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强军的道路

(一)

将英国全部分割占据后,

你让各路队伍留守原区域,

抽部分队伍,

一是押送亨利五世等20000余名英国俘虏,

由你集中于恐龙域,

将他们关押入狱。

他们的邻居,

自然是奥斯曼那些俘虏。

二是汇聚伦敦街头,

参加阅兵仪序。

你宣布设立大明帝国英格兰特别行政区,

你自任区主,

贞德、小白兔,

詹姆斯一世、胡安如等其他六路驻军头目,

为副区主。

在英国王宫里头,

此时还没有白金汉宫,

也就是白金汉屋,

你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序,

并沿着街头,

检阅各路军伍。

沿途,

伦敦市民载歌载舞,

欢庆不休。

相比于英国那些封建贵族,

民众更认同你这位欧洲救世主,

跟着你走,

才有幸福之路。

通过话筒喇叭,

你的豪言壮语,

传遍整个伦敦各处:

“人要有更广阔的精神支柱,

更深沉的文化积蓄,

更本真的家国念头。

更要有千万年度,

人类文明淬炼的风骨气度。

落后就会挨揍。

强国必须强军武,

才能不受欺辱。

要继续加油,

带领大家,

踏上强军的道路,

国泰民安的道路。”

登基仪式后,

你带着一众美妞及下属,

还有一众各路军伍头目,

气昂昂雄赳赳,

公开检阅了各路驻军队伍,

齐整正步,

气势威武,

战术优秀,

训练有素……

看得众人热血腾流。

这极大的震撼了英格兰的民夫民妇。

区主天纵神武,

是个响当当的当世霸主!

赞许、欢呼,

此起彼伏,

海啸山呼。

(二)

晚上的时候,

你举办了庆祝宴酒,

宴请各路驻军队伍。

美食美酒,

是如此的丰足:

烤孜然羊肉,

油炸小鱿鱼,

清蒸加州鲈,

仔鲍坛子肉,

剁椒蒸鱼肚,

酱皇龙凤球,

红烧梅花鹿,

蒜蓉杏鲍菇,

澳洲牛仔骨,

美味霸王肘,

八宝祈福,

大红乳猪,

威尔士兔,

红腰豆时蔬,

还有茴香酒,

天下共一酒,

法国的葡萄酒,

苏格兰威士忌,

伦敦琴酒,

西班牙红酒,

……

这里的威尔士兔,

在英国是非常受欢迎的美妙食物,

虽然名字里带有兔,

但并不是用兔子肉,

而是用黄油,

和低筋面粉制作而出。

有这么多的美妙食物,

自然是大碗喝酒,

大块吃肉,

美人抱膝头。

为了激发大家的乐趣,

你还特意赋诗两首,

一首是《强军赋》:

“风起青萍波澜出,

战祸连天社稷覆。

三军有责擂旌鼓,

百姓无辜罹刀屠。

自古列强图霸主,

而今谁人怜民苦。

保家卫国埋忠骨,

莫使后人泣血哭。”

一首是《满江红·贺军伍》:

“四海云怒,

风雷合、冲天不休。

回首处、虎狼横据,

血飞残屋。

千载红叶盈逝流,

万山紫雾空翠竹。

刺天宇、啸吼震环球,

浪飞舟。

恨和辱,今已去;

豺与狗,昨才覆。

看繁花碧树,

月无缺口。

蓝天碧海壮志酬,

卫国保家心血呕。

待来年、王师遍五洲,

写春秋。”

你的诗句,

自然是引起了大家的鼓掌欢呼。

小白兔,

没有整自己那首的歌舞

则是吟诵起了唐朝卢纶,

创作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只是稍改了几个字语:

“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张武。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处。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走。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斧。

野幕敞琼筵,

羌戎贺劳赴。

醉和金甲舞,

雷鼓动山流。

调箭又呼鹰,

俱闻出能手。

奔狐将迸雉,

扫尽古陵丘。

亭亭七叶贵,

荡荡一清隅。

他日题麟阁,

唯应名不沽。”

小白兔虽然没有歌舞,

但她吟诵的诗句,

依然得到了大家的鼓掌欢呼。

(三)

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

也是个文艺青年人物,

写有著名苏格兰的诗歌《国王书》,

一般认为是他在被囚禁期间所著,

是苏格兰文学最早期的重要名著。

詹姆斯一世,

吟诵起了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

创作的《善哉行·其一》诗句:

“上山采薇,

薄暮苦饥。

溪谷多风,

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

猿猴追逐。

还望故乡,

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

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

人莫知乎。

人生如寄,

何为多忧?

今我不乐,

岁月如驰。

汤汤川流,

中有行舟。

随波转薄,

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

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

聊以忘忧。”

爱尔兰总督,

也照样画葫芦,

吟诵起了宋代陈与义的诗句,

《送人归京师》: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最后,

还说了句“献丑献丑”,

逗得大家哈哈捧腹。

印加小公主胡安如,

吟诵的是唐朝岑参,

创作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西班牙王储、大公主莱诺秋,

吟诵的是,

晚唐曹松的《己亥岁》诗句: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

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

近来长共血争流。”

好一个“一将功成万骨枯”,

你带头鼓掌贺祝。

葡萄牙新任女王,

西班牙小公主索尔柔,

自然也不甘示弱,

吟诵的是唐代戎昱的《塞下曲》,

只是改了几个字语:

“惨惨寒日没,

北风卷蓬束。

将军领疲兵,

却入古塞楼。

回头指阴山,

杀气成黄云。

上山望胡兵,

胡马驰骤速。

黄河冰已合,

意又向南牧。

嫖姚夜出军,

霜雪割人肉。

塞北无草木,

乌鸢巢僵躯。

泱渀沙漠空,

终日胡风呼。

战卒多苦辛,

苦辛无四时。

晚渡西海西,

向东看日出。

傍岸砂砾堆,

半和战兵骨。

单于竟未灭,

阴气常勃勃。

城上画角哀,

即知兵心苦。

试问左右人,

无言泪如雨。

何意休明时,

终年事鼙鼓。”

(四)

法军元帅吉尔德雷男爵,

在历史上是个有名人物。

当时法兰西国度,

正是查理七世在位时候。

法国深陷百年战争的泥潭里头,

不仅被英军劫掠国土,

黑死病毒,

还将无数法国民众的生命夺去,

国家陷入了凋敝与贫穷的大低谷。

吉尔·德·雷自费建立军伍,

与圣女贞德并肩战斗,

立下无数战功荣誉。

用于斯曼的话语:

“他守护着贞德,

如影随躯。

无论是在巴黎城墙下,

还是在兰斯的加冕仪式上头,

他都在少女将军身边,

不离寸步。”

因战功卓著,

吉尔在他二十五岁时候,

被国王授予了元帅称誉,

据说他是因为贞德的亡故,

而黑化成臭名昭著,

日后走上不归路。

他不仅是历史上头,

穷凶极恶的幼儿虐杀犯囚,

也是15世纪里头,

首屈一指的艺术爱好人物。

吉尔德雷男爵,

吟诵起了宋朝诗人刘攽,

创作的《次韵子瞻赠乔道人》:

“昔有仙公项曼都,

去家十年若斯须。

还归壮语惊妻孥,

月边朝拜虽劳躯。

流霞一杯真味腴,

世人但怪医多卢。

不知列仙山泽臞,

阴阳变化随指呼。

日新无穷非故吾,

乔公筑居近潍都。

交游洞宾侪尔朱,

又言其师奇丈夫。

璞玉粹美名不沽,

郎官仕晋更五胡。

我今老病须人扶,

衰顔白鬓日已渝。”

你的下属于谦,

吟诵了两首诗曲。

一首,

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创作的《后出塞两首》:

“男儿生世间,

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

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

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

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

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

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

含笑看吴钩。

献凯日继踵,

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

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

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

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

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

议者死路衢。”

另一首,

是宋朝诗人刘攽,

创作的《送张太保知冀州》:

“使君使敌前岁中,

手爲单于画吉凶。

敌人破胆不敢迕,

即日归报明光宫。

汉家牧师三十六,

水甘草丰马数足。

问谁虎臣司苑门,

极望离宫皆苜蓿。

长河东来横冀州,

雄雄大府森戈矛。

红旗照天军令肃,

紫髯昂藏居上头。

将军威名动殊俗,

天子今无北顾忧。

旧传冀土多良马,

岁看北客输旃裘。

庙谋将新赤岸泽,

强邻犹知博望侯。”

(五)

你的下属、幼军头目马牧,

吟诵的是宋朝著名诗人陆游,

创作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这首诗的意寓:

想当年时候,

我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遇,

而驰骋万里疆域,

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

只能在梦中现出,

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

灰尘已经盖满了,

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灭除,

鬓边已呈秋霜,

感伤的眼泪,

白白地淌流。

谁能想到我这一辈子,

心里想着在边疆杀敌寇,

身子却只能老死于沧洲。

你的下属、幼军头目牛武,

吟诵的是唐朝王维的诗句,

《横吹曲辞·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

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

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

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

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

节旄落尽海西头。”

这首诗很有看头。

第一二两句,

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人物,

夜登戍楼,

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景物,

表现出,

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语。

起句很是威武。

然而,

接着突然笔锋一转,

顺着长安少年的思绪,

第三四句,

紧接着出现了月照陇山的远景图:

凄清的月夜,

荒凉的边塞,

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

正在用呜咽的笛声,

寄托自己的思愁。

紧接着,

作者的笔锋又一转:

由吹笛的陇上行人,

引出听笛的关西老将头目。

承转也颇顿挫。

这位关西老将“身经大小战百余”,

军功卓著,

这不正是长安少年的追求?

然而老将立功之后,

又何如?

部下的偏裨副将,

有的已成了万户侯,

而他却沉沦边塞荒芜!

关西老将闻笛驻马,

而不禁泪流,

这当中包含了多少辛酸辣苦!

这四句,

是全诗的重点,

写得悲怆愤郁。

关西老将,

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

诗中虽未明言,

但最后引用了苏武的典故。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

在北海边上持节牧羊十九年度,

以致符节上的旄繐都落尽褪去,

如此尽忠于国度,

回来以后,

也不过只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职务。

引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

恰恰说明了关西老将的遭遇,

不是偶然的、个别的遭遇。

功大赏小,

功小赏大,

朝廷不公,

古来如此之举。

(六)

你的下属、幼军头目牛武,

吟诵的是唐朝诗人杜甫,

写的诗句,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七)

这里解释下此诗的意寓。

杜陵地区,

有我这么个布衣人物,

年纪越大,

反而越发不合时代潮流。

对自己的要求,

多么蠢愚,

私自下了决心,

要像稷契样模。

这种想法竟然不合实际,

到处碰壁,

头都白了,

却甘愿辛辛苦苦,

不肯歇休。

只要还没有咽气,

志向就不能转移他处。

一年到头,

都为老百姓发愁,

想到他们的难苦,

心里像火烧似的焦虑。

我何尝没有隐居的打算,

在江海之间打发日头,

岂不清流?

如今的朝廷上头,

有的是栋梁之人物,

要建造大厦,

难道还缺少我这块石头?

可是连葵与藿的叶子,

都朝着太阳,

我这忠诚的天性,

又怎能轻易变故!

回头一想,

那些蚂蚁般的小人物,

只为谋求舒适的蜗居,

整天钻营苟苟。

我偏偏不肯去巴结权贵人物,

因此便耽误了自己的前途。

到现在还潦倒穷苦,

怎忍心埋没在灰尘里头?

没有像许由、巢父,

那样飘然世外,

实在愧疚。

还有什么办法不?

只好喝几杯酒,

排遣烦忧,

作几首曲,

放声高唱,

破除愤忧。

一年快结束,

各种草木,

都已经凋零,

狂风怒吼,

像要把高山扫除。

我这个孤零零的老头,

半夜里离开首都。

扑落满身寒霜,

断了衣带,

想结上它,

指头儿却冻的僵硬不软柔。

天蒙蒙亮的时候,

我走到骊山脚下,

骊山高处,

那里有皇帝的居屋。

大雾迷漫,

塞满寒冷的天宇,

我攀登结冰铺霜的山路,

二步一滑溜。

豪门贵族家里头,

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

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亡故。

相隔才几步,

就是苦乐不同的两种世界,

人间的不平事务,

使我悲愤填胸,

不能再语!

我折向北去的道路,

赶到泾、渭河边处。

泾、渭合流处的渡口,

又改了线路。

河上的桥梁幸好还没有冲毁,

桥柱子却吱吱呀呀,

危险到极度。

老婆和孩子寄居在奉先地区,

无依无傍,

漫天风雪,

把一家人隔在两个方域。

受冻挨饿的穷生活,

我怎能长久不管不顾?

这一次去探望,

就为了有难同受。

一进门就听见哭声酸楚,

我那小儿子,

已活活饿死亡故!

满腔悲痛我怎能压抑住,

邻居们也呜呜咽咽,

止不住的泪流!

说不出内心里多么愧疚,

身为父亲,

竟然没本事养活自己的娃妞!

谁能料到:

今年的秋收,

还算靠谱,

穷苦人家,

却仍然弄不到食物!

我好歹是个干部,

享有特权:

既不服兵役,

又没有交租纳税收。

还免不了这样悲惨的遭遇,

那平民百姓的日子啊,

就更加酸苦。

想想失去土地的农民,

已经是倾家荡产,

又想想远守边防的士卒,

还不是少穿缺食物。

忧民忧国的情绪,

千重万叠,

高过终南,

浩茫无际,

又怎能敛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