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相比于吴琼这里的尴尬相持,刘山武带着定远军那就是硬碰硬了。

当然定远军人少,吕珍再惧定远军,也不至于会不战而退。

上次被吴琼夜袭,吃了没防备加临阵疏失的亏,这次怎么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组好阵型,不要乱,直接推过去!”

吕珍军的优势就是人多,那就平推好了,定远军再厉害,我五换一总行了吧?

刘山武一路上也在思考阻敌策略,今天目标不是击败他们。

只要延滞即可。

“兄弟们,不要硬拼,不断袭扰前军,不敌立马跑开!”

说着刘山武就自己打样,自得了踢雪乌骓马,他真是如虎添翼,感觉枪法都上了一层楼。

他就在前进队伍中冲刺几下,然后拍马跑开,再回头刺几个。

吕珍无奈,人家放风筝啊。

“散成三队形!”

吕珍只能再稀释队伍,希望有一支能先到韩林儿的行宫,杀了他,就可以撤退了。

刘山武知道自己队伍再分散,人数劣势就太大了。

不过现在也没办法,必须保证郭天叙先控制皇宫,做好防御。

“散,兄弟们,顶住半个时辰,回去赏金赏银,连升三级!”

然后对着身边一个士兵吼道:“让叶胜集合多少,都给我开来,今天必须把吕珍挡在行宫外,不然我砍他脑袋!”

士兵立马领命去了!

“朱元璋,你是要违抗国公的命令么?难道你已经脱离郭部了?”

吴琼看着朱元璋冷冷道。

她心底有种冲动,就是在这直接格杀了朱元璋,除了心腹大患。

可她跟随郭天叙日久,看问题也比较全面了。

如今安丰城内三方势力,如果杀朱元璋,朱部必然群起攻之,再加上吕珍还有五万大军在,如果乘势参与混战。

弄好今天大家都得在这玩完。

这是不明智的做法。

何况郭部现在还兵分三路,兵力优势也没有,只能暂时拖着,达到控制小明王的目的。

吴琼能看到,朱元璋也能看到,杀吴琼不行,可不抢小明王不甘心。

这可如何是好?

朱元璋心念电转,既然走到这一步了,自然没有回头的道理。

他也只能用郭兴兄弟那一套了。

当下对着吴琼朗声道:“对不起了嫂夫人,义兄是君,然小明王乃我大宋之君,天下子民之归望!”

“他的旨意,元璋不敢不奉,今日元璋只能舍小节而取大义,他日定会去义兄门上负荆请罪!”

接着对着手下将士一声大喝:“冲过去,切不可伤了嫂夫人!”

说完就退了回去。

吴琼冷笑一下,还真是满嘴仁义道德。

“哦,看你们谁能过去!”

吴琼心下还是忐忑的,看朱部至少集结了七八千人,要闯自己百人队那是很轻松的。

徐达、冯胜走到阵前:“对不起了,夫人!”

接着对手下将士一声怒吼:“冲过去!”

当先几个骑兵挺刀直取吴琼身后的朵颜三卫。

吴琼也没办法了,能阻滞一会是一会。

“将士们,迎敌!”

吴琼横枪立马,今日就是杀他个七进七出,也要拖住朱部。

眼看前面几个骑兵冲到面前。

突然从朵颜三卫身后,几支夹杂劲风的箭矢破空而来。

顿时前面几个骑兵全部中箭跌下马来。

把后面冲上来的士卒都吓住了。

然后就是一阵马蹄声爆裂。

“谁敢伤卫将军,莫日根先让他尝尝我长箭的厉害!”

正是莫日根率先集结了五六百朵颜三卫来支援吴琼。

一下子原本稀疏的朵颜三卫变的密集,把长街堵的严严实实。

朱元璋早听说过朵颜三卫骑射无双,气的直跳脚。

“朱元璋,这一箭是你对卫将军无礼的代价!”

说完,都不见莫日根如何出手,只听弓弦响,箭已经飞向了朱元璋。

当然没有要朱元璋的命,而是射掉了朱元璋的盔缨。

他身旁最得力的亲卫检校都没有反应过来。

朱元璋纵横天下,以前也是亲自上阵的,直面厮杀和生死。

可这一次,他感觉到了害怕。

那种随时会被夺去生命的恐惧,让人不寒而栗。

他身边的检校也立刻把朱元璋围了个水泻不通。

“莫日根好样的!”

吴琼由衷夸张,论箭术,整个江南之地,无人能出莫日根其右。

徐达一声大喝:“弓箭手,准备!”

朱部的弓箭手也拈弓搭箭,莫日根一看,也举手示意,两边同时引弓对准对方。

这一下子,局势就更紧张了。

郭天叙这边,已经快看到行宫了。

“看来夫人和山武都挡住了两队人马!”

“快带我去见小明王!”

“王烨你带部下把行宫围了,谁来杀谁!”https:/

郭天叙一边飞奔,一边下令。

王烨得到命令,带着将士们绕行宫包围住出入口,甚至围墙都不放过。

保证一只鸟都飞不进去。

所谓的行宫,也就是安丰的府衙。

郭天叙和谢天宝带着锦衣卫就直接进去了。

“陛下何在?”

郭天叙做戏做全套了哇,来救么,多少喊声陛下。

前衙只有一个宫人在了,那名小太监看着郭天叙闯进来,吓的直叫:“你是何人?”

郭天叙一愣,对啊,还没自报家门。

“我乃淮西平章政事,督元帅,陛下亲封淮国公郭天叙,特来勤王保驾!”

那太监一听,立马喜上眉梢:“原来是淮国公,果然忠义无双,小的给您叩头了!”

郭天叙哪来兴趣管那个:“不用了,明王陛下何在?”

“在后衙,小的去给你通传下,国公稍等!”

那小太监说着就登登跑到后面。

郭天叙一愣一愣的,我去,我来救你,你还摆谱?直接进去好了。

想想算了,反正做戏么?

他也放眼看了看府衙,哪有点行宫的样子,还不如在濠州时的帅府呢。

谢天宝出于职业习惯,先摸索了下环境。

突然他被台案上的一枚印章吸引,直接拿了过来。

“国公,这印章上刻的什么啊,这块玉还挺不错,国公你收了吧,到时候找个匠人重新刻上你的印!”

他可不觉得小明王算个啥,天老大,郭天叙老二,其他都是渣渣。

郭天叙拿起那方印章,确实精细好看,玉色温润,绝对上成,有半掌大小。

翻过来一看,上面印着飞鱼龙纹一样的小篆。

开始他还没反应过来,突然他眉色开始凝重。

这个他还真知道是什么字。

“天宝,这是玉玺啊!”

谢天宝一惊:“这就是黄段说书中说到的,那什么传国玉玺!”

郭天叙摇摇头:“真正的传国玉玺在后唐就已经丢失了,这是仿制的,后面的各个朝代都是仿制的!”

“那国公你直接拿了用呗,反正以后天下肯定是你的!”

谢天宝感觉那必须给自己老大啊。

郭天叙没有回答他,而是把手中玉玺举高,迎着府衙气窗射进来的光,喃喃自语。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