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遇沈千流

老宅鸡飞狗跳没能影响裴舒,下午去了菜地,给胡瓜搭架子,把整理出来的菜地种上雪豌豆,又给菜地除了草,浇了水。

然后做晚饭,晚饭很简单,熬了一些粥,蒸了馒头,是二和面的,虽然没有白面馒头好吃,却比窝窝头强多了,再配上手剥竹笋,俞家人都说好吃。

吃了晚饭,裴舒简单洗漱一番,早早上床睡觉。

古代没有娱乐项目,一般天擦黑就吃饭,饭后睡觉,油灯费钱,一般不点。

不过东屋经常有灯光,应该是俞临江在看书。

躺在床上,裴舒神游了一会儿,也沉沉睡去,一夜无梦。

翌日清早,裴舒早早起来,去了井边洗漱。

俞大听见声音,也起来了,先把院子扫了,随后苏青蓉也出来,见裴舒还在洗漱,问她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地里的活干完了,可以多睡一会儿了。

新分的六亩地有庄家,收了庄家才能给他们。

所以现在不是很忙了。

裴舒说自己不累,洗漱好去了厨房,准备做早饭,昨个儿早上吃的菜卷子,今儿她想吃白粥,配上两面金黄,外焦里嫩香喷喷的馅饼,别提多好吃了。

和好面醒着,去后院摘了几个青萝卜,切成丝,加上盐,腌制一会儿,去掉多余的水分,加上鸡蛋碎,各种调料,锅里刷油,过热了将馅饼放进去,烙成两面金黄,也就可以吃了。

牛牛闻着香味过来的,馅饼刚出锅,还热呢,他就要吃,结果差点儿烫着。

“你慢点吃,还有很多呢,没人和你们抢。”裴舒笑了,把熟的馅饼盛出来,又把几个做好馅儿饼放锅里。

牛牛点着头答应着,可动作一点儿没停下,还找了一个盘子装上一个,说给俞临江送去。

东屋,俞临江早就闻到味儿了,听见牛牛的脚步声,放下手里的书,朝门口看去:“你嫂子又做了什么好吃的?”

“是姐姐。”牛牛忍不住纠正,将盘子放桌上,里面有一个两面金黄的馅饼,“姐姐说这是馅饼,可好吃了,大哥,你先吃着,我要给姐姐烧火。”

他说完转身走了。

俞临江望着馅饼发呆,半晌后拿起来放嘴里,果然好吃,面粉的香味混合着萝卜的香气,瞬间充满整个口腔。

三五口,一个馅饼就没了。俞临江望着空盘子,摇头失笑,脸颊也有些红。

又吃撑了,他不是口腹之欲的人,没想到也会有失控的时候。

裴舒不知俞临江脸红了,去了厨房,俞大把锅刷了,也用不到了她了。

她把手剥竹笋盐水倒了,装进背篓,准备去镇上卖了。

苏青蓉从堂屋里出来,见裴舒要出去,便道:“六丫,咱们家还有些钱,要不就别去了。”

过几天俞大会进山打猎,家里的日子也就富裕了,她没必要经常去镇上 ,很辛苦。

她刺绣不错,可以教给裴舒。这些东西她从没有教过别人,衣服上也没绣过东西。

裴舒站起来,定定看着苏青蓉,轻声道:“娘,只要能把日子过好,我不怕辛苦。”

她实在住不惯茅草屋,晚上睡觉都不踏实,总觉得回头虫蛇,那种软体冰凉的东西,她最害怕了。

等挣了钱,她就盖青砖瓦房,院墙好好修一修,那些吓人的东西一定进步来。

苏青蓉见裴舒坚持,也就不劝了,回屋换了身衣服,准备跟裴舒去镇上。

裴舒:“娘,镇上我已经熟悉了,自己去就行,您放心,卖了东西我就回来。”

要是竹笋卖不出去,她要再想想其他挣钱的法子。

苏青蓉不放心,非要跟着裴舒,一个女孩子去镇上太危险了。裴舒才十三岁,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可咋整。

俞大走过来,看着桶里的手剥竹笋,昨晚他吃了,味道不错,应该能卖出去,至于什么价格,就不好说了。

“我常年打猎,认识不少人,我去吧。”俞大这话是对裴舒说的。

苏青蓉怕裴舒出事,他不能让苏青蓉担心。

裴舒犹豫,她不仅要去买竹笋,还想问刻刀。

苏青蓉见裴舒犹豫,以为她不信,走过来解释道:“就让你们爹去吧,他路子广。”

裴舒不好拒绝,忙道:“我还想买一些东西。”

最后俞大提着东西,裴舒跟着俞大去镇上,走到村口,遇到了俞三。

他好像早就知道裴舒去镇上,吃了饭就等在这里了,见俞大也在,笑着打了招呼,见桶里有竹笋,还散发着好闻的味道,便问能不能尝一个。

不知道为啥,他莫名相信裴舒的手艺,是因为能把杂碎都做得好吃吗。

裴舒自然不会拒绝,拿出一个手剥竹笋给俞三,还告诉他剥了皮吃。

俞三接过,一面吃一面走,还连连赞叹,说着东西肯定能卖钱。

他吃完一个手剥竹笋,就不再吃了,走到裴舒身旁,问:“侄媳妇,你还会做什么吃食?”

吃了手剥竹笋,俞三更有信息了,他一定找裴舒合作不可。

种田中不下去,吃不了那苦,他嘴皮子功夫和跑腿功夫行,做生意也不会差,以前没有门道,如今有机会了,肯定不能错过。

裴舒眉眼舒展,望着两旁的树荫,笑着道:“挺多的。”

俞大沉默不言,俞三话多,知道裴舒有很多事不懂,便耐心解释。

走一路,说一路,很快就到了镇上。

如俞大说的那样,他认识酒楼的掌柜。

掌柜的见到俞大,挺热情,问他可有猎物。这次去的另一家酒楼,裴舒不认识,掌柜的看着挺和善,不像上次那家,一言不合就把她们赶出来了。

俞大摇头,说没有,他过几天在进山,这几天没风,动物警觉性高,等那天起风了再去,定不会空手回来。

裴舒静静站在一旁,只是听着。

掌柜姓李,人称李掌柜,也是这家食肆的东家,见桶里有东西,还散发着淡淡的竹子香味,就问是什么,可是要卖的。

俞大点头,看向裴舒。这东西是裴舒做出来的,自然是裴舒做主。

俞三怕李掌柜给的便宜,笑着道:“味道很好,掌柜的尝尝再定价也是可以的。”

最后,李掌柜给了二十文。实在是竹笋常见,不难做,一般的酒楼师傅吃过都会做,生在一个新鲜。

裴舒也不失望,掂了掂手里二十个铜板,寻思着今儿吃什么,总不能再买猪下水吧,就二十文,也买不了多少肉,算了,先看看去街上转转,遇见合适的就买一下。

俞大见裴舒不愿意走,他提起桶走了,还不忘提醒裴舒,他去镇子口等她,让她办完事就来。

“知道了,谢谢爹。”裴舒很欣慰,她这便宜公公话不多,却是个细心的。

裴舒辞了俞大,准备去街上转转,看看有没有打铁的铺子,想买一套刻刀。

俞大走了,俞三却跟着裴舒,问裴舒去哪里,是不是想到了挣钱的办法。

裴舒回头,定定地看着俞三,觉着他有些烦,碍于长辈的面子,仍心平气和问:“三叔,您没事儿干吗,为何非要跟着我,我说了,我暂时不想和老宅那边扯上关系。”

俞三也不恼,依然嬉皮笑脸的:“我知道,我担心你才跟着你的,你要是不喜欢,我走就是。”

说完也离开了,算了,还是去找大哥吧,别把这丫头惹急了,万一她生气了,挣钱不带自己可咋整。

他已经打定主意跟着这小丫头了,别人想说什么就说吧。

俞三走后,裴舒才开始在镇上溜达,从北边到南边,又走到东边,终于看见了打铁铺子。

竹叶镇一共两条街主街道,东西街,南北街,店铺都在这两条街上,打铁的铺子在东边路南,门口不大,门口染着炉子,一个铁匠扬起铁锤砸着铁片,周围冒出很多火星子。

裴舒犹豫片刻,走上前问刻刀的价格。

老板告诉裴舒,简单的刻刀一两银子一把,复杂的且质量好的,要贵一些,也有几两银子一把的。

裴舒用不起好的,自然想要最便宜的,不过她身上没那么多银子,只能到了谢离开。

她刚走几步,遇见一个熟人,从一个医馆里出来,也看见了裴舒,眸中一喜,走过来问:“小姑娘,是你,你可还有蘑菇和竹笋?”

上次的蘑菇很鲜,做了蘑菇粥,几个小崽子吃了不少,竹笋炒肉也好,他今日还念叨呢。

没想到出门就遇见了裴舒。

裴舒认识沈千流,听见他问竹笋,摇头说没了,说完就准备离开。

沈千流上前几步,忙拉住裴舒。

裴舒甩开他的手,退后几步,厉声质问:“你想怎么样?”

沈千流知她误会了,也推后两步,举起手,耐心解释:“姑娘放心,我没有旁的意思,只想要一些蘑菇和竹笋,你若再来,就还卖给我,我全要了。”

说完,他闻到裴舒身上有药味,笑着道:“冒昧问一句,是姑娘病了在吃药,还是你家人病了在吃药,我是大夫,或许能帮到你。”

“不用了。”裴舒觉得他年轻,或许医术不精,便没放在心上,“有蘑菇和竹笋会送过来,再见。”

至于家人的病情,就不劳烦他。又顺便问了沈千流的住处。

俞临江看了不少大夫,也吃了很多药,都没查出病因,他或许不是生病,而是中毒。

不过这都是她瞎猜的,电视上不都是这样演的。

何况这是书中的世界,或许更狗血也说不一定。

沈千流指了指身后的医馆:“我在这里看诊,你送到这里就是。”

裴舒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就看见了同心堂,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转身离开。

他走了几步,听见沈千流在后面喊:“姑娘,我的医术不错,你可以信任我,我□□疑难杂症,看不好不要钱的那种。”

裴舒没有回头,去了肉摊卖了几个猪蹄,另外多付了两文钱,要了几个大骨头。

骨头汤煮面条也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有话要说:  压字数,明天不更,谢谢宝儿们支持。 流言发红包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