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学堂

云开没想到,刚出城就被人围了,看这些打扮,倒是些书院的学生模样。

如此关键时刻怎么也得来个英雄救美,敢当街调戏自己家娘子,孰不可忍,颤声对小秋吩咐:“一会儿你缠着他们,我进城去叫人!”

云开还在焦急的时候,一队官兵从城门里杀了出来,雄纠纠气昂昂,后边还跟着大队民伕。

走在队伍前边的云山有些意外,一群纨绔围着三个人,中间那位好象是二弟?

云开心中大喜,瞪大了眼,两兄弟就这样相互瞪了一会儿。

总督大人办事效率就是快。

云山喝斥:“巡防营办事,闲杂人等,立即让开!”

既然来了帮手,生死关头,自然退缩不得。

立即涌起冲天豪气,誓要拼死维护自己家媳妇周全。

一把将杨苒儿拉到身后,挡在众纨绔前面:“来者何人?”

对面的领头的白面书生愣了一下:“你是谁?”

“云家云开是爷!”得意洋洋。

众书生根本不理睬,那领头的白面书生更是张口就骂:“你算个什么东西?敢在本少爷面前大呼小叫?”

冷不防胸口上挨了一脚,砸倒后边众跟班。

杨小苒收腿,上前一步,对云山拱手:“见过大哥!”

地上的书生爬了起来,转身对后边众狗腿子喝斥:“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跪下!”

话刚说完。

包括他自己,立即在地上跪成一片:“还请杨女侠开恩,收下小生一干兄弟姐妹吧,姓李的把咱们打得都没脸进书院了。”

杨小苒转过头,站在云旁边低笑:“嘿嘿,这事改天再说,今天我真的有事,还要去看诗会,赶紧起来。”

潘姓书生一把鼻涕一把泪:“你上次说了要考虑的,都过去三天了,你可要给我们作主啊...”

“行行,赶紧起开,没看到我这有事么?”

云开转过头问小秋:“他们是来拜老大?”

小秋愣了一下:“杨小苒功夫很高,打遍年青一代纨绔无敌手,当他们老大也不意外啊?”

云开呆了一呆,瞪大了眼:“你说啥?你以前怎么没说?”

小秋缩了缩脖子:“你武功全失,说了怕打击你...

众书生有些发愣,旁边这位云...劳什子开...什么来头?

她刚才叫那巡防营的小官“大哥”?

杨小苒的大哥出征在外,她二叔三叔的儿子倒也是大哥,可是这位明显不是杨安心跟杨安荣啊?

既然老大叫大哥,自然得跟着叫唤:“大...大大哥...”

云山看着手下运来的木料,一众民伕已经进了勾栏旁边的孤儿院,开始挖地基。

孤儿院院长搞清了事情来龙去脉,原来是来修学堂,不由得向城里拱手:“这姓李的倒还有几分良心...”

云山凑到云开身边,笑着问道:“哎...你们两怎么在一起?”

“我们来诗会看热闹...”被自己哥哥问话,虽然没什么感情,但终究是哥哥,云开有些尴尬。

云山转过头:“小苒儿你说呢?”

杨小苒眨了眨眼睛:“姑奶奶还没过门,你管得着么?”

云山这大伯被未来的弟媳雷得不轻。

旁边很少干过粗活的众书生对修房根本没兴趣,现在老大没走,当然得跟着帮忙。

于是一番奇怪的画面出现。

中秋诗会,巡察御史自然会来看看,没想到刚出北城就看到奇葩的一幕,有点像刚才那群耀武扬威的纨绔公子哥儿们...竟然在孤儿院门前帮着民伕抬木头!

御使只相信自己看到,还有这等奇事...

不由瞪大了眼,确实是刚才那帮纨绔,这说明...陕甘府学政教导有方!

不动声色的拿出铅笔跟册子,匆匆的记下,然后还画了像。

虽然那画像只有他才认得...

“打扰一下,今天诗会,怎么却在大兴土木。”

闲着无事的小秋转过头,看着这位夫子模样的人,随口道:“我家公子准备在孤儿院开个学堂,你...要是哪家穷亲戚家孩子在官学上不起学,也可以送过来...”

小秋没说收不收钱的事。

何况她也根本不知道...

“你家公子?姓甚名谁?”

“蓝田云家二公子云开,怎么,你家有人要来,得抓紧时间,要是晚了位置可就没了,得等到明年。”

御史点了点头,这姑娘看起来倒是有点像丫环打扮,说话倒也有条有理,转身进了孤儿院找院长聊天去了。

调查嘛,事情当然得全面,对面就是大唐遗留下来的大明宫。

今夜盛大的长安诗会就快要开始,此时早已人声鼎沸,刘御史却充耳不闻。

好半晌后,外边木头全搬进了院子后,年轻人们都走了。

刘御史微微皱眉,大致打听清楚了事情来龙云脉,摇了摇头:“还是看不懂啊,不过有一点却很清楚,那姓云的年青人脑疾初愈,他没靠家族,竟然还一个铜板没出,就能说动一向铁面无私的天天叫穷的总督大人安排人办一个学堂...”

“难道是做来让我看的?”随后又摇了摇头:“如果是学政大人办还说得过去,这老家伙根本没必要玩这一手,他到底在搞什么,这姓云的年轻人,呵呵,也有那么点意思。”

这世道筑路修桥造福乡里的富人纵然大有人在,一来方便自己身出行,二来博个好名声,但他一介书生,不想着好生学习,为国效力,却做这些微末之事...

刘御史不由觉得有些惋惜。

云开根本不知道,弄个学堂也会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还大发感慨。

对他来说,功名利禄就是个渣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也许就是说的这种情形。

大明宫。

始建于大唐贞观八年。

地处长安城北廓城外,北靠原皇家禁苑、渭水之滨。

南接长安城北郭,西接宫城的东北隅。

一条象征龙脉的山原自长安西南部的樊川北走,横亘六十里,到了这里,恰为龙首,因地势高亢,称龙首原。

唐僖宗广明元年,黄巢率军攻入长安,与唐军交战三年,使得长安城宫、庙、寺、署焚荡殆尽,大明宫也遭到极大破坏,此为大明宫第一次毁坏。

黄巢起义平息不久,黄巢兵退后,包括大明宫在内的长安城进行过修复,然而不过五年,李茂贞的岐山军犯京师,宫室间舍,鞠为灰烬,此为大明宫所经第二次毁坏。

李茂贞兵退后,天复元年,强蕃朱全忠西入潼关,宦官韩全诲劫昭宗西去凤翔,然后火焚宫城。天佑元年,朱全忠下令彻底废毁长安城,此为对大明宫的第三次焚毁。

再次站在熟悉的地方,云开看着石碑上的记录出神...有些字儿不认识。

上次来的时候还买了门票,四周高楼林立,即使夜晚也是灯光通明。

而眼前除一些体积较大、搬不动的砖石类建筑物以外,其余荡然无存。

心情不由有些沉重,北方那坐皇家园林...

此时太阳还高悬在西边的天空。

商贩们在官府安排下早摆好了摊位,好些个地方还在搭台子。

还好,华朝的官员禁止任何人在遗址上兴建房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