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天师道长

想不到我大秦建国刚刚两年,便已经发生两次宫廷政变了,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李艳、刘启明辜负寡人,寡人痛心疾首。唉...好在张天师和郑公主救了寡人,救了大秦江山,寡人多谢二位救命之恩。

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臣等多谢张天师救命之恩,多谢郑公主殿下救命之恩。

秦王陛下客气了,各位大人客气了,张强顺、郑源公主先后说道。

周浩:慧敏,你速速吩咐下去,准备上好酒肉,今夜我等君臣与张天师和郑源公主痛饮。说完,周慧敏领命前去。

张帅:启禀大王,刘启明、李艳祸国殃民,我大秦朝中大臣多死于非命,现在众多职务空缺,急需补充,否则朝政荒废,社稷不稳。尤其是刘启明的兵马大元帅,若无人统率,恐引起兵变。

周浩:好吧,既然如此,就尽快任命各位缺额大臣吧,这天下兵马大元帅就由张博担任吧,此前张帅的锦衣卫指挥使、明阳兄的领侍卫内大臣、张子布的京畿巡防提督等官职不变,李艳妖后所封官职一律罢免。另外,加封张正忠为正一品太师,各部官员先行接管落下政务吧,待今夜与寡人一起与张天师叙叙旧之后即刻赴任。

臣等遵旨....,臣张博、张正忠、张子布、张帅叩谢大王隆恩,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待众人离去之后,周浩前往后宫参拜。

儿臣见过母后,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太后:大王经过此难,瘦多了,可千万要注意龙体。

周浩:让母后和慧敏担心了,儿臣谨记母后教诲,都是儿臣不好,这段时间让母后和慧敏操心了。慧敏,你还好吗?

周慧敏:多谢大王陛下关心,臣妾无碍,只要能再见大王陛下,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刘太后:再过十几天便过年,大王就要十九岁了,慧敏、张会已经二十有二,真真、阿娇、萍儿也是快二十岁的人了,经此大难,大王不得不考虑后嗣的问题了,早些让几位后宫娘娘怀上吧。老生恐时日不多,真想看到大王儿孙满堂。

周慧敏:是啊大王,母后说得是,我等身在皇家,生儿育女便不再是寻常人家这般简单,而是关系到江山社稷。若子嗣不多,则江山不稳,还请大王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周浩:好的母后,寡人和慧敏以及几位后宫嫔妃定不辜负母后重托。

报...报...报,启禀大王,宴会时辰已到,张天师、郑源公主已经到了。

走吧母后、慧敏,你们也一起看看,这张天师是老熟人了,我们一起叙叙旧吧。

大王驾到...。

臣等参见大王,参见太后娘娘,参见王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各位爱卿请起,张天师、郑源公主请上座...大王陛下请,太后娘娘,王后娘娘请。

周浩:张天师两次救命之恩,寡人没齿不忘,无以为报,唯有我大秦国酒清酒一杯敬上,请张天师多多包涵。郑源公主远道而来,多有怠慢,还请不要见怪,请赏脸喝下这杯薄酒,寡人先干为敬。

张天师:贫道听说秦王陛下亲自酿造清酒佳酿,便是大周王朝的女儿红亦无法比拟,今日得尝佳酿,深感荣幸啊。干了吧秦王陛下,各位大人。

多谢秦王陛下,多谢张天师...。

好酒...好酒,果然是好酒,大秦国酒清酒果然名不虚传,我英吉利国酒不及十之一二,真是太美妙了,英吉利国公主郑源说道。

周浩:来...来...来,张天师和郑源公主远道而来,我大秦众人再敬各位贵客一杯,干了...干了...干了。周浩继续说道:各位,我大秦千里苦寒,食料不及大周王朝和英吉利王国,因此寡人不得已改良了我大秦的食材,诸位尽情吃喝,看看我大秦美味如何?动筷啊...动筷啊。

贫道游历四方,尝尽天下美食,对普天之下的风土人情皆有了解,不曾想到大秦疆土竟然有此美味。只是不知此为何物?

周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何来美味啊?只不过是就地取材而已,不瞒张天师和郑源公主,此桌上美味,乃是捕捉我大秦农田之蝗虫,经过多次加工而来,谈不上世奇物,我想大周王朝和英吉利王国遍地都是。

张强顺:啊...啊...啊,这么说来,我等刚才所吃之物,便是天下人所说的神虫?秦王陛下为何?

王明阳:是的师父,我家大王陛下心系大秦子民,眼看我大秦百姓好不容易开荒种植数百万亩冬水稻和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没曾想上天突降万千蝗虫,眼看全年的庄稼就要被蝗虫吃掉,我家大王不忍百姓食不果腹,不忍来之不易的大秦江山社稷毁于一旦,于是便亲自尝食蝗虫,在尝食确定不会带来灭顶之灾之后带领全国百姓捕杀蝗虫,做成如此美味,不仅保住了数百万亩庄稼丰收,还能收获如此美食,真乃造福万民之举也。

周浩:这也是普天之下皆被蝗虫所害,百姓流离失所,饥饿受冻,我大秦国却能丰衣足食之故。张天师、郑源公主请看,我大秦百万子民吃掉了千万只神虫,何来的灾难、何来的神仙责罚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各位贵客多吃点...多吃点,周浩说完,张强顺、郑源公主等数十位贵客连连吃了起来,对此美味赞口不绝,对周浩和大秦国此举赞口不绝的。

张强顺:好啊...好啊...好啊,这蝗虫危害庄稼千百年,却被天下人认为是天降神仙,因此不敢捕杀。秦王陛下不顾神仙责罚,不顾自身安慰,果断尝食神物,救万民于水火,真英雄也。来...来...来,贫道借尔等大秦国酒敬秦王陛下一杯。干了..干了...干了。

郑源:只是不知秦王陛下如何得知蝗虫可食、可杀?

周浩:寡人乃大秦国之主,百万百姓性命系于一身,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所以出现如此蝗灾,即便身死,被天神责罚,寡人也要舍弃性命一试,若成功便可拯救万民,若失败,则寡人一人身死,死何惧哉?

啊...啊...啊...,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说道此处,张强顺、郑源公主等面面相窥,王明阳、张帅、张正忠等流泪满面,纷纷下跪说道: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张强顺:秦王陛下心系百姓,我等佩服之至...佩服之至...佩服之至啊。

周浩:区区小事,何足挂齿,现在我大秦国如此丰衣足食,百姓如此安居乐业,寡人即使因此丢掉性命,也死得其所。不知张天师近来可好?如何到我这苦寒之地来了。

张强顺:先皇驾崩,新帝继位,贫道便无了用武之地,因此游历天下,优哉游哉,考虑到大王陛下和贫道的两个徒儿在此,于是便来了。途中侥幸遇到郑源公主,便搭了个伴。

郑源:真是缘分啊,没想到张天师与我父亲竟然是同门师兄弟。

哦...,是吗张天师?周浩吃惊地问道。

张强顺:是啊大王陛下,我为长,郑国平为次,我等双双拜在全真教悟道真人门下,一起学艺二十年。悟道真人圆寂以后,贫道继续掌管全真教,传授全真道法。师弟郑国平侥幸救下先皇陛下,因此一生追随先帝建功立业,直至封王拜将。

周浩:士别三年,不知郑大将军可好?

郑源:多谢秦王陛下挂念,我父亲率三千千牛卫亲信去了英吉利以后,因为秦王陛下的灵丹妙药救下英吉利上百万百姓性命,因此深得英吉利百姓爱戴,不到一年时间便统一了英吉利国,现已经开宗建庙。

周浩:那就好...那就好,有郑大将军在英吉利称王建国,英吉利国千万子民可过得上太平日子了。不知张天师日后有何打算?

王明阳:师父,要不您就留在大秦国吧?大秦国需要您。

张帅:是啊张天师,我大秦国虽然兵强马壮,百姓丰衣足食,但百万子民皆是流亡而来,不服教化,我父亲张博虽然官居教育部尚书,但如何教化子民尚无举措,您要是留下来的话,我大秦国数百万子民的教化就有希望了。

周浩:张天师,您留下来帮帮我们吧,我大秦国需要您。

是啊张天师,您就留下来吧,大秦国需要您,大王陛下需要您,老生这把老骨头了,也想多与张天师多叙叙旧,您留下来吧。刘太后说道。

张强顺:那好吧,贫道恭敬不如从命....。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今日幸甚,诸位多喝几杯,多敬张天师几杯,明阳兄,你得带个头啊,周浩说道。

王明阳:师父,弟子不辱使命,辅佐秦王陛下立足大秦,开创万世基业,徒儿自己也位极人臣,享受着高官厚禄,一世荣华,师父之恩无以为报,借此薄酒敬师父一杯。

张强顺:好...好...好,干得好...干得好啊,干了。

张正忠:不知大王陛下如何安顿张天师?

周浩:传寡人旨意,将长白山之地赐予张天师,加封张天师为我大秦国天师道长,享受世袭国公待遇,在长白山百里之地开创我大秦国的全真教。

张强顺:贫道多谢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恭喜师父,恭喜天师道长...恭喜天师道长,王明阳、张正忠、张子布、张帅等纷纷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