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悬壶济世,医者仁心

“真壮观啊!”

“毕竟是冬祭日嘛!”

辰时中刻,也就是华夏时间早上八点整,苏庭石和姬柔谨站在德济堂门前,欣赏着大周朝的百姓们为庆祝冬祭所举办的庆典活动。

道中间是一群赤裸上身、戴着黄色帽子的爷们,他们腰间各自绑着一根彩带,肩上扛着由二十多根木棍交叉形成的移动土地庙。在土地庙的最前方,会有位戏子扮成土地神的模样,一边朝街坊邻居挥手致意,一边作为代表接受他们的馈赠。

比如鸡蛋、米面、咸菜。

在民间,这个巡街的活动,被称为土地神的游行,是大周朝最有特色的活动之一。大周朝的百姓相信,通过这个活动,土地神的意志会亲自降临到大周朝境内,一边感叹世间繁华,一边为了保护这片景色,将他的福气再度洒向人间。

前后约二里多长的队伍,没有任何官方势力的参与,完全是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

每年都是,今年一如既往。

“卧槽,那个是啥!”

苏庭石正和姬柔谨对着巡街的队伍指指点点,视线忽然被一个喷火的汉子吸引过去,惊叫道。

姬柔谨扫了一眼,笑着回答,“那是火酒礼,据说是为了祭祀火神祝融的仪式。”

“‘若人之定居,必得水火住食’,火作为我们生存发展的根基之一,同样被百姓们所看重,所以在民间,代表火的火神祝融,与土地神女娲的地位实际上不逞多让。”

姬柔谨详尽的解释着,苏庭石一边点头,目光却是在那个喷火的汉子身上目不转睛。

即使巡街的队伍完全走出了德济堂所在的这条街,苏庭石的目光却仍是望着道路的尽头,眼神中满是向往神色。

姬柔谨看着他这副失神模样,轻笑一声,道,“庭石,若是你实在想玩,不如现在先去玩个够?”

“现在时间还早,我一个人的话,暂且还撑得住。”

“啊不不不,”苏庭石听后头摇的像个拨浪鼓那样,“堂主不能出诊,能干活的就我们两个,我要是走了,那德济堂今天直接关门歇业算了。”

或许是年纪大了,加上晚上睡觉时有点着凉,堂主今天早上吃饭时,食不知味,神色涣散,显得有些乏力。

苏庭石最先注意到了堂主的不对劲,他连忙给堂主号脉,同时摸了摸堂主的额头,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堂主感冒了,有些低烧。

虽然病情并不严重,只要稍微熬两副金银花药汤便可,然而不巧的是今天是冬祭日,来问诊的病人数量会比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常多上好几倍,所以堂主这一倒下,苏庭石和姬柔谨二人担负的担子可就重了不少。

什么?你说德济堂还有个郎中?不对吧,德济堂好像只有三个郎中啊。

宋璞瑜?抱歉,真不熟。

苏庭石和姬柔谨说着话,眼角同时也注意着街道两旁的人流,那紧张的模样,仿佛是要防备前来行刺的刺客那般。

姬柔谨将他如临大敌的样子尽收眼底,只觉得十分好笑。

但可惜的是,她还没有笑多久,从街道的尽头,忽然传来了一堆急匆匆的脚步声。

听到这个声音,正在交流的苏庭石和姬柔谨对视一眼,二人纷纷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

......

“大夫,你快看看,我家孩子这是怎么了?”

一位穿着满是补丁衣裳的女子,站在苏庭石的诊桌前,神色焦急的说道。

她口中所说的孩子,就是苏庭石面前这个面黄肌瘦、头发有些焉巴,还留着清鼻涕的小孩。

面对一脸焦急神色的妇人,苏庭石倒是平静的有些过分。他挥挥手示意不用担心,随后一边给孩子号脉,一边让孩子伸出舌头,观察他的舌苔。

有条不紊的完成上述步骤后,苏庭石点点头,对孩子的病情有所了然。

苏庭石对妇人道,“你孩子得的是小儿厌食症,是很多小孩都会得的病,不算严重。”

妇人听了,眉宇间的忧虑却是没有减少多少,“可是,俺家孩子总是不好好吃饭,我家官人要是把饭强灌进去,孩子还会把饭吐出来,这可如何是好啊!”

吃不进去饭也不能强灌啊,你搁这养孩子还是体罚犯人呢?苏庭石的眉毛不自觉的抽了抽,强颜欢笑道,“我刚才号了你家小孩的脉,心率比常人稍快,掌心有些冰凉,是脾胃失调的症状。”

他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温厚的手掌让孩子舒服的眯起了眼睛,“不过你放心,真的不是什么大病。嗯我想想,糖葫芦知道吧,里面的有效成分叫做山楂。你去买点山楂,把籽去掉,然后加点水,稍微没过山楂即可,随后用小火慢慢煮。等到水快烧干时,再加水浸没,然后等一刻钟。”

“时间到了之后,把火关掉,然后每次饭前,盛出一小碗给孩子喝,喝个七天八天,你家孩子的病就好了。”

“欸欸,好,听大夫的。”

妇人听了,连忙应是,随后右手颤颤巍巍的把身上的包裹解下,从中捧出一把铜钱,道,“苏大夫,这是药方的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您看看够不够,如果...不够的话,我再去问邻居借点。”

苏庭石看了看妇人满是伤痕的手掌。伤痕大多为细而密的小孔,想必是做针线活的时候,为了赶工挣钱不知道多少次刺出了血。

他又扫了眼妇人和孩子的穿着,小孩的衣服虽然老旧,不过至少没有补丁,看上去很干净;妇人的衣服就比较惨了,光是一眼看上去,就有大大小小十几个补丁。而且寒冬腊月的,看起来也没有在衣服里加棉花,从刚才进门问诊开始,妇人的身体就一直抖个不停。

心脏稍微的揪紧了些,即使已经在城西那边见过足够多贫寒的家庭,自认为已经心如钢铁,可再见到这一幕时,苏庭石仍是觉得心中的酸楚难以抑制。

他抿了抿嘴,心中已经做出决策,“哎呀,我刚才,在做什么来着?”

苏庭石故作夸张的一拍自己的脑袋,眼神左看右看,随后将视线定格在面前的妇人身上,说道,“两位,你们是来看病的么?如果没有病要看的话,就请快快离开吧。”

捧着铜钱的妇人一愣,一时间不知道苏庭石在说什么。

德济堂后方,一些常来德济堂看病的百姓倒是看出了苏庭石的意思,纷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众所周知,在赵文星堂主的嘱托下,德济堂的郎中在问诊穷人时有减半甚至不收诊费的权利。而苏庭石刚才故意演的这番夸张的戏码,很明显就是为了将妇人的诊费“贪污”掉。

一位老人看出了苏庭石的意思,他上前一步,故意摆出不耐烦的样子,“这位姑娘,若是没事的话,还请快些离开吧,你看我们后面还有好多人有病要看呐。”

“啊...可是...钱...还没...”妇人的视线惶恐的在苏庭石和老人之间游移,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

然而在这样迷迷糊糊的气氛中,妇人只感觉到自己和孩子被一阵阵温柔的力道不断推搡。

等到妇人缓过神来时,她才发现自己和孩子已经站在德济堂的大门外,而孩子的手里,不知何时已经拿了串糖葫芦。

看着糖葫芦那晶莹澄红的色泽,妇人总算是意识到了苏庭石和群众们的良苦用心,难以抑制的流出了泪水。

她抬头看了看德济堂的牌匾,那上面写着悬壶济世、医者仁心八个大字,又看向堂内仍旧忙碌诊治的苏庭石郎中,内心充满了感激。

长久的沉默后,直到情绪终于稍微平复,妇人才松开了牵着孩子的手,朝着德济堂的大门,坚定的、认真的鞠了个躬。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