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疳积丸效果明显

以前的中医世家可不简单,一家老小,祖祖辈辈都是和行医有关,这才叫中医世家。

像赵祖焘赵家上百年前,最早是属于章楠徒弟,赵家很多人都是从事中医相关的工作,只是到了赵祖焘,如今,除了赵祖焘和孙女赵茗雪外,赵家并没有几个人行医的。

像赵祖焘的儿子,儿媳妇在国外,也是从事其他行业,女儿赵桂兰根本就没有学医,现在只是家庭主妇,女婿杨学农做的是掮客的生意。

所以,当年,赵祖焘很明显看中的是姚剑南,因为姚家也是中医世家门当户对,姚剑南的中医内科很不错,让赵桂兰嫁给对方也很合适。

赵桂兰则是嫁给了杨学农。

至于现在朱家巷朱家,除了朱继民,朱晃还在从医,也就朱楼和中医还有些关系,其他朱家人早就放弃中医了。

这和中医衰落,甚至和其他整体环境有关。

也可能和当初朱家的疳积丸失传有关。

如果当年疳积丸还在,朱家人,不要说十几个,甚至几十個人,他们拿着疳积丸在国内各省市,甚至出国,都可以凭借这疳积丸可以维持得很好。

毕竟,得了小儿疳积或者疳积呕吐的患儿还是很多的。

如果朱家人凭借这疳积丸,轻易就治好了疳积,却是可以带来不少财富,也可以让朱家儿科兴盛起来。

陆长清和赵祖焘在那聊天。quwo.org 橙子小说网

陆长清知道,吴门医派最巅峰应该就是温病学派兴起,也就是明末清初,然后一直到清末,甚至到民国时期,吴门医派还是影响很大的。

但是,有一件事对于中医,甚至吴门医派影响非常大。

“当年民国时期,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当时又正好是在金陵提出的,对于我们江南,甚至吴门的医派打击和影响非常大,幸好当年的民国废除中医案失败了而已。”

赵祖焘是从父亲和爷爷那里得知。

而当时他年纪还是很小,但是,十多岁的时候,爷爷和父亲都和他提过。

。。。

中午。

陆长清在赵家吃完午饭。

中途。

朱楼又打了电话过来。

陆长清说下午过去。

前往朱家的时候,此次,陆长清准备买上一些水果和礼品过去。

赵祖焘看着陆长清上车离开。

在赵祖焘看来,陆长清这个人浑身都是宝贝,像那些失传的药丸,药膏,药油,陆长清似乎可以随时拿出来一样。

陆长清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赵祖焘不明白。

但是,他知道,如果陆长清想成为富豪,真的不难。

“茗雪。”

“爷爷,什么事?”

“你不对长清的事感兴趣?”

“什么?”赵茗雪问道。

此时,陆长清已经往朱家巷过去。

一个半小时左右。

陆长清从高速公路下来,来到朱家巷附近的停车场。

当陆长清提着水果和礼品的时候,看到穿着裙子的朱楼已经在等他。

“陆医生。”

朱楼走了过来。

“这是买给你爸的。”

朱楼拿过去,带着陆长清往朱家巷过去。

此时,朱继民,朱晃正在等着陆长清。此次双方是第三次见面,但是,对于陆长清,这两人又显得不一样了。

“陆医生,你那疳积丸非常有效。”朱继民直接说道。

“朱老先生,你怎么知道?”

“其实,我给了一个亲戚的小孩吃了,那小孩已经上幼儿园,但是,平常很喜欢挑食,不喜欢吃米饭,整个人很瘦,是面黄肌瘦那种,之前我给他看过几次,看不好,家长又带去他看了西医,吃了一些维生素,也没有用,这次我就按照指甲泥大小的疳积丸,让家长给他喂下去吃,听说只是吃了两次,小孩拉出很多很臭的黑便,这几天的胃口就很好,在幼儿园和回家都喊饿。”

也就是说,陆长清给朱继民的疳积丸,效果确实很好,而且,只是指甲泥分量就可以起到那样的效果。

当然,如果按照龙眼核大小的分量这当然是不行的。

陆长清是想按照绿豆大小的分量给得了疳积的患儿吃下去,而且最多只能吃两颗或者三颗,不能吃多。

那么这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虽然现在朱继民,朱晃还不能确定陆长清给到疳积丸就是朱家失传的疳积丸配方,但是,这两人看来,他们朱家儿科终于有希望发展起来了。

在得知陆长清已经吃过午餐的时候。

朱继民和朱楼带陆长清来到朱家祠堂。

朱家祠堂离朱家巷并不是很远,看起来有些年代了,而且,应该是反复维修。

在朱家祠堂里面。

陆长清发现朱继民的父亲,甚至爷爷那一辈还是很多朱家人从事中医儿科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苏城一带,最远是到杭城那边。

当然,当时朱氏儿科名声在外,很远都有带患儿过来看。

陆长清注意到上面的名字。

其中,朱继民父亲,朱继民的爷爷名字,陆长清已经发现是在赵祖焘那本吴门医派的书籍上看到过。

其实,朱氏儿科不仅仅是看疳积,只要是涉及儿科的疾病,朱氏都有看,只是在当时来说,朱氏看小儿疳积是很出名的,效果也是非常好。

加上民国以前,更多孩子容易出现疳积的情况。就像国内八九十年代以前,农村地区,甚至城市郊区不少孩子都有出现疳积的。

只是不同地区针对这个病,治疗的办法和手段不一样。

而且,西医上对于小儿疳积针对的治疗手段也是在消化不良,营养不良上治疗的。但是,现在有些家庭很好的,但是孩子还是出现小儿疳积,那么西医这方面来治疗肯定就不行了。

陆长清上了香,拜了朱氏先祖后。

朱继民和朱楼再带着陆长清去他们老宅。

“以前,祠堂里面,女性都不能进去的。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很多家庭就一个独生女,不让进也说不过去。”朱继民在一旁说道。

对于他来说,老来得女,堪比老来得子。

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女儿的情况下。

如今,朱家其他人都纷纷建议朱继民招一个上门女婿,毕竟,这招上门女婿,在江南一带也算是很传统。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