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第三批练兵开启

离开俘虏营,早饭的时候,饭间,刘备问说,“羲儿,今日要不练完兵再拔营?”

练兵?李孟羲迷茫了。有必要?眼看就到南栾城下了,赶紧行军才是,用得着耽搁。

“某是这样想的,”刘备放下快子道,“昨夜若非俘虏起乱,青巾兵四十营,皆已查验,可因夜中乱,只查验二十一营,余下过半未验。

我看是不是早些清完,而后四十营,一千四百余人,再以此千四百人人领四十,共六万余众,早分完,咱可早一日练兵。”

李孟羲误解了,他误以为刘备说的练兵,是每日晨间战兵们早起的操练。

原来刘备说的练兵,实是指查验青巾兵四十营一月训练成果,然后再开启第三批练兵。

李孟羲都诧异了,刘备竟如此心急。

正如李孟羲曾所说的那样,早一日开始练兵,便早一日兵成,谁也不知,会不会因这一日之早,而成胜负关键。刘备深以为然。

故而,正因是离南栾城近了,怕抵达南栾之后,会事务繁忙,来不及查验也来不及划分几万人的练兵分属,万一还要攻城,拖延不知多少日,练兵拖延几日之久,刘备舍不得把时间如此浪费。

本来义军中做事赶趁的是李孟羲,不知何事,刘备也变得锱铢必较,见缝插针,一点时间都不愿浪费了。xuqi.org 海豹小说网

反正南栾城近,一日赶过去跟两日赶过去,没甚区别。

刘备既然说趁今日把一切安排妥当,李孟羲觉得也可。

匆匆吃过早饭。

照昨夜那样,把剩下的未查验的青巾兵接着往下过了一遍。

在余下的部分,李孟羲只认为只有一营不合格。

所有结束。

统计得,青巾兵四十营,共有三十五营过关。

此三十五营,人数有多有少,有满员也有不满员。

人数相加,共计一千二百零四人。

还有,刘备负责单独练的一队妇人,竟然队列走的也像模像样。

随后,便开始大张旗鼓的,选拔兵员,分派所属的整个过程。

满营惊动。

第一批练兵,乃是李孟羲边摸索,边实践,练出的四十人。

这四十人,人人合格。

然后第二批,是以第一批四十人每人又领四十,共一千六百人。

为时三十五天的练兵结束之后,一千六百人,得到合格队列兵员一千二百多。

到这第三批,再以一人带四十人,一千二百,乘以四十,为四万八千之众。

这个数目一出,意味着,军中所有的民夫将不能空闲了。

义军现在臃肿至十一万之众,除去还未完成招抚流程的四万,剩下的总共也只有六七万人。

再除去妇孺,除去部分不适合操练的人,再除去妇人,剩下的,哪怕把老人也拉去练兵,人不够了。

满营要被折腾起来,刘备为千头万绪的杂乱感到头疼。

和李孟羲一合计,李孟羲和刘备都认为,第一步应该是,找足够多的青色头巾,以使负责练兵的一千二百人和其他人区分开来。

教官用青色头巾,这是传统。

传统的根源在于,当时第一批练兵时,发现挑的四十个人,练了一夜回去后,第二天有人混水摸鱼,换了别人来。

因而,为作区分,杜绝混水摸鱼,同时为让练兵显得正式一些,李孟羲去找了一匹青色的丝绸,裁成条,令新兵缠头戴上。

自那之后,青巾众人因为头上青色头巾而引以为傲,且新兵们都头缠青巾看着统一且整齐。

传统就这样形成了。

但凡练兵教官,皆头裹青巾。

把当日那匹青色丝绸拿过来,一看,教官多达千二百人,也太多了。

一匹丝绸,决计不够。

刘备让张飞赶紧去找,只要是青色的布,不管是是不是丝绸,都拿来。

张飞领命而去,张飞在物资车上翻了个底朝天,把所有跟青色沾边的布,都给抱来了,抱来有几十匹之多。

而后,又叫来妇人们,拿着剪刀,把布全裁成宽两三指的布条。

几十匹布,全毁成了布条。

而后,是很有仪式感的授青巾仪式。

一千二百练成的教官,再加第一批四十人,再加四十妇人,共计一千二百八十人,队列站的整齐如刀切。

刘备让李孟羲提着筐,筐里装着的都是青色布条,走到排头一人面前,李孟羲拿起一根布条给刘备。

刘备亲手把布条交给其人,并勉励一句,“青巾授下,后面可就得为教官了,得教别个本事了,可得好好用心。”

为首之人,郑重的接过青色布条绑在额头上。

这边是刘备李孟羲在发布条,另一边是关羽张飞,张飞是提筐那个。

刘备是特意安排如此。

关羽在军中有威仪,关羽来授予青巾还好,张飞这家伙,苛责于下,要是让张飞发,不一会儿张飞就不耐烦的,会吼一声,“来来!你们自己拿!”筐地上一丢就不管了。

然后,要是谁把布条不小心碰地上,张飞还会骂人。

张飞肯定会如此,那么授青巾的仪式感,便被张飞破坏的一干二净。刘备深知张飞秉性,因而让关羽来。

一千多人,每发一人,刘备都说上一句。

人实在是多。

到后边,“好好用心。”刘备发下一条青巾,只剩下这一句话了。

说都说累了。

把一千二百零四十人发完,用时不少,太阳高起,已不复清晨了。

再回到队列前,刘备此时再往下看,但见千二百人,一排一排的站的齐整,个个青巾缠头,自有一股肃然气势。

可不,一千二百人,衣服乱遭,鞋乱七八糟,都灰头土脸的,连头发都乱七八糟,除了头上刚缠上的头巾,还有哪看着统一的。自然,缠上青巾之后,变得有气势的多。

青巾已授完。

第二步,李孟羲觉得是得弄编号,弄旗帜。

昨晚操演的时候就发现,没有番号,这边喊集合,却没喊清到底哪队集合,于实战中必然会出混乱。

番号一定得有。

尤其是这第三轮练兵,教官一千两百多,新兵几万,如此庞大的规模,不划分所属,肯定会到处混乱。

李孟羲认为,必须得有旗帜,旗帜上写上番号,然后有旗号作为统属标志,这样才能勉强使数万人之巨的练兵规模不至混乱。

李孟羲意识到,问题恰就在番号这里,要大规模练兵,一下扩到几万人,好多人,根本——不识字!

哪怕往旗号上只写“一二三四”这些简单的数字,可是,对于那些不识字的来说,记忆文字困难相当的大。

今天拉好了队列,睡一觉明天,半数的人都不记得自己的旗号是啥了。

然后明天还得费很大功夫拉人。

李孟羲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说,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得需要高素质的兵员,需要士卒们普遍识字。

拿现在识别旗号这最简单的一点,现在义军就没辙了,因为好多人,根本就记不住数字番号。

由此,李孟羲觉得,看来扫盲不仅得在战兵中进行,还得在预备兵员中进行。

队列倒是好练,可实际军队运行中,士兵要是看不懂旗号,这可没办法像队列训练一样一个月就能让新兵学会认字。

条件有限,既然文字番号不好用,李孟羲很快想到了解决办法。

十二生肖旗。

十二生肖旗是很早时候,李孟羲推演攻守战法时意识到,士卒识字率不太高,城头按区域划分的旗号,支援的士卒到了城头,认不得旗号,也是麻烦。

故而,索性弃文字不用,用士卒普遍都认识的东西更好。

普通士卒最熟悉的,还不是青龙白虎四象神兽,而是十二生肖。

当时考虑到十二生肖旗之后,李孟羲后来便让人做了一些旗号备用。

现在军中,做的又大又好的生肖旗,正好备的有。

令人快速取来生肖旗帜,十二面生肖大旗。

再一想,新兵教官正好一千二百人,正好百人一面旗,正好合适!就跟早就注定了一样。巧的令人想笑。

一千二百人,先按十二生肖,百人分一旗。

鼠旗,百人。

牛旗,百人。

依次往下,每旗百人。

然后,每一旗的百人,是一百个新兵教官。

这一百人,每人领四十,这一百人之中,依然需要有番号区分。

文字番号不能用。

如何用其他的标识来区分一百人,李孟羲有为匠营设计旗帜的经验,他想到的是,用常用物件来作为区分标志。

比如用碗,比如巴掌,手,快子,剪刀,等等。

李孟羲凑够了十个二级标识,分别是,快子,手,剪刀,竹筒,杨树叶,鸡蛋,桶,笤帚,盛粮食的斗,秤杆。

共计十个清晰明了,并且能被所有人容易记忆住的图形。

这样,二级标识有了。

如何在一千二百个新兵队中,确定某人所属番号,比如,此人可以是,鼠旗,快子营,第一队,第二队,第三队,诸如这样。

旗号系统,李孟羲考虑清楚了,问题来到了后勤这里。

需要一千二百杆旗号,得立刻着手做。

跟刘备匆匆商量了下之后。

李孟羲去妇孺营去了。

到妇孺营,李孟羲找到绣娘柳氏,令柳氏赶快安排活计。

需做旗帜一千二百杆。

图桉李孟羲也给了,一面旗,旗面主要一个大的十二生肖图像,边角分别是快子,手,剪刀这些。

也就是,鼠——快子旗,需要十面,鼠——剪刀旗,需要十面。

牛——快子旗,需要十面,牛——剪刀旗,也十面。

所有的需要纹在旗面上的图桉,李孟羲都亲手设计了一下,他画了简图,简洁又标准。

一千二百旗面,工作量繁多,万幸是,军中之前为做携行具,特意采买了许多剪刀针线之类的东西。

剪刀针线什么的,妇孺营不少。

当时为做携行具备下的工具,现在仓促作旗,发挥了大用。

妇孺营在忙碌,帮忙绣旗的人,不下百人。

至少一百多人有针线。

李孟羲在中转悠,时不时给出意见。

“……别绣那么密的针脚,能看出个大概就成,急着用。”见有干活认真的老实人,一丝不苟小针细线的缝,李孟羲就皱眉。

最好是,五分钟就绣好一面旗帜,能用就成,好不好无所谓了。

义军为整军停留的时间只有半天,最多一天。也就是半天一天时间,必须把旗帜做好,不然到明天才做好,明天还得再停一天。

转着转着又走到一妇人跟前。“找红线缝,麻线不显眼。谁有红线?拿来让她用用。”

李孟羲在妇孺营忙碌着,跟个监工一样,又像造假的奸商一样,人家缝密一点,他不让,人家缝结实一点,他也不让,人家看麻布边儿解了,想包个边,他也不让。

越简陋越省事,越粗劣就越好。

妇人们动作麻利,李孟羲还是等的着急,李孟羲觉着,要不干脆省事,拿毛笔直接画旗面也行。

然后一想,军中穷的,笔墨还没有针线多,不成,笔墨不够。

李孟羲在这边是准备旗帜,刘关张几人也在忙碌,他们在忙着选兵员,核查兵员数目。

所谓的兵员,只是民夫,民夫是从文安县攻城战之后,到破青云山,到破南和灭张宝,到灭张梁,这一串战事之后,所有俘虏到的人力。

除去未完成招抚流程的张梁部四万,其他六七万,都是后备兵员。

选拔兵员的过程,纯靠人力去挑。

保利不要,太老不要,妇人只挑够一千六百便不再挑了,因练成的女兵,就四十人。

有众多百夫长什长一类的低级军官协助,刘备这边清点忙活的快多了。

最终,把军中可用人力,全清了一遍之后,挑出的兵员为,四万两千多。

按一千二百教官,人均领四十新兵算,得三万八千人,人数肯定不够。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