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赤诚之心

接下来的两天林栢苼依旧在忙着整理果园的事情,白天也是早早地就起来了,也算是过上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林妈妈和林爸爸知道林栢苼辞职自己在创业,虽然有些不太能理解,但还是很支持儿子的做法。

年轻人嘛,有想法还是可以尝试一下,不行再去找个班上也没什么。

父母这一辈人受的教育不是很多,所以思想上还是保守一些,虽然知道经商下海创业是个发财的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担心。

林妈妈打算把家里的积蓄都给林栢苼,林栢苼果断的拒绝了。

创业又不是投资,一切都是未知数,在没有走上绝路的情况下,林栢苼是绝对不会动用父母的钱的。

就这样林栢苼白天去吴大爷和杜婶儿那,晚上回来则看看书,和老妈学习一下管理果树的一些知识。

林妈妈在附近的一家苗圃园工作了很多年,虽然不是果树专家,但对于果树的剪枝还是很在行的。

毕竟树苗成长的过程中都要修剪枝丫,留哪根枝条便于果树成长,留哪侧的便于日后挂果等。

时间过得很快,林栢苼总算是摸清了果园的状况,就等着吴杭回来,请专家给指点指点了。

沐清湲这几天白天工作起来很是卖力,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

倒不是真的那么忙,只是沐清湲一闲下来就会想林栢苼,所以还是忙起来好些,至少这样不会胡思乱想。

每天早晚林栢苼都会和沐清湲聊上两句,虽然话不多,但沐清湲感觉甜蜜蜜的。

也许这就是恋爱中的感觉吧,沐清湲时常躺在床上浮想联翩。

掰着手指,总算是熬到了周末,可惜周五又有个外景采访,回来还要写稿子和视频配音,弄得沐清湲加了两个小时才下班。

林栢苼看天色也晚了,安慰沐清湲明天和林栢槿一起回来,沐清湲被哄了好半天才答应。

哄好了沐清湲,林栢苼这才给吴杭发了消息,按照计划吴杭应该是今天晚上到,明天再接上老师,估计到家的话也要下午的样子了。

吴杭回来肯定要先去吴大爷家,到时候再看看情况,估计少不了要庆祝一番。

见吴杭也没有回,估计还在飞机上,林栢苼便给杨述发去了消息。

杨述此时也到家了,吃完晚饭正在看电视剧,看到林栢苼要约自己出来待会儿,杨述也没有拒绝,于是两个人约在了村口见面。

“杨主任,你这愈发的精神了。”林栢苼没有骑自行车,而是走着过来的。

杨述不由得一笑,虽然现在自己还在考察期,但主任这个位置基本没跑了,因为老主任下个月就退休了。

“哪有什么主任不主任的,都是社区的服务人员而已。”

杨述很是谦虚,自然没把自己当成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脱离群众的干部,那就是水中的浮萍,这一点杨述还是很明白的,所以平时都会严格律己,很是低调。

林栢苼这次找杨述,主要是想说说之前合作的事情。

经过了这些天自己冷静下来后的分析,还有就是岳崭岚的提醒,林栢苼决定还是要和大家开诚布公的说清楚,不然日后会有很多的麻烦。

杨述听着林栢苼的分析,心里也明白了林栢苼的意思。

林栢苼是不想拉大家下水,毕竟创业这事风险很大,自己现在也没有把握。

其次果园都是吴大爷和杜婶儿的,林栢苼只是负责运营,所以突然安排大家进去也不太好。

杨述那是见多识广的人,自然是明白了林栢苼的苦衷,于是给了林栢苼一些建议。

首先林栢苼自己注册公司,股东也不要牵扯吴大爷和杜婶儿,这样一来林栢苼只是作为一家公司和两个人合作,有利润大家按比例分成。

亏损的话林栢苼亏得是运营资金,而吴大爷和杜婶儿也不会受牵扯,顶多也就是果子卖不动,少赚一点罢了。

林栢苼觉得这个方法同莫问和岳崭岚说的差不多,就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实体行业不要和运作公司混在一起,这样运作失败了也不会影响实体行业。

简单地说就是林栢苼相当于一个二道贩子,采购一些水果再去卖,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果树改良和期间的管理费用林栢苼多少也要出一些的,但这些却又要走账,所以不能以投资模式去做,不然公司要是有什么变动会影响果园的归属权。

果园其实和种地一样,只是承包了一片地,可以种东西,所以根本就没有过多地约束。

你是种苹果,还是种桃子,或是改成种农作物,只要使用合规,也不会有人管的。

杨述的建议是林栢苼可以拿出大部分钱来做这块的线下投资,这样就不用走公司的账,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在创业阶段还是比较稳妥的。等公司日后发展稳定了,可以再考虑以公司的名义投资。

“说了这么多,那你还投资么,我这说真的,真的不能保证绝对赚钱,赔钱也是有可能的。”林栢苼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杨述抬头看了看树丛间的路灯,“我知道,所以我只投资你公司的股份,至于果园的我就不参与了,至少旱涝保收。”

“你这人真是鸡贼,风险都是我来承担,你们坐享其成。”林栢苼虽然嘴上这么说,可心里还是很高兴,至少之前答应几个人的事情算是有了解决方案。

反正这事也不着急,等弄完了吴杭的事情,自己再去注册公司,到时候再和大家商量一下入股的多少,签一份合同就行了。

杨述不以为然地说道:“没办法,我们这老百姓禁不起亏本嘛,再说我们也没要利息,只要保本就行,总比银行贷款划算吧。”

果然是干一行精通一行,杨述说的一点都没错,就像岳崭岚和宋佳音也借了自己不少钱。

虽然嘴上说着等以后分红就行,其实就是帮自己创业,根本就没想着要利息什么的。至于什么时候还都没要求,这说白了就和林栢苼的钱一样。

林栢苼自然不能真的就这么想,人家信任你,并不代表自己就可以没有下限,做人嘛,堂堂正正才是真。

杨述又告诉了林栢苼一个好消息,就是本地人创业可以从银行贷款五到十万元,也是免利息的,不过要分期还款。

虽然这钱不多,但对于一些没有资金却又有好项目的人来说也是一大福音。

林栢苼虽然手里有不少钱,可要拿出大部分来做线下投资,根本就不能走公户,所以注册完的公司到最后账面上不会有太多的资金。

有了这个贷款政策,到时候能给林栢苼减少不小的压力。

两个人聊了一个多小时,这才各自回去。

林栢苼也是佩服杨述,嘴巴真是太紧了,关于工作的事情什么也不说,说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

谁都不容易,尤其是杨述,嘴上要是没有把门的估计也做不到今天的位置。

到家和老爸老妈打了声招呼,林栢苼便拿着一个苹果回屋了。

这苹果自然不是吴大爷家的,是从杜婶儿那买的。

吴大爷家的苹果说真的年轻人都不太喜欢,又小又面。

杜婶儿也是几年前开始试着嫁接了一些新品种,这才有了这又大又水的富士苹果。

虽然这苹果很好,和城里超市里的苹果一比较,个头大,水头足,颜色鲜红,优势很明显,却卖不出超市里的价格。

其中的利润全被那些二道贩子赚走了,只要有渠道,转手就能赚上一两倍的价格。

林栢苼一想到这些不由得就是心疼,乡亲们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都给别人做了嫁衣。

自己回来也是想改变一下这种现象,虽然现在林栢苼还什么都做不了,但林栢苼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要自己能作出表率,相信很多乡亲们也会效仿起来,到时候就不愁奔小康了。

一个苹果还没吃完,林栢苼就接到了吴杭的电话。电话里吴杭表示自己已经到酒店了,顺便要了一下林栢苼整理的那些资料。

吴杭不是外人,吴大爷的亲孙子,所以林栢苼也没有保留都发给了吴杭。

其实要是吴杭能回来直接干这事最好,要技术有技术,要人脉有人脉,很快就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可惜有时候就是事与愿违,别看吴杭在国外那是香饽饽,可真要回来了,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技术员。

有些时候光有能力不行,没有志同道合的组织也发挥不了那些能力的。

吴杭表示自己还要留在国外学习和深造,至少那边的条件比较好,回到国内的话没有科研资金和实验设施,根本就完不成课题。不过吴杭表示自己身为中国人,早晚还是要回来的。

林栢苼也很是佩服吴杭,移民给绿卡的机会都不要,就等着课题完成后再回国。

不过这也说明了一点,中华好儿郎在哪都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