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匿名举报

随着天气的转暖,这次的金融危机也总算是停止了进一步的蔓延。

林栢苼公司的业务虽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大体上也没有什么损失,只是收入比以往少了很多。

眼下的局势很快会影响到各行各业,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是危机也是机遇,也是该出手去“采购”一番了。

对于林栢苼来讲的“采购”可不是去超市里买东西,也不是去国外扫货,而是就在国内。

国外扫货虽然利润更大但风险也大,自己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人脉资源,很可能会被套牢,到时候可能就是血本无归。

国内则不同了,即使自己判断失误了,再等上几年,也可以不怎么亏本地把买来的东西盘出去。

只要是东西,都有价值,就连负债都可以拿出去拍卖,更何况是实体资产呢。

从于涛那里了解到房价最近依旧在勉强地坚挺着,降价的幅度很小。毕竟大部分的人手里都有好几套房子,光靠出租就比上班都强,自然想出手得也比较少。

真正有远见的人,早在当初政策没有发布前就已经把手里多余的房子高价都出手了。所以现在二手交易市场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那些没卖掉,或是想卖了手里的小房子,贷点款再换个大房子的人。

限购政策有效地打击了囤房和炒房的人,眼看着政策就要实施了,肯定要想办法在这之前把房子转手出去才行。

这也是于涛最近一直在忙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办理房产变更,说白了就是把自己名下的房子转给家里的其他人或是亲戚。

其中的风险也很大,很可能最后会要不回来,所以大多数还是想着便宜点卖了比较划算。

因为平台上不让挂那种低于市场价太多的房子,随之也就产生了线下交易这个市场。

就像于涛转给林栢苼的房子,扣除本金,自己多少还是赚点了,而林栢苼却省了一半以上的购房款,这种双方互利的需求,很快就火热了起来。

林栢苼看重的并不是居住的房子,一是有限购,二是对于投资来讲回报率不会太高。林栢苼想要买的反而是底商。

经济危机让很多底商关门停业,没有了租户,房东留着也不会亏钱,但总会有着急用钱的人不是么。

法院的竞拍林栢苼也去看过,根本就抢不到合适的价格,所以后来也就放弃这条路了。

于涛也是帮林栢苼留意着这事,这不也是一位老客户因为要移民海外,这才想尽快把家里的房产什么的都处理掉。

林栢苼看了一下清单,房子还真是算了,一栋别墅,自己现在可买不起。

底商还不错,相对于市里来讲离家也近,如果能谈拢的话,等这阵金融危机过去后,不管是自己用还是租出去都不会亏的。

很快林栢苼在于涛的引荐下就见到了房东,两个人交谈了一番后房东觉得林栢苼人还不错,也就没太在乎售价,以低于市场价不少的价格转给了林栢苼。

于涛最了解这些打着移民幌子跑路的人,所以只要咬住出价,再把自己表现得很君子,让对方觉得以后也不会有什么麻烦才是最重要的。

正式签合同那天,来的人并不是房东,而是一个衣着很普通的人老人。

林栢苼一看对方就是和吴大爷一样不怎么怎么识字的老实人,房东让对方在这在那的签字按手印,然后从钱包里把银行卡拿出来让对方把卡号填好,又收了回去。

事后于涛表示这种事情很正常,找一些靠谱的老乡,给个几千块钱的辛苦费,对方也不识字,到时候需要卖的时候再过来忙活一次再给点辛苦费。

林栢苼还担心要是对方到时候把房产一卖那岂不是亏了,于涛则笑着摇了摇头表示林栢苼还是太年轻了,房东也不是傻瓜,自然不会做这亏本的买卖。

一条商业街,整整一条商业街,上下两层。被隔出来的门帘有三十几家的样子,目前也就还有十几家在开业状态。

这要是金融危机以前,那可价值几千万,可如今也就一千万就可以拿下,可房东着急套现,最后六百万多点被林栢苼的公司收购了。

于是林栢苼第二天就带着房产证去一一面见了还在营业的商家,至少混个脸熟,别回头交房租的时候把钱转给别人,那自己岂不是亏了。

好在合同和房东都是一年一签,今年的钱自己就别想了,等年底的时候再过来谈新合同的事情。

林栢苼也没打算把其余的门帘租出去,反正现在也没人租,总是空着也不会让人觉得难看,等过了年看看再说。

公司的钱一下子就花去了一大部分,林栢苼还是很高兴的,躺在银行卡里的是数字,花出去的才是钱。

这也就是林栢苼和岳崭岚一起学会了很多,才敢这么冒险,这个时候于涛都不敢贸然去投资房产了,那绝对是个有进无出坑。

搞定了一桩心事,林栢苼真准了一下公司的事情,真的是要招人不可了。虽然现在没有什么业务,但随着自己投资的项目越来越多,自己肯定会忙不回来的。

化妆品业务是主营业务,水果深加工是季节性产品,果树苗和嫁接销售的零散业务,还有就是这底商以后管理什么的,后几个加起来,还没有自己一次视频带货的收入高呢。

心里想了想,要不以后这底商就弄成直播间,可以租赁的那种,留一部分自己用,到时候整合一下附近的资源,应该行得通。

想想又是一大笔的投资,林栢苼不由得就是一阵头痛。

都说开公司赚的钱都是自己的,其实真不是那么回事。虽然钱在公司账户里放着,你也不能揣兜里就拿走,说花就花。

说白了当再大的老板到头来还是一个打工的,只是换了不同的老板罢了。

忙完了这段时间,林栢苼也算是闲了下来,于是便买了高铁票南下了。

冯大爷也早早地就把林栢苼的房间打扫了一遍,自从认识了林栢苼,冯大爷的精神头也好了不少。显然一个人久了,还是很希望有人能陪陪的,尤其是老年人。

林栢苼在路上买了一些补品给老人,毕竟冯大爷年龄大了,总是喜欢抽烟喝酒,也不怎么节制,谁说也没用,用冯大爷的话来讲这叫爱好。

每天林栢苼依旧会去沐清湲家门口附近待上很长时间,虽然看不到院内的情况,但林栢苼可以清晰地记得每一个房间的位置。

见到院门开了,林栢苼赶忙往墙角处躲了躲,只见出来的是沐清湲,并且手里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一束包好的鲜花。

锁好了门,沐清湲四处看了看,然后便笑着朝着村后的方向去了。

林栢苼一阵心惊胆战,刚才怎么感觉都像是沐清湲发现自己了一样,于是林栢苼下意识地拿起手机拨通了沐清湲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的提示音变了,这次不再是“已关机”而是“无法接通”。

林栢苼也没有多想,自己每个月都会充钱,电话卡肯定也不会过期,可能是长时间没接通的缘故吧。

上次让冯瑶瑶暗示沐清湲手机卡的事情,沐清湲也没理这话茬,冯瑶瑶也不好总是提这事,免得到时候因为这个让沐清湲更难受。

以前的沐清湲看起来总是小脸惨白,可今天看上去却是红扑扑的,难道是化了妆么。

林栢苼也没有头绪,于是悄悄地跟在了沐清湲的后边。

和冯大爷打了声招呼,林栢苼也进了林园。

沐清湲在外婆和外公的墓碑前坐了很久,这次却没有哭,而是一直在笑着说话。

林栢苼仿佛看到了那个熟悉的沐清湲又回来的一般,但刚迈出了两步又赶忙退回来了。

前两天冯瑶瑶还说,沐清湲不想见自己,虽然没说明原因,但至少也没有太大的反应,这就是好事,自己可别一时冲动坏了大事。

说来也巧,这几天林栢苼每次去沐清湲的家门口,总能碰到沐清湲出来。有时候是倒一下垃圾,有时候去小卖店采购一番,有时候则坐在门外的台阶上看会儿书。

林栢苼觉得这就是缘分吧,要不干嘛那么巧,总不能是导演安排的吧。

还没待几天,林栢苼接到了老妈的电话,说是有人举报公司偷税漏输,让林栢苼回来看看怎么回事。

虽然林妈妈是公司的法人,可林妈妈除了园林管理上比较精通,对于财务那些事怎么会懂呢。

身正不怕影子斜,林栢苼怕老妈到时候心里压力太大,于是赶忙订了回来的机票。

林栢苼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两块,一块是小程序的佣金,这部分很少,并经现在也就杨述几个人再用,账面合规,没什么问题。

另一块就是销售业务带来的收入,这块是先把钱打倒公司监管的第三方平台上,到时候会在系统里直接把分成按比例一次性分掉,只有纯利润进入到公司账户。

像是吴杭或是师母安志敏自己的项目,用这个系统就可以直接把钱分掉,当然也给公司留下一些手续费,毕竟第三方平台也要给使用租金的。

系统是第三方平台开放的公共平台,并且所有交易都是在第三方平台上交易的,公司只收取利润,又哪来的偷税漏税呢。

一番核查后并无问题,只是购买底商正常花费了一大笔钱罢了,这部分利润变成固定资产,自然后期就会少交不少的税。

税务人员表示也是接到了匿名举报,所以也是履行责任来调查一番。

真是树大招风,以前在市里的时候自己这体量就是个小虾米,一年都不见得有人搭理自己。现在刚迁回来就这么关照自己,确实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