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只待粮足 兵强 文盛(求订阅)

桃源村,

一家名宿之中,

李佑使刀将瓜皮除去,而后将瓜分成两半,将一半至于一变,拿起另一半切了起来。

外屋,看着李佑忙碌的身影,两人相视一眼,眸中闪过一抹讶异和无奈。

李佑不听两人的劝阻,执意要自己来下厨。

先不说厨艺如何,就是他的身份就足以惊掉大部分人的双眼,好在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

早在摘下后,李佑就想到了它的处理方式,蒸煮,自然是一份煮粥,一份蒸瓜泥了。

随着几分钟过去,一半切好的瓜在锅中蒸了起来。

至于煮粥,眼下还缺黄米。

山民之中极少能吃起黄米的,最起码眼下是没有,而这事儿则交给了来郎。

李佑子厨房走出来,朝两人笑了笑。

“好久没动手,倒是手生了不少。”

魏征眸中闪过一抹疑惑,他跟随李佑极早,但是却不知道李佑竟然会厨艺,这还是其次,还有便是这些种子,种植手法,这些都是李佑亲手教授的,身为堂堂太子他却不知道了李佑何时学会这些的。

神秘,不知从何时起,他再也看不透陛下了。

几刻钟后,天色昏暗,来郎骑马而回,带来了一小袋黄米。

黄米也就是小米,谷子去皮可得。

锅中水烧的翻腾,李佑抓起一把米下了锅。

而后待米熟后下入南瓜块,

煮至粘稠。tehu.org 火鸡小说网

一碗小米粥就好了。

虽然少,但是与三人各分了一点,大抵只有一小碗四五口的样子。

至于蒸瓜早已被李佑拿了下来,而且碾碎成了泥。

将几个小碗端上桌后,李佑迫不及待了尝了一口。

小米南瓜粥香甜可口,味有回甘,南瓜泥虽然没有糖,但也绵糯香甜。

熟悉的味道啊!

李佑眸中闪过一抹追忆,要知道在前世这些只是早上常备的早餐而已,然而到了这个世界,竟然连吃饭都成了一个问题。

他还需要继续努力啊。

看着三人束手的样子,看着眼前的两样口中吞咽着口水,只闻香气,就有一股独到之处。

“吃吧。”

朕出去走走。

李佑离开后,三人小心翼翼的尝了一口,眉眼中顿时闪过一抹亮光。

美味,即便是在宫中,也极少吃到如此美味。

吃完后,三人意犹未尽的看向眼前空荡荡的小碗。

魏征不由感叹道:“若是能一直吃上如此美味,那该有多好啊。”

长孙无忌抚须笑道:“呵呵,魏兄,那你以为下午的田埂上种着的是什么?”

魏征不由一愣,随即化为一脸的微笑。

“不错,不错,倒是老夫心急了。”

说着两人同时面色凝重的看向来郎:“来县令,这粮乃是为了明年的育种,务必要看护好才是。”

“多谢两位朝公提醒,来郎省得了。”

两人点了点头。

如此大事儿,陛下将此事交给来郎那就是证明十分相信他,因此两人也只是因为重视,随口提那么一句吧。

而来郎在尝到南瓜的味道的时候,就已经暗自下了决心,这粮,他一定要看好,事关天下民生啊。

李佑走出桃源村,入夏之后天色稍显凉了不少,四下乘凉的村中百姓不在少数,相互攀谈,诉说着今日的听闻。

而李佑等人无疑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李佑神识微动,遮掩身形,并没有打扰这些一响贪欢的夜。

······

翌日,

朝堂之上,

“诸卿可有事上奏!”

殿内一阵沉默。

“既然众卿无事,那朕可有事要说。”

“臣等躬听圣言。”

“工部何在。”

“臣在,一个老人走了出来。”

“李公现如今工部可有要事在身?”

“并无。”

“好,朕今日交由你工部一物,此物由你工部代传天下,若有疏忽,提头来见。”

“臣遵旨!”

李大亮,与李靖一般能文能武,其本是兵士出身,投唐后自一介微末县令而后一直进入了大唐朝堂,可想而知其的能力,也是因此,李佑并没有将其自工部撤下来。

“好,图纸自此于你工部,究竟该如何处理,想必你比朕知道。”

杨宿自圣案上拿起一张涂抹的画纸交到了李大亮的手中。

怀着疑惑,看向自己手中的图纸,

几息后,震惊的双手哆嗦,差点将图纸跌落到地。

小心翼翼的收好后,顿时跪了下来。

“臣替我大唐士子多谢陛下,替后世千秋万代多谢陛下。”

“平身吧。”

“谢陛下。”

他虽然负责工部,但也曾熟读诸子百家典籍,尤其是儒家儒道更是通熟于心。

所以一眼便可看出来自己手中之物,对士子带来的好处。

此物之后,天下士子即便是穷人亦能读得起书了。

殿内的群臣见李大亮如此模样,顿时好奇了起来,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能李大亮如此呢激动,以代天下士子之谢,必然是事关士子之物,且能福至后代,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虽然好奇,但却是李佑交给工部的,恐怕一时半会不会泄露,还是待日后吧。

众臣暗叹了一口气,压制住了自己好奇的心,即便如此,却依旧犹如猫抓一般。

“李靖!”

“臣在。”

“此物于你兵部,你且看看。”

李靖自杨宿手中接下一本书册。

【武典】

册名武典,正是李佑以上古武道书改编而成,内含数部武道功法,最高可至武道碎空真仙境,还有近百武道神通,足以将大唐的实力提升数倍了。

李靖看着武典同样在心中泛起波澜,即便是如他们这些有传承的也不过到宗师之境,眼下这武典对他们都大有脾益。

“臣替大唐兵士多谢陛下,替大唐社稷谢过陛下。”

试问,有谁敢将此物施予兵卒?

若是一旦掌控不好,那将会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灾难。

李靖此刻心中十分复杂,有些看不懂李佑究竟要做什么?

毕竟眼下大唐再无外患,还需要这东西吗?

“李靖,你为兵部尚书,掌我大唐兵部,不但要对兵卒负责,还要对天下万民负责,而需护他们安稳啊。”

李靖浑身一怔,躬身行了一礼。

“多谢陛下指点。”

“恩!”

眼下殿内都只是人族而已,又怎么会知道未来呢?

现在恐怕不少对都对仙佛还存在敬畏吧。

若换做大秦,可就不是敬畏了,而是剑指仙佛了。

李佑在心中暗叹一口气,倒也没有在乎,有些东西毕竟不是一刻就能消除的。

“无忌。”

“臣在。”

“昨日万年县你也看在眼中,时刻关注粮熟,而后收入户部,以待明年育种之中,此事朕不会再关注,交由你了,若是出现纰漏,你这户部尚书就给朕种田去。”

长孙无忌神色凝重的开口到:“臣遵旨!”

“恩!”

“秦琼,程咬金!”

“臣在。”

恩?

程咬金微微一愣,怎么回事儿?

怎么还有我的事儿?

“陛下,怎么还有俺老程的事儿?”

秦琼在侧抚手闪过一抹无语,这可是朝堂之上,这家伙也太不看时候了吧。

“着你二人组建监察司,秦琼为监察司司正,程咬金为副,监察司位同六部,只受朕之管辖。”

群臣:······

位同六部,好大的权力,秦琼和程咬金二人这是一步登天了,特别是最后一句,只需听从陛下管辖,这便是莫大的权力,在大唐之内,恐怕又会出现一个超然物外的存在。

而且监察司,只听名字难不成是监察百官的?

“朕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监察司内的所有人需得武者,而且至少需得武道上品。”

秦琼眉头微皱,暗自叹了一口气。

武道上品,即便是整个大唐又能找出几个呢?

“朕允你向整个大唐发布召令,亦可动用兵部所有资源。”

“臣遵旨。”

本来还有些头疼的秦琼在听到两点后面色瞬间舒缓了开来,有着这两点,也并非不可能。

“退朝!”

回到太极宫后,李佑再次陷入了沉思。

于工部的自然是活字印刷术,如今世家虽然被压制,但是在那个世家都是一般,从来不缺少有钱人,而有钱人看不起穷苦人也是真的。

穷苦人基本是没有读书的钱的,更甚至笔墨纸砚都买不起。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便只有从根出发了,只要书本便宜,还怕读不起书吗?

届时,几文钱一本书册,又有谁会放弃这个机会。

毕竟穷苦人只是读不起书而已,其智慧比起世家公子可并不差。

武典是用来提升兵卒实力,眼下大唐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别说对抗仙佛,就是在人间可以无视大唐的势力也大有的在。

有武典在,兵卒实力最起码要提升数倍了。

而监察司是为了日后准备的,对于武典,李佑可并不甘心只打算在兵部施行,他的目标是大唐人人如龙。

只是,武典流落出去之后,必然会横生祸事,届时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实力来镇压了,用兵部自然是可以,但却不是长久之际,因此组件监察司势在必得。

以秦琼的实力,组建监察司应该不是问题,至于程咬金只是一个附带品,真正的用意是想以其强大的实力起到震慑作用而已。

眼下,只等这些事慢慢发酵即可了。

粮足当天下饱腹,兵强当大唐富强,文盛当福及后世!

待粮足,兵强,文盛之时,就是大唐自王朝进入帝朝之日。

只希望,时间要快些吧。

“着钦天监监正来见朕。”

“这···,陛下,钦天监监正已经辞官离开长安了。”

辞官离开了?

李佑眉头微皱,这是怎么回事儿?

为何会离开呢?

“何时的事儿?”

“已有半月有余了。”

半月,是他登基之前吗?

看来是他那个便宜父皇了。

李佑心头微动:

“袁府之内可还有人居住?”

“府宅已经被收归朝廷,并无人居住。”

李佑眉头紧蹙,几息后眸子一亮。

“长安之内可有算卦灵验的道士?”

算卦?

杨宿微微一滞,陛下何时信这东西了?

“奴婢不得而知。”

李佑看了一眼天色,眼下时间尚早,而且手中又无奏折,还是去长安城中转转吧,貌似距上次在城中游玩,也过去半月了吧。

“移驾幽兰殿。”

“是,陛下。”

幽兰殿,

李佑走到门口,似乎感知到了什么,在婢女正准备出声时,被李佑阻拦了下来。眼神示意,令众人在门外等候,而李佑小心翼翼的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只见,郑观音俯身在桌前,正在执笔作画,画中是姹紫千红的百花齐放,每朵花都栩栩如生,仿佛赋予了其生命一般。

百花之后,是一座巍峨的雪山,雪山之巅有着一朵盛开的雪莲,圣洁而不容亵渎,望而观之,好似不是人间之物一般,只是郑观音笔锋斗转,雪莲瞬间黯然失色,好似沦为凡物一般。

对此,郑观音好似并没有悲伤,反而面上露出了一抹微笑。

再次看去,雪莲与百花犹如天差地别一般。

百花犹有争艳,而雪莲仿佛失去了神意,落入了俗套。

在郑观音放下笔墨的时候,陡然感觉身侧传来一阵呼吸之声。

“陛下!”

“为何不让婢女通知妾身。”

“呵呵,见你作画,难得一见,因而并未打扰。”

李佑微笑道。

而后拿起卓上的画卷,仔细看了起来。

只见不知何时一只蝴蝶竟然落在了画卷之上,正好落在了一朵鲜花之上。

“百花争艳,心有其神,音儿,没想到你竟然还有这般功夫。”

“陛下谬赞,只是小技艺而已。”

“只是这座雪山和雪莲与百花分外不搭,还是分开的好。”

郑观音浑身一颤,嘴角轻咬:“陛下说的是,臣妾知道了。”

李佑看了郑观音一眼,将画放到了桌上,伸手揽过腰间,拥入怀中。

“陪朕出宫走走如何?”

“妾身听陛下的。”

“走吧。”

李佑撇过画卷,眸中闪过一抹怪异,势,或者说是道。

武道想要突破踏天之境需要感悟势,而仙道则需要感悟道,虽然有别,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眼下,李佑竟然这一副画上觉察到了道蕴的存在,

至于,什么是道蕴?

实话实说,李佑也不知道,但是却十分肯定,这画卷之上确实有一丝道蕴。

不在百花之中,反而在那朵雪莲之上。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