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第24章,第一个三年计划

众位谋士济济一堂,商量了七天,终于得出结果。

首先是曹植强烈建议实行三省部制度,从而精简办事机构和冗余的官府人员。

书记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下辖财、吏、户、礼、兵、刑、工、农部,统于尚书省。另外设有御史台和监察司独立于部之外。

各部职官设有﹕尚书(从一品)、左右侍郎(正二品)、三品、四品多为外放大员、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以及堂主事、司务、七品小京官等

吏部。列为六部之首,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迁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

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

财政部、掌管全国钱粮储备,财税和收支、审核、审批。长官为财部尚书

礼部。掌礼仪、祭享、贡举、教学等职。长官为礼部尚书。

兵部。分陆军部和海军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长官为兵部尚书。

刑部。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交通等政令。长官为工部尚书。

农桑部,主管全国的屯田、水利、养殖业,手工业等。长官为农部尚书

御史台、发行读物,收集渔轮、对民间疾苦、施政方针、政策得失等,直达朝堂。长官为左侍郎。

监察司、监察百官的德业操守,政绩和执政能力以及官评。直达天听。长官为右侍郎。

按照曹植的规划,众谋士按每三年为一个周期,首先定下第一个三年计划。

这个计划分为十大项,三百多小项。

民生的占比达到六成,三成的军事占比,一成的科技研发占比。

这个计划三年为一个节点,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以后再继续制定执行第二个三年计划,以此类推,周而复始。

第一个三年计划概要:

、大力开展建筑材料,基础材料的改进和更新换代。

在各个郡,每个郡都要建设四个大型的水泥厂。

各地要积极的建起新型的砖瓦窑厂,白灰厂,大兴土木建设和铺筑道路。最少要达到县级公路。边建设边发展。一切的阻碍都得给建设让路。

每段道路经过核算以后,都是以承包制,公开向外发包,现场招标,价高者得。

严厉打击没有审批和登记造册的黑窑口和黑矿,一经发现,坚决取缔。矿主入狱或发配,严重者斩首抄家!

、大力开发农林牧渔业,对农林牧渔业进行反补贴。

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新型高产作物,要给农民以保障和支持。

答应农户,除农民自己留下口粮和种子之外,秋收所有的粮食,可以全部回收。三年以后形势稳定了,可以选择上交或私下买卖。

在免税的基础上,所有经过审核,符合条件的农林牧渔业及养殖户,都会得到官府的扶植资金,是以免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下发。

每一期扶植资金是以一、二、三年期限,到期还不上者,经过审核延期或改制。恶意不还者,列入黑名单,清除出去,永远不得入境!

一切敢于敲诈勒索,巧立名目,中饱私囊,鱼肉乡里者,轻者流放海岛,充军发配。情节严重抄家灭族!

、大力研发发展军工武器装备和军工器械。

研发新的载重车辆和特种车辆。

研发新型的远程武器和高能效武器。

大力发展新型的近战和防御武器。

4、大力发展矿业和冶炼

各地要有序地,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地点,开矿和冶炼。

煤炭、铜、铁、银、锡、铝、黑油等。

现在是百废待兴,急需大量各种金属,可以有选择的允许大商贾和世家开矿和冶炼,但必须规定年限和规模。

出的成品必须和官府价格质量达到统一标准。

特别是精钢,纯铜,白银、炼油等都是各个厂区矿区急需的。

两个计划年以内,禁止出口任何贵重金属和矿石。

、大力开展海盐业和海带捕捞与养殖。

现在各州各郡县都是缺乏食盐和补典的方法,唯一有效可行的就是吃海带或海产品。所以要尽快大力地开展养殖海产品。

自古以来,食盐就是官控的必要战略物资。整个大汉现在对食盐的需求量不可计数。而每年的食盐产量却是极低。

现在我们有这样的技术和能力,那就抓住这一机遇。

在郁林和苍梧都有盐矿,要加大力度,加紧研制新型采矿和淬炼方法,加大上产力度。

在九真、合浦、南海、交趾四郡,大力开展海盐晒场。

所有成品食盐,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集中调配,集中有计划的销售。

这个是获利最快,财税大户啊!

、教育。

在县级以上城镇,开展普及教育和免费教育。

要让所有有能力建设学校的地方,享受到免费的知识和义务教育!

南方这么大一片广袤的地域,为什么穷?就是没有文化,思想闭塞。加之道路交通不便利,地域之间不交流不流通。这才是穷的根源。

责令礼部,三年以内,所有的县级城市都要达到免费普及教育的标准。

教师先生经过审核,纳入财政支出,以确保教育无忧!

、大力鼓励工商业。

大力支持工商业大力繁荣有序发展与流通。

鼓励工商业者建立大小作坊,酒楼旅馆,生活必需品和手工业作坊等。

第一个三年计划期间,工商业全部免除杂税。每季度只缴纳一份合理的国税即可。

税率暂定十税一。

以下略。

汉朝氏族的力量!

也就是老曹处心积虑的想拉拢的力量,但始终是隔着一层沙。离得很近,触手可及,就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不可得!

跟着曹植来的这一大批大商贾和大小家族,基本上都是“农事会”和“商会”的会员,这就是曹植控制资本的手段之一。

这些人带来了大量的技工和大批的工匠,携带着大量的人员和财力。

把这么多人的人力和财力动员起来,那是一股相当的可怕的力量!

现在这些力量已经被曹植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开荒征地的,高价雇佣民夫,为他们开垦荒地,然后登记在册。

还有领取执照建设大棚的,打算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

登记开矿的,更是一群狂人,在官府登记领取执照,并选完矿产地址。开始大把的撒钱,迅速调动大批的人力物力,工匠机械。速度之快不亚于官方的速度。

搞养殖业的中小富户和商贾,更是积极,盖房子圈地,到官府登记造册领取执照。赶紧申请官府的扶植资金,然后再次向商会或农事会借贷一大笔资金,打算大干一场。

整个六个郡,在各个郡守的治理下,被这一大波惠民政策一激励,顿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和勃勃生机!

再也看不到大槐树下喝茶打屁的闲汉,再也看不见没事在家门前斗嘴的婆娘,再也看不见街头游手好闲的假斯文,同时也看不见以往的街头混混!

因为他们都在忙,忙着耕地,忙着养蚕织布,编制手工艺品,做一些农具和农杂工具。

忙着开店铺,开工厂,建设作坊。更有甚者去矿场、冶炼和盐场找工作上班赚钱去咯。

各地用工量急剧增加,城市里经常出现有钱也雇不到人的事情。

这就又催生出一些人牙行和走夫车马行。这些行业也都是登过记,造过册的行业,就像今天的中介一样,都是比较正经的行业。

各地的农事会会员和商会会员,听说了这里的经济产业大发展的状况,后悔的直拍大腿呀!

恨不得狠狠地给自己几个大嘴巴!

你可以不相信朝廷,你可以不相信官府,怎么可能不相信会长大人的智慧?怎么可以不紧跟着会长大人的脚步?

全世界各地参加过农事会和商会的大佬们,都开始考虑并筹措大批的劳力和资金。拉载成车的工具器械,浩浩荡荡的开往沿海。

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流传着一句话:跟着会长走,财源滚滚流。不跟会长走,饿着肚皮没盼头!

到处都有童谣传颂:会长为国累白头,会长为民汗水流!会长送来甜红薯,会长送来南瓜粥。会长到处民庆祝,会长走时民泪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