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回到现代的办法

暮向晚静静地望着湖面,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一切都说通了,她来到这个世界,根本就是必然。

那个白发老人告诉了她前因后果。

在现代,她曾经去上虞玩,当时正赶上了庙会,阴差阳错,她走进了一间很古老的月老祠。

当时月老祠里有一个白发老人,见她经过,便叫住了她,老人笑着起身送给了她一串蝴蝶手链,上面还挂着一枚铜钱大小的玉,她觉得那手链很好看就收下了。

谁知道,会结上这种让梁祝爱情重续的缘分!

她记得清清楚楚,那玉上刻着“千古共向晚”五个小字。

现在,她再傻也明白了,“千古”指的是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千古绝唱的爱情。

而“向晚”就是她自己。

一年后,她再次去了上虞,和朋友一起去的,那日晚上,她和朋友看的那场表演,是真实的梁祝化蝶在他们面前上演。

难怪当时看到的表演那么真实,惹得在场的人都哭了,而她那晚说的那让梁祝在一起的话,居然也变成了现实!

突然脑里闪过一个场景,暮向晚僵住了,浑身开始冒冷汗――

她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觉得那白发老人眼熟了,那个老人,就是在现代月老祠送她手链的老人啊!

天呐,想到这里,暮向晚捂住了嘴唇,说不出话来,这……这,一个人会出现在千年之后的世界,样貌还不变,那还是人类吗?

难道他是神仙?

暮向晚猛地看着山上月老祠的方向,她使劲拍了拍自己的脸,想让自己清醒一点,她这还是在做梦吧?

“痛……”摸着自己发痛的脸,她说不出话,这一切都是真的啊!

白发老人吟诵的那首诗,也是她自己写出来的那首诗,老人说这首诗出自东晋无名氏之手,这个无名氏,分明就是她暮向晚啊!

暮春三月水

向晚渔舟归

风起吹思绪

桃花落地回

诗前两句藏头,是她那晚看到夕阳西下之景,用自己的名字作出的诗。

“姑娘,老朽就是看到月老庙的这首诗才找的你。”

“天呐!”想到那老人说的话,暮向晚仰天长叹一声,“这到底是怎样的因果关系啊?头疼死了!”

这些事情串在一起,就算她不相信也得相信,因为那位白衣老人,连她在现代的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啊……”

暮向晚对着湖面大喊了一声,想平复一下自己烦乱的心情。

现在要回到现代,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阻止祝英台嫁给马文才。

老人告诉她,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只要马文才娶了祝英台,她来到这里就没有任何意义,那样,她就永远回不去了。

“云兄,你在想什么?”

是祝英台的声音,暮向晚立刻收回了思绪转身笑道:“你来了。”

祝英台走上前,在她身边转了几圈,然后停在她面前,盯着她看。

暮向晚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穿着,抬头问道:“为什么你这样看着我?我身上有什么不对劲吗?”

“哦,没有。”祝英台收回了打量的目光,“刚才听见你喊了一声,所以我过来看看怎么回事。”

暮向晚扯出了笑容,对祝英台说:“没事,我就是心情不好,所以发泄一下。”

“是因为陈夫子要赶你出去的事情吗?”

暮向晚苦笑,赶她出书院的事情和她烦恼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说道:“好了,不说这事了,倒是你,难道就打算这样一直不回书院吗?山伯和山长他们肯定还在担心你的安危。”

没想到她没在尼山书院时居然会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那个来考察品状排名的王大人真是可恶!

梁山伯肯定是为了祝英台的仕途才会在王大人面前承认他是利用祝英台,最后逼得祝英台跑出去,一不小心跌落悬崖。

唉,这对苦命的鸳鸯,命中注定的情劫已经开始了。

“我现在不想回去,也不想见到梁山伯。”

暮向晚耸了耸肩,无所谓地说:“好吧,既然你这么生气他的行为,那我就不多说了。”

“哎,你……”祝英台欲言又止。

“想听啊?”暮向晚托腮,看了一眼祝英台,又看向湖面,“你不是说不想听吗?”

祝英台气得直剁脚:“云兄,你耍我啊!”

“不敢,不敢,”暮向晚连忙摆了摆手,她可不想得罪这任性的大小姐。“我只是想让你好好想一下,山伯到底是为了什么才会那么做,虽然他在言语上伤了你的心,可是,你现在的失踪,对他来说,打击肯定也不小。”

祝英台沉默了,明明知道山伯是为了她才会说出那些话,可是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他为什么总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揽到自己的身上?

“哼,这个呆子,我现在就是不想原谅他!”

“好,那就不原谅,等到他来了,我帮你打他一顿,怎么样?”暮向晚说着伸出了手,作出了打人的动作。

“唉……”祝英台立刻走上前拉住了她的胳膊,语气也变得很焦急,“不行,你的功夫那么好,会打伤他的。”

暮向晚忍住笑意说道:“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就算了,不过如果有下次,我绝对不会放过他哦!”

祝英台见暮向晚一副调笑的模样,立刻说道:“云兄,你又拿我取笑。”

“好了,我们回去了,一会儿大叔要担心了。”

祝英台点点头:“好。”

暮向晚看着祝英台的背影,既然已经知道该怎么回到现代,所以,以后要更加小心行事。

她的命运,可真的全掌握在这两位手里了。

……

次日,祝英台和陶渊明在亭子里下围棋,暮向晚则在一旁静静地坐着观战。

陶渊明笑道:“人都说观棋不语真君子,云奕啊,你还真是个君子啊!”

听到陶渊明的话,暮向晚立刻回了过去:“唉,我说大叔,你到底是夸还是损?”

祝英台笑了笑说:“好了,大叔,云奕,你们两个怎么说一两句就开始斗嘴了?”

这时祝英台瞥到了湖面的船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居然是山伯,她脸色大变,立刻起身藏在了柱子后面。

“我不想见到这个人,你们帮我赶他走!”

陶渊明有点不解:“哎,人家好心送东西过来,你干嘛要赶人家走啊?”

祝英台瞪了一眼陶渊明说道:“好,他不走,我走!”

暮向晚也看到了船上的梁山伯了,她起身拉了祝英台一把,说:“你先回屋躲着,我们来应付他。”

“谢谢。”祝英台说完就急忙跑着进屋去了。

陶渊明指着急忙离开的祝英台,挠了挠头发,“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俩人是有仇吗?”

暮向晚笑道:“大叔,她是和划船来的这个小子闹别扭了,能不能和好,就看我们两个了。”

陶渊明叹气:“迟早被你们这几个晚辈给折腾死,唉,老酒鬼我还想多活几年啊!”

暮向晚跟着陶渊明走到了船停下的位置,梁山伯一看到她就高兴地喊道:“云兄,是你,原来你在这里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