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扶高之战

高丽这个民族,与中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早建国是由商朝华夏分支箕子部落进入半岛建立了箕国;然后又是战国末期的燕国遗民、汉、唐百姓不断迁移,形成了之后的卫国、新罗、百济。又慢慢改朝换代成了现在的高丽。

这种融合史,让高丽人非常矛盾且纠结。既不想承认自己是华夏分支,又想继承商朝悠久历史。既向中原纳贡称臣,又不想彻底融入。

和后世的李家坡非常相似。

而这种融合让他们养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也就是臣妾之道。

臣妾之道的核心逻辑,就是做一切既得利益者的臣妾,为他们服务,舔他们的靴子,并由此获得利益。

臣妾之道的特点在于,他并不以主子自居,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配;但他也不以奴隶自居,因为他一向自视甚高。所以他们选择做臣妾,来管理奴隶,以此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高丽的“臣妾之道”和扶桑的“武士之道”有些相似,但又有本质的区别。

臣妾之道比较聪明,没有武士之道的死心眼,他做臣妾是不甘心的,内心深处也瞧不起主子,如果主子倒霉,他非常乐于看笑话,如果主子死了,他也绝不切腹,而会在最短时间内投靠新主子。

所以,信奉“臣妾之道”的高丽,碰上信奉“武士之道”的扶桑,从来都是被摁在地上暴打的那种。

唐朝之时,百济国就是扶桑的小弟,连国主都是在扶桑关押的质子。后来大唐在白江口之战击败扶桑后,百济才得以独立。

明朝之时,高丽又被丰臣秀吉入侵,即将灭国之际,被大明出兵击退,保住了高丽国祚。

清朝之时,高丽又被扶桑入侵,这次大清惨败于扶桑之手,高丽被扶桑统治五十多年。

这次同样如此,当十月中旬,首批扶桑士兵在源、平两位武士首领的带领下登陆斧山,斧山城守军一触即溃,扶桑大军顺利上岸。

后续人马也在五天内陆续到达。尹桑便打出了“清君侧,扶朝纲”的旗号,向汉城禁军。

汉城群臣得知消息后,有的大骂尹桑无耻勾结扶桑乱国,有的则赞同尹桑继承先王遗命,有的则紧急向华夏安西军团求援,崔家家主甚至亲自坐船顺汉江南下,抵到仁川,面见镇守在那里的大将庞万春。

“扶桑狼子野心,入侵我高丽。华夏天朝不是要为我们复仇攻打扶桑么?请天朝主持正义!”

崔湧苦苦哀求道。

庞万春以“兹事体大,需向平嚷大都护请命”为由,让崔湧稍安勿躁。

十月下旬。

扶桑大军一路横冲直撞,源为义、平忠盛两位先锋各率一千大铠武士为先锋,见人就杀,就地取粮,不到十天就冲到了汉城城下。后续扶桑大军也在源源不断的赶来。

十万扶桑大军,大都是穷惯了的贫民,到了高丽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了家猪还要追猪!一路走来都收获颇丰。

而此时崔湧着急火燎的再次跑到仁川求见。

“庞将军,扶桑杀我百姓,丧心病狂,华夏天兵何时出兵平乱?”

两千扶桑武士冲到汉城之下,面对坚城无法攻破,但他们战斗力颇强,将出城迎战的五千高丽士兵杀的惨败,连领兵大将崔成浩也被阵斩了。崔湧有些慌了,这才再次赶来求援。

“大都护已经来信,说他已将扶桑恶行上报中都汴梁,等待丞相审议后呈报陛下定夺。请崔家主稍安勿躁。”

都火烧眉毛了还稍安勿躁!崔家家主差点骂出声来。但面对威武矫健的庞万春,他不敢多言。

庞万春又道:“此事非同以往地方叛乱,乃是你高丽国祚继承中出现的纷争,我方需谨慎对待。在国内传来陛下批示前,我不便出兵,但对崔家主,我颇为欣赏。上次缴获的五千套兵甲,若是崔家愿意赎回,我倒不介意做个顺水人情。”

啊?竟然还有这种好事?

自己崔家培养的五千兵勇战力可比汉城这几万中看不中用的士兵强多了。月前,他本来想调这五千战兵入京,强力镇压政敌,推自己的外孙上位。可惜半路被瓮津的宣赞、仁川的庞万春联手围攻缴了械。人没死多少,可衣甲兵器全没了。

若是能把这些衣甲兵器带回去,自己的五千战兵很快就能再次组织起来。

崔湧也不含糊,很快以每套10贯的价格,花了五万贯将五千套衣甲兵器全部赎回。临走的时候,庞万春还贴心的送了他五十套未涂颜色的华夏步兵甲和横刀。

“崔家主乃是高丽柱石,可要注意个人安危啊,这五十套华夏战甲和兵器赠送给你,以见证我们的友谊。”

浓眉大眼,性格耿直的庞万春在高丽这些年,也变得圆滑了不少。说出的话让崔湧倍感贴心。

这五十套华夏战甲都是五十六斤左右的全身甲,那质地,那触感,安全感拉满。还有华夏横刀,轻轻抽出,便是寒光逼人。

崔湧大喜,他似乎也看出了庞万春的暗示,回到汉城之后,将家族五千兵勇全部武装。然后控制朝中文武,强推自己的外孙登上王位,自己担任摄政,然后对反对派展开了杀戮。

还以高丽大王的之名宣布尹桑乃是叛逆,号召全国有志之士组织民兵抵抗扶桑入侵。庆尚道的郭再祐、全罗道的郑仁弘、孙仁甲、金沔等家族之主,纷纷响应,组织义兵延缓扶桑进军。

但临时组织起来的分散民兵难以抵挡如同饥饿蝗虫一般的扶桑人。扶桑大军所到之处,焚烧劫掠,沿路军民被屠杀者六万余人。

汉城内崔湧频频得到扶桑大军攻城破寨的消息,再加上尹桑一路的劝降,还有一些城池主动开门迎接,扶桑主力越来越近了。

儿子崔允仪向父亲崔湧建议道:“连续战败,人心军心不稳,必须以一次大胜来鼓舞人心!儿建议,再次出兵,先灭城外扶桑先锋!”

汉城外,源为义、平忠盛带领的两千扶桑武士天天挑着上次战死的高丽士兵头颅耀武耀威,劫掠周边女子回营淫乐,而城内高丽大军却无法剿灭,实在太伤士气了。若是连城门口的扶桑先锋都打不过,还怎么对付即将赶来的十万大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