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你是来搞笑的吗

曹冲远远地看着睡梦中的曹操,能够清晰地感知到他脸上的香甜,似乎在做着一个美梦。

可是......

有谣传说曹操睡觉不许他人靠近,因为他会在睡梦中杀人,杀完人接着继续睡,而且醒过来之后对所发生的一切却全然不知!

当时的人们相不相信这种说法,曹冲不知道,反正后世的史学家普遍认为这只是曹操的一个托词。因为曹操多疑,害怕在睡梦中被人暗杀,所以才找了这么一个理由,因为身边人不相信,故此还真的在睡梦中杀了自己的一个侍从!

对于这样的说法,曹冲并不相信。看到许褚这样的铁杆保镖,试问什么样的刺客才能够越过许褚,窜到曹操的卧榻之侧实施刺杀?几乎不可能!要说有,那倒还真的有一个,这个人便是许褚!

想到这里,曹冲不禁对自己的答案笑翻了。许褚刺杀曹操?这得是长了一个什么样的脑袋,才能想到这样的答案!

大人物都特别注重自己的人身安全,时刻密切关注周边是否存在危险,就是放在现代,这也是正常心理,不足为怪。

【危言耸听,无非就是想黑曹老板!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至于为啥一定要准点叫醒曹操,无非就是看你是不是很听话。

【俗话说,听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再加上一句,听爸爸的话,做一个好上加好的好孩子!】

想到这里,曹冲禁不住从鼻孔里轻飘飘的哼了一句:“我是一个乖宝宝,一个听话的乖宝宝......”

突然,吱嘎一声吓了曹冲一跳。他定睛一看,原来是曹操在睡梦中翻了个身。

曹冲立即屏住呼吸,细心聆听,并没有听到来自曹操的任何心声,看起来他这次睡得特别香甜,到现在还没有要醒过来的迹象。

不过......

曹冲的眼光瞟向沙漏,时间一点一滴的漏下去,半个时辰转瞬即到。

要不要立即叫醒他?看他睡得这么香甜,要不就让他再多睡一会儿?

【算了,还是按时叫醒他。谁让我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呢!】

曹冲整整衣冠,站在一个离曹操不远不近的位置,轻声说道:“父亲,时辰已到。”

不知是曹冲声音太低,还是曹操睡得太熟,大帐内仍然安静如初。

曹冲把脚往前蹭了蹭,拔高声音说道:“父亲,时辰已到,请让儿子为您更衣。”

曹操的呼吸声忽然停止,过了一会儿一道幽幽的声音传来:“哦,时辰到了?好吧,你过来扶我起来。”

【曹老板看起来不是很强壮嘛,怎么这两天动不动就打瞌睡,甚至要旁人搀扶?难道说是因为年岁渐长身体反而下降了?唉,为人子女,就该行孝道。来吧,让我来扶你一把,让你瞧瞧,这个儿子没有白生,没有白养!】

“是,父亲。”曹冲一边应答,一边快步向前,伸出双手,用力搀扶起曹操。

曹操今年已经五十多岁,虽然古人衰老的早,但是多年军旅生涯,虽老犹壮,十三岁的曹冲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他从榻上拔了起来。

看到曹冲费力的模样,曹操拼命忍住笑容,摆出严肃的样子说道:“冲儿,你应该多加锻炼,瞧你这细细的胳膊腿,真是让为父担忧。”

“是,儿子谨遵父亲教诲,以后一定加强训练,争取练出八块肌肉!”

“啥,八块肌肉?”曹操看着信心满满的曹冲嘴里蹦出来的新鲜词,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

曹冲连忙打着哈哈,东拉西扯的敷衍过去,一边帮着曹操更衣,一边憎恨自己的嘴怎么那么瓢!

【曹冲,你这张嘴,怎么那么瓢,欠揍!】

等到穿好衣服,曹操忽然对曹冲说道:“你在我这里耍耍嘴皮子倒也罢了,在外面可不许这样。嘴太瓢惹人嫌,也显得你不庄重。”

曹冲一愣,可以啊,这么快就学到新词了。

但是这时候不敢多想,免得出了差错。俗话说,“言多必失,思多必乱!”

曹操轻轻咳嗽两声,守卫在大帐外面的许褚应声而入,恭敬地问道:“丞相,有何吩咐?”

曹操想了一下,说道:“我想出去走走。”

许褚犹豫了一下:“丞相,时候不早了,您确定要出去吗?”

“嗯,随便走走,就在附近看看而已。”

“是,丞相。”

说完许褚便退出大帐,立即安排人手。

站在大帐外,放眼望去,王必的军营一片安静。来来往往的士兵着装整齐,军纪严明,手持各式武器,巡逻检查,井然有序。

曹冲正在暗自欣赏,曹操却在这时问道:“冲儿,你的火凰骑呢,哪里去了?还有青训营,又到哪里去了?”

“回禀父亲,火凰骑的队员,申请回家探亲,因为父亲公务繁忙,我来不及汇报,就擅自让他们回去了,还请父亲恕罪。至于青训营,估计与子文哥哥他们在一起。”

曹操拍了拍曹冲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他们是你的兵,平日要加强训练,要做到言出必行,令行禁止,这样才不会在战时忙中出错。”

“是,谨遵父亲教诲。”

曹操轻松地说道:“走,跟我出去转转。”

许褚为曹操牵来战马,许仪则为曹冲牵来了闪电。看到许氏父子同时为曹氏父子作保镖,众人一阵感慨。

傍晚的军营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十分肃穆。浓重的树影落在斑驳的地面上,隐约透着一丝秋意。西风骤起,微微的凉意贴着战袍,居然让人起了寒意。

临近黄昏,天色渐渐暗淡,曹操决定不再往前,于是一行人赶在宵禁之前返回住处。

刚刚到达辕门,就看见几个人影欢声笑语地朝曹冲走来。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参加青训营的几位少年,因为大军出征前在自家父亲军营之中,因此未能与曹冲同行,此时才从各自的父亲处匆匆赶来相见。

这些人里就有夏侯惇之子夏侯川,张辽之子张虎,乐进之子乐綝,以及于禁之子于圭等等。在宫里轮值当班的典满,也在下班之后,急急忙忙赶来见面。

看到这一群年轻人,大的不到三十,小的则只有十二三岁,正是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时刻,曹操禁不住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