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利滚利带来的优势

校长本人倒是很配合,也很赞同叶洛的做法。

考虑到赈灾相关部门贪污腐败横行,金陵国民政府还特意出台了各种监管和处罚措施。

其中赈灾款由总务科、筹赈科和审核科共同负责,三个部门相互制约,加大了对资金的监管力度。

每个部门的内部,提取赈灾资金也要经过三道程序,委员长、秘书长、各科科长层层负责,另外最后还要和叶氏慈善基金会的人交接。

想要从中贪污其实非常困难。

对于那些想趁乱作死的人,叶洛也专门出台了严厉的惩罚条例,包括但不限于吃回扣、以次充好、以权谋私、贩运赈灾物品、冒领赈灾费用等行为。

一旦查证属实,全部依照现在的刑法加重三分之一的力度进行判决。

叶洛对此还不放心,专门让校长设立了一个赈务院,对全国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还会派出一些所谓的“钦差大臣”暗中寻访各地。

这些钦差大臣在各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狠狠的揭露并处置了一批贪污腐败者,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叶氏慈善基金会另外设立了审计处,专门对此次的水灾赈灾款项进行资金审查,在账目上杜绝严重贪污的情况。

可惜民国的官僚阶层已经腐败到了根底,在制定了这么多监管措施下,贪污现象依旧层出不穷。

比如一个名叫王丹候的官员,领到赈灾款却不放,呈报上级说是被土匪劫走了。

被当地民众揭发后,这位县太爷锒铛入狱,成了阶下囚。

这样的官员数不胜数,甚至还有人联合洋人贪污。

救灾委员会派遣英国人古特温担任岳州赈灾总站主任,这英国佬伙同副主任刘益生,与当地奸商勾结,将运费运力谎报为10万大洋。

分赃之后,这群人携妓游玩,好不快活。

除此之外,这批人还故意克扣赈灾人员的工资,每月总计侵吞数千大洋,全部用来花天酒地了。

可笑又可悲的是,案例中的本国官员都被依法查处,而洋人却逍遥法外,连所谓的钦差大臣都不敢管。

最离谱的还是皖省北部那边出现的一批窝案。

赈务专员带头贪污,引起极大的民愤。

由于案情重大,叶氏慈善基金会的高层亲自受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移交至司法部门。

然后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赈务院在亲自受理后,证据确凿,法院那边却拖着拖着不判了,让案件不了了之。

如此荒诞的情况发生,无非是带头的那位赈务专员后面靠山很硬,硬到校长也得给点面子。

法治?

人治!

宋子文这些天心力交瘁,如此严重的大水灾,他身为财政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需要全面负责赈灾事务。

一边是又不想打击那些国党老人,又想把事情办妥的校长。

一边是为了赈灾可以和任何人翻脸的叶洛的亲妹妹。

叶青青有了二哥的背后支持,底气一下子足了,她去的地方,当地军阀也得给几分面子。

要是公然和叶氏慈善基金会作对,就得同时考虑得罪现在华国最大的两位军阀,加滔天民愤,加号称财神爷的叶洛,再加各界名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