。

“唉,我大儿子能做到舍身为国,可那个小儿子,他却守不住老祖宗的这块地,跑到外面去转什么钱去。现在,生死也没个音讯,我在死前怕也是见不到他了。”说起小儿子,古刘氏母亲对他是又气又惦念。

“娘,我弟弟他聪明、脑子灵活,一定会吉人天相的。”古刘氏安慰着母亲。

三个人又说了几句,钱老转起身告辞。

“老转兄弟,你的情意我一家人领了。可是这东西,我们是不能收的,你也知道我家男人的脾气。”古刘氏见钱老转一定把礼品全留下,情争之下搬出了古祖。

“嫂子,我这点东西算哈?我刚才不是说过吗?要不是你哥哥神州大侠,我父亲早就没命了。我拿这点东西看看婶子,也是我父亲的意思。”钱老转更厉害,把他爹搬出来了。

“这样吧,我们把这个留下,别的实在是不能留了。”古刘氏做出了让步。

又是几翻客气,古刘氏把钱老转送出了院子。

钱老转影子还没有消失,古雨媳妇、古兵母亲、赵喜莲、王大拿媳妇,就连北邻古铁耙的瞎眼老婆都摸着墙根来古祖家看望古刘氏母亲来了。

看到女儿的人缘这么好,古刘氏母亲知道这是女儿与邻居、村民们和睦相处的结果。

天快黑的时候,二儿子古家远一家三口和嫁到邻村的二凤领着儿子来到了古祖家。

“姥姥,姥姥。”古家远和古二凤偎依在古刘氏母亲身前,一家人亲切地诉着衷肠。

“看,家远和二凤都这么大了。”古刘氏母亲慈爱地笑着,把一双干燥的枯手摸向古家远和古二凤身边的两个男孩,“家远的男娃叫小冲,二凤的男娃叫云同吧?”

“嗯,姥姥的记性真好。”古二凤接过古刘氏手中的水杯,送到古刘氏母亲嘴边,甜甜地笑着。

“我记性可不好,都成老太婆了。不过,我们古家人的名字,我可都能记住。因为,咱们是一家人哪,这世上哪有一家人的名字都不记得了?”古刘氏母亲笑着,幸福地喝着外甥女递过来的水。

“大娘,您老还习惯吧。有什么问题,您就说。”操劳了一天的古祖,在门帘外用一条洁白的手巾拍打着身上的尘土,人还没进来,声音先飞到了屋里。

“哟,爹回来了,我去做饭。”古二凤把怀中的李云同一推,从床头站了起来,“去,和你表弟小读、小冲他们去玩吧。”

“爸爸,看你累得。身体不好,要多休息。”古家远起身把大土炕边给古祖让了出来。

古祖向古家远轻轻摆了摆手,坐到炕沿上,“大娘,您看,我这瞎忙活了一天。您来了,我也没照应照应您。”

古刘氏母亲看着帅气而面带沧桑的姑爷,心有不忍地道:“古祖呀,你这么忙,我还来给你添麻烦,你就不要和我客气了。”

古祖伸手拽了下旱烟袋,笑了笑又把手缩在回来,“大娘,您这是说的哪里话。别说您是我的丈母娘了,就单凭您是神州大侠的母亲,我们三乡五里的人就得都赡养您。”

“对呀,姥姥,你是英雄的母亲,是国家的骄傲。”当过几年兵的古家远对神州大侠自是敬佩,耳朵也听出了糨子。

古祖看了古家远两眼,古家远头一低,抱着儿子看老婆和古二凤做饭去了。

古刘氏和女儿、儿媳妇三人都是做饭的好手,没多长时间,香喷喷的饭菜上了桌子。

古祖、古刘氏、古家远、古读在床上的方桌陪古刘氏母亲一起吃饭,其他的人在堂屋里凑了一桌。

“大娘,你吃块肉,这罐头里面的肉,可嫩可鲜了。”古祖夹了块肉放到古刘氏母亲的碗中。

“哎、哎”古刘氏母亲爽爽地答应着。

“小读,你也吃。”古刘氏见自己的男人第一次对别人这么细心,而且是自己的母亲,内心深处莫名升起了一种五味交换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