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杨浩游历大夏洲棘山神仙洞书籍

杨浩说道:“庇佑不庇佑的,谁知道呢?”那杨志刚也过来讨好言道:“前辈乃是神仙中人,上至九天,下至十地。无不能去,您老人家就是当世普度众生的活神仙啊。”

杨浩听到这马屁,笑了笑。不过随即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面色一严肃,又对杨志刚说:“你刚才说的话再说一遍。”杨志刚一慌,难不成拍马屁拍马蹄子上了?赶忙解释:“前辈我,不是故意惹您生气。我,我,我”随后又结巴上了。

杨浩呵斥:“你把上一句的话再重复一遍,休得啰嗦。”

杨志刚说:“前辈乃神仙中人,上至九天,下至十地,哪里都可以去。”杨浩喃喃重复一遍:“上至九天,下至十地。上至九天,下至十地。”重复好几遍后,一惊一乍的样子吓坏了这二人。

杨浩:“对呀,九天之上有座天宫,那这十地之下就不能也有座地宫了吗?”杨浩心想到。对这二人说:“你们在此待着,我去去就回。”

二人遵命后,杨浩一个转身,土遁之术施展开。向地下极速前往。就在地下近五百余丈后,便再难向下了。杨浩就在这一层地带四处寻找,果然!不远处有一座宫殿!跟九天上的云顶天宫一模一样!

杨浩吃惊不已,到底是什么人有如此能力在这里建造天地两座宫殿?它的目的又是什么?杨浩走进宫殿大门面前,发现左门下角依然缺一颗宝石,杨浩拿出宝石按上后走进了宫殿。

这地宫里只有一座正殿,正殿里供奉的是闻太师灵位!

灵位前有一宝盒。那宝盒四四方方,长约十寸,宽约十寸,高十寸。整体暗红上面雕绘许多景象,似乎诉说古老的故事。四个顶角各有一只鸱吻盘旋。

杨浩拜了拜太师灵位,小心翼翼,在远处施法,用惊鲵拿起宝盒盖子,打开后大吃一惊。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宝盒里有一颗成人拳头般大小跳动的心脏!心脏上还流着鲜血!

杨浩立即关上宝盒,双眼愣神。此时此刻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又打开宝盒,再次确定,这盒里确实是一颗跳动的心脏。

杨浩喃喃道:“这难道是闻太师的九龙七窍心?”收起宝盒后,在宫殿内外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个遍,确定无遗漏后,土遁回地面。

杨浩不知道的是,就在人间之上仙界魔界交汇处——遥远无际的北海,那震慑北海以外无量邪魔的九龙璧,就在他拿走宝盒后,咔嚓的一下碎裂。那九龙璧大约九丈九,高立悬浮于空中,届时碎裂纹布满玉璧,而九龙璧中元龙璧径直飞出。眨眼间不知所踪。

而九龙璧内接连飞出一刀一剑,二者皆是混沌初开时候,道祖手中一株桃树苗的枝干所化。这一刀一剑亦是眨眼间,飞出天边。就在九龙璧又要吐出这等天地神物之时,那远处闪现一位儒士打扮的中年(白虎院主)。

他双眼炯炯有神,浓眉大眼,一身白袍,上绣白虎下山,绣的栩栩如生,高大白虎袍在空中被罡风吹得飒飒作响。那中年双手如灵蝶飞舞般上下结印施法,口念有词,双眼紧盯着九龙璧。须臾而,手中一道金光化为两道,两道化为四道,四道化为十六道,转瞬无量金光直奔九龙璧,将破碎之处一一粘住。中年收起法术看着九龙璧完好如初,口中低语:“

那九龙璧中有着十二件先天神物,这十二件先天神物混入九龙璧,结合北海神力一起镇压妖月魔尊(四位魔尊之一)如今飞出桃木刀剑,元龙璧。恐怕要镇压不住这位巨魔。”

诚如那中年所说,九龙璧内九件神物,都在发光发亮,激发出自身的神气,包裹着九龙璧压制阵法内一团月白色魔气。白色魔气上下翻涌,时刻不停想要逃出大阵。这真人施法完毕后,又将三道神符打入阵内。三道神符直逼白魔气,瞬间密密麻麻的雷电将它包裹起来,那团白魔气老实不少。

话说一半,另起一半。杨浩这边端起宝盒观察良久,忽然福灵心至,计上心来:这心脏可以做身外化身,就算本尊化道,分身依然活的自由潇洒。杨浩心中做好了最坏打算,若是自己迟迟找不到解救之法,只能尽力炼制身外化身咯。回到地面后,那二人正等着自己呢。杨浩并无喜色脸上,二人一猜就是杨浩依然无所获,不敢多言。杨浩说道:“走吧,下一处,棘山神仙洞。”

七天后,三人来到棘山深处,此处到不似绝龙岭那样生机全无,万里之内,草木茂盛,崇山峻岭郁郁葱葱。时常传出猛虎啸山渐,猿猴嘶吼叫。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时值六月,深山老林,万物繁茂。杨浩一路饶有兴趣,只是这二位有些疲累。三人来到一处高山脚下,那山中有一大洞,洞外草木遮掩住,洞内漆黑一片。从外向里看不出什么。杨浩聚气一指弹出,一道灵气,顺着洞口进入,直至三十里左右,杨浩察觉到了有一座石室!

杨浩二话不说,让两位在此等候,孤身一人飞入洞内。洞内并无什么妖魔鬼怪,只有一座未完成的大阵,大阵内,洞府里。一排排木架,上面不少玉简,古籍书卷。还有三个乾坤袋。

一副白骨坐化于此。杨浩最近总遇见白骨,都要见怪不怪了,直接拿起白骨前的玉简,看看这白骨生前的事迹:老夫欧阳纪,东元仙州欧阳家族人士,来大夏游历,半路遭遇来不不明修士截杀,受重伤流落于此。若后人能寻一丝踪迹找寻于此,将老夫尸骨落叶归根,送还欧阳家,来者若是欧阳一族子弟,化为嫡系族里子弟,若是外人,可以向欧阳家提出要求。……

在这里有欧阳纪收藏的大量欧阳家的功法,古籍书卷等等,以备来日。原来这欧阳纪早就觉察出一丝天机,怎奈他被半路截杀,大限将至,没有完全准备好,还未来得及告诉家主欧阳云,就化了道。

杨浩将所有东西都收集到了自己的乾坤袋内,握着欧阳纪的那枚玉简,叹道:“可惜欧阳家已经全族覆灭,不然这还真是结交大世家的好机会。前辈,你的尸骨,晚辈就先收起,来日若是还有机会回到齐鲁大地,东元仙州一定将你安葬那里。”收起尸骨后,杨浩回忆起六通术法。据《性命圭旨》六通之说:

何谓六通?按玉简欧阳纪曰,坐到静时,陡然心光发现,内则洞见肺腑,外则自见须眉,智勇踊跃,日赋万言,说妙谈玄,无穷无极,此是心境通也。不出庐舍,预知未来事情,身处室中,又能隔墙见物,此是神境通也。正坐之间,刹时迷闷,混沌不分,少顷心窍豁然大开,地理山河,犹如掌上观纹,此是天眼通也。能闻十方之音,如耳边音,能忆生前之事,如眼前事,此是天耳通也。或昼或夜,入于大定,上见天堂,下见地狱,观透无数劫来,宿命所更,此是宿命通也。

神通变化,出入自如,洞鉴十方众生,他心内隐微之事,虽意念未起,了了先知,虽意念未萌,了了先觉,此是心通也。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