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江南攻略

江州,九江汇聚之地。

晁盖现在重返江州,也代表着华夏南方战役的正式开始。

晁盖看了看面前一脸不服气的张叔夜,饶有兴趣的扫视了一眼。对这位历史上剿灭梁山,之后在与宋金战争中悲情落幕的英雄有些惋惜。

但现在却无暇理会他。

晁盖要对此战攻克江州的功臣进行奖赏。

神行太保戴宗与混江龙李俊第一批被奖赏。

“戴将军在江州潜伏多年,为我华夏一举打开南方局面立下战功,劳苦功高。赏银三千两,按军功提升十五阶。暂留我身边参攒军务吧。”

晁盖对戴宗以后的安排,准备向机密情报方向发展。

目前梁山上涉及机密情报方面的人才,一是根部的宋江,二是暗线的朱贵,三是陷阵营军情方面的时迁,现在加上戴宗,一共四人。

人员和部门一多,就会出现权力交叉和互相推诿扯皮现象。所以,晁盖决定将机密情报部门进行整合,简化成对内监督的调查局和对外行动的安全局。

对内的调查局以暗中调查为主,不设行动处,没有执法权。调查出的情报交由御史台和司法部门去调查处置。避免出现法外特权的东厂和锦衣卫。越是特殊部门,越要用法律进行约束。

对外的安全局以窃取机密、刺杀下毒、威胁利诱、挑拨离间为准则,不但拨付大量经费,还自小培养行动人员,不限国籍、不限肤色、不限男女。

对内和对外的两种不同风格,也注定了他们的掌门人的性格差异。

对内的调查局既要足够谨慎、严密、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又要为人公正,保持原则,守住底线,不妄自参与党争。

宋江的底线太灵活,不适合对内;朱贵不够狡诈,手段不足;戴宗有些贪鄙,也有些小聪明,但魄力不够;时迁机敏、狡猾,心思也够细。

所以晁盖决定把时迁从陷阵营调出来,担任调查局局长,朱贵担任副局长辅助。朱贵手中的暗线和一部分根部成员,作为调查局的根基进行组建。

对外的安全局局长由宋江兼任,戴宗作为副局长辅助,以一部分根部成员作为根基组建。同样,作为代价,宋江需要卸任御史台的职务。

这可以看做是晁盖对宋江之前错误的秋后算账,也是对宋江既掌控御史弹劾之责,又掌握暗中机密的不满。一个掌握众多特务的御史中丞,不但百官不安心,晁盖同样怕他滥用职权。

权力这东西,终归还是要有所约束才好。戴宗与宋江虽然有情谊,但几年的分别,加上一些戴宗当年让宋江“吃屎”一事,也不怕两人真的沆瀣一气。

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等这次南方战役结束,再安排不迟,先把戴宗留在身边考察一段时间再说。

思绪瞬间完成,晁盖对戴宗的未来有了安排。

戴宗得了赏赐和军功爵位,大喜过望,急忙叩头谢恩。

“李俊,你组建的金陵水军,为我华夏守住长江一线,这次渡江作战又运输及时,军功爵位提升五级,水军编制再扩大一倍,再接再厉。”

晁盖又对李俊说道。

“谢陛下!”

李俊大喜。自己的兄弟张横、张顺、童威、童猛都已经是水军大将,唯有他因为经商耽误了几年,战功不显。但陛下仍然看到了他的苦劳,将水军编制扩大一部,就是两卫一万五千人编制,自己也算是一方水军主将了。

“杜壆,你明日便以江州为根基,率领天柱军向四周扩张势力,尽快攻克南昌府,一个月内拿下整个江南西路,可有信心?”

“陛下放心,末将有信心在二十天内拿下全境!”

现在华夏钢铁产量已达45万吨,是徽宗朝巅峰期二十四路的15万吨年产量的三倍。大量的火炮产出,让各主力军团攻城手段极大提高,以前需要长期围城才能攻破的城池,现在数日就能拿下,这才是杜壆敢拍胸脯保证二十天内拿下整个江南西路的原因。

“好,我期待你拿下江南西路,为你授予关内侯的勋章。”

晁盖点头赞道。

“必不负陛下期望!”

杜壆一直严肃的脸,闻言激动的抖动,立刻右手拍在胸口,行了一记军礼。

之后,晁盖又对此战立功人员进行了奖赏。

封赏完毕,晁盖这才对跪的双腿发麻的张叔夜说道:“久闻嵇仲先生刚直为国的大名,今日相见,也是缘分,先生请起吧。”

张叔夜这才颤颤巍巍的起身,心中腹诽不已,如果真的对我闻名已久,就该早点让我起身啊!

但想起蔡九的下场,张叔夜也不想过多激怒晁盖,因为在这江州城,不止是他自己,还有自己的两个儿子张奋伯、张仲熊。当时为了抵御方腊势力进攻,张叔夜将两个勇猛善战的儿子从老家召唤过来,一起为国效力,却不想被华夏一鼓而破。不但自己被抓,两个儿子也被关押在俘虏营。

“我只是不服。”

张叔夜斟酌了一下词句说道:“若是真刀真枪对战,我张叔夜自诩不弱于人。但是天启陛下靠阴谋诡计破城,实在让我难以心服口服。”

现在大宋的官员称呼楚国王庆为伪楚囚徒,称呼方腊为食菜事魔之辈。但再自命清高的宋臣面对攻灭辽国的晁盖,也不敢再说对方是梁山贼寇,而得称呼对方一声陛下。

这就是胜利者的光环加持。

“不服么?”

晁盖呵呵一笑,摊手向营帐内众人一扫,道:“刚才我一系列封赏,你可看明白了么?”

明白什么?

张叔夜有些疑惑,用心思索起来。

不等张叔夜回答,晁盖自顾自的说道:“你至少应该从这次封赏中明白三点。”

“第一,对江州城,我自三年前便开始谋划,你以为败给我的是华夏大军的突然袭击,其实你败给我的是这提前三年的筹备。”

晁盖轻声细语的说道。

但这轻声细语,听在张叔夜耳中,却如洪钟大吕,让他脑袋嗡了一下。回想起三年前晁盖化身蔡羊到江州的各种事迹,当年看不懂,看懂的时候自己已是阶下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