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巧遇

薛宛春收拾好包袱之后,看了一眼外公给的地址便塞进了口袋。

舒静满脸不舍,但是她知道,自己小姐如果要决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小姐,盘缠都带够了吗?马上就入冬了,衣服都带够了吗?”

薛宛春捏了捏舒静那委屈的脸,说道:“带够了带够了,我又不是不回来了,顶多半个月我就回来了,替我和外公说一声,他会知道的。”

虽说带够了,但薛宛春轻装上阵,衣物盘缠都没带多少。

舒静将薛宛春送上马车还舍不得松开她的手,若不是马夫催着走了,她当真是不想放走薛宛春。

一路上薛宛春都看着窗外的风景,她这次要去的地方叫邢洲,从邺城去到邢洲也算得上是山长水远了。

听说那邢洲周山环绕,贫瘠的很,官员都不是一些清流之辈,百姓困苦,山匪多。

薛宛春心想着,得赶紧把哥哥找到带回来,也算是替父亲弥补了。

她又打开那张纸条,才发现背面写着三个字——薛寒舟。

一路上颠簸让她难以休息,等到了邢洲之后,已经接近日落西山了。

马夫将她送到一家客栈门口。

不过薛宛春现在并没有进去客栈休息,而是寻找纸上的地址,一路上她问了很多人,不过好在,她找到了。

她一路走过来,越走越清幽,直至走到一条青石板小巷中,才发现这里有人烟。

她背着包袱来到一座宅子前,看来他们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她有些忐忑地敲响了门。

很快就出来了一位妇人,“姑娘,你找谁呀?”

“请问你这里有一位叫薛寒舟的人吗?”

“薛寒舟不认识。”

“怎么会呢?我记得他明明是住在这里的。”薛宛春有些紧张。

“哎哟这里呀都换了好几户主人咯,我们是最近才搬过来的,你找的人说不定早就搬走了!”

薛宛春皱眉道:“搬走?那您知道他搬去了哪里吗?”

那妇人有些不耐烦了,摆摆手说道:“不知道不知道,你再去问问住在附近的人吧!”说罢便关门了。

薛宛春有些失落,但临近天黑,她得加快脚步了。

她扯了扯包袱刚想离开,坐在对门摇扇的一位老妇人叫住了她,“小姑娘,你在找薛寒舟吗?”

薛宛春回过头来,道:“婆婆,您认识他吗?”

那老妇人笑呵呵道:“寒舟那小伙子呀!我是看着他长大的。”

接着她又用手开始比划,“我看着他从这么小的人儿,长到了那么高大的小伙,一晃十几年就这么过去了呵呵呵……”

薛宛春一听,有戏!

“那婆婆,您知道他现在去哪了吗?”

老妇人年纪大了,又思考了一会儿才说:“应该是搬到了城西那边,好几年咯,我老太婆记不清咯!”

“谢谢婆婆!”薛宛春脸上又浮现了笑容,看来找到哥哥指日可待了。

她刚想走,那老妇人又叫住了她:“小姑娘,你现在要去城西吗?”

“对呀!”

“城西离这里远着哩!天黑之前怕是到不了,这里晚上不太平,你一个姑娘家不安全,如果你不嫌弃,便在我老太婆这里住下吧!”

薛宛春一听,她说的不无道理,自己人生地不熟的。

“那就打扰啦!”

老妇人一听,自己有伴了,便又笑呵呵地进去给薛宛春铺床了。

薛宛春将行礼放在桌面后,仔细打量了一下这里,这老妇人家里看着十分清贫,不知道这些年是如何过来的。

“婆婆,您一个人住吗?”

“一个人住好久咯,大概是十年,二十年,我也记不太清楚了。”

“您的家人呢?”

“死光咯!被山上的土匪杀光咯!”说着,老妇人的眼眶就开始湿润,“要不是有寒舟那孩子,我都不知道是如何过来的了,他经常来我这里。”

说着,便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一本书,“这是寒舟的,小时候他去私塾回来,便喜欢坐在我这里写作业,等作业写完了便跑回家去吃饭,日日都是这样,他是一个十分用功的孩子。”

薛宛春接过老妇人手中的书,她翻开仔细看着,心中百感交集,“那他为什么不去邺城考取功名呢?”

“哎!也不知是怎么了?这孩子明明这么认真,却还是次次落榜,后来啊,他便不再去考试了,一个人搬去了城西。”

“一个人?他的母亲呢?”

“早就病死咯,就葬在后山上面。”

两个人就这样一人一句聊到天黑,吃过晚饭以后便早早睡下了,也许是舟车劳顿,薛宛春一沾到床便睡着了。

翌日。

薛宛春被刺眼的阳光照醒,一起床便看见了老妇人做好了早饭在桌子上。

“小姑娘,来吃早餐了。”

“婆婆,我今日便要走了。”

那老妇人顿了一下,说道:“多亏了你昨天陪我说说话,这日子啊真是越来越难熬了。”

薛宛春没有什么胃口,只是随意扒拉了几口,便去收拾包袱准备离开了,走之前还在枕头底下压了一锭银子。

“小姑娘,我还没有问呢,你是寒舟什么人啊?”

“我是他妹妹。”

还没等老妇人反应过来,薛宛春的身影便已经不见了。

那老妇人喃喃自语道:“妹妹?寒舟什么时候有个妹妹?怪不得长的这么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