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上山救父

事不宜迟。

包国维和陈弘梁高价找来两匹骏马,趁着夜色,向猴狻山的方向奔袭。

二人日夜兼程,包国维拿出从洋货店买来的手电筒照明,终于赶在天还没亮之前,到了猴狻山山脚下。

今日没有月光,周遭环境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包国维拿起手电,远远照过去,庞大的山脉横亘在他们眼前,将手电照出来的白光给吞噬掉。

“包哥儿,现在天黑,小心驶得万年船,现在天黑了,咱摸不清状况,不能贸然行动。”

包国维在夜中点点头:“小心无大错。就算再急也要事先有谋划,否则只会忙中出错!”

“嗯!”

走到这里,道路泥泞,且二人听到不远处有水流的声音。

为防止马匹失足落水,致使人仰马翻,二人下马,一手拿着手电,一手牵着马,沿路而行。

大约走了两三刻钟时间,只听见水流声音越来越清晰,包国维拿手电往前照,远远望去只见一片澄明。

“包哥儿!前面有条河!”

包国维道:“想必那就是进入猴狻山的必经之路了!据高个子所说,猴狻山地势险要,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渡船过了一条大河方能进入其中。”

陈弘梁回道:“那怎么办?这条河相当于这伙土匪的门户了,必然派人把守此处,咱们势单力薄,手无寸铁,不是他们的对手。”

“要不?咱们再寻别的上山的路,就算是悬崖,靠着我的轻功功夫也未必不能上得去!”

包国维思索片刻,道:“不行,来不及了。何况,就算你能攀上去,难不成你还能驮着我上去不成。”

“就从这走,万事小心便可!”

包国维下了决断之后,二人继续往前走。

大约又过了半刻钟,差不多走到了大河的岸边,看见了两三座木屋。

此时,天刚蒙蒙亮,屋里支着的灯还没熄,已经瞧见有两三艘大木船停在河边。

包国维猜测,这便是猴狻山土匪山脚下的支点了,凡有上山者,都要在这渡船过河。

二人将马拴在不远处,拿起手电走近,只见屋门锁住,陈弘梁走上前去敲门。

“谁啊?”

敲了半晌,从屋内传来回应,接着来了一位美妇人打开屋门,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麻衣,一张皱到变形的大灰帕子搭在肩膀上。

她见着包国维和陈弘梁二人,见他们虽穿着并不富裕,但想必也不是普通农人。

“什么人?为何来敲我家的门?”

包国维回道:“我们来这寻人的。”

“寻人?这荒郊野岭的,方圆十里就我们这两三户渡船人家,你来这寻什么人?”

“算了算了,你们先进来吧!天气冷,我给你们泡壶热茶,暖暖身子。”

说着,美妇人将包国维二人请进屋来。

一进屋,发现屋内还有两人,一男一女。

男子年纪大些,是这美妇人的丈夫。另一女子年纪大了许多,将近有四十几了,腿脚不便。

听美妇人介绍,男子是这家渡船人家的当家人,叫田二娃,她便被人唤作田氏。

年纪大的女子换作杨氏,她丈夫杨二出门渡船去镇上集市采买东西去了。

陈弘梁凑近,与包国维耳语道:“不会有诈吧?”

包国维回道:“放心。他们只有两女一男,暂时对我们没什么威胁,先静观其变吧。”

田二娃身体壮实,皮肤黢黑,似乎不善言语,田氏便招呼他去外面劈柴,而杨氏也出门查看渡船去了。

屋内仅剩下田氏招呼二人,她将茶水泡好,让包国维二人坐下,又拿一件棉衣缝补起来。

田氏虽已为妇人,但年纪不大,约莫二十七八,举止投足之间尽显风情,娇滴滴的像是一颗娇艳的葡萄。

包国维莫名地想到了1998年版本的《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一颦一笑尽显风韵,颇有勾引的意味。

“嫂子!河对岸这山是什么山嘞?”

田氏做着手中针线活,不动声色。

她回道:“对面这山叫猴狻山,山中多有野猴,有不少猴子会水性,常泅渡到对岸来寻吃的,你若是抢了它的东西,它还要来挠你嘞。”

包国维心中一动,从怀中拿出四五块大洋来,塞进田氏手上缝补的棉衣里。

田氏也不拒绝,将钱收好后,回道:“小子,你得明白,是你叫我一声好嫂子,我得承你的情,这才与你说的,不是因为我收了你的好处。”

“小弟,自然明白。”

“你有什么事,便问吧!”

“是这样的,我爹前些日子在这附近走失了,我寻了几日,愣是没有找到人,心焦的很啊!听旁人说,河对岸山上,有一伙土匪强人,我疑心我爹是被土匪掳走了,所以特来这里打探消息。”

田氏一愣,但随即恢复正常,而这微表情的变化被包国维敏锐地捕捉下来。

“哈哈,你小子怕是被人蒙骗了!我在住的时间不短了,哪里来的什么强盗土匪,想必他们故意拿你做耍子的。”

包国维一听,心中喃喃道:“她明显就是在说谎,看来眼前之人便是土匪山脚下的眼线!”

他心中盘算,自知不能打草惊蛇,若想救包父,先得上山才行。

“嫂子,拜托你跟田二娃兄弟说一声,用船渡我们过河去,可行?”

“你刚才说猴狻山中多野猴,我害怕我爹是被野猴抓山去了,想进山一趟。”包国维解释道。

说着,他又拿出十几块大洋塞进田氏手中。

田氏仔细数了数手中的现钱,笑着说道:“你小子,倒还是有孝心!行,你们在这坐一会儿,我去跟我那口子说去!”

等田氏走到屋外,陈弘梁凑近,低声道:“包哥儿,我看她就是那伙土匪的人!”

包国维回道:“我又何尝不知。”

“这地方这么偏僻,在此渡船的人能有多少?而船上并无渔具捕鱼,前后并无耕地,在这还住了四个成年人,他们拿什么吃食?”

“而且穷乡僻野的,哪来有如此娇艳的美妇当家的人家?这难道不奇怪吗?”

“更重要的是,这屋子里有股极淡的火药味,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就算闻到,旁人还以为是鞭炮,我却是知道火药味还掺着机油味,这说明这里存放过军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