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校园趣事

书结上章,苦娃就读的高中,学校不大,一共只有六个班,高中一年级三个班,高中二年级三个班。一个班有五十名学生,整个学校大约三百学生,女生较小,每个班只有十几名女生。学校新建有两栋楼房,但不是什么高楼大厦,都是石木砖瓦房,白粉墙玻璃窗,在当时当地来说是最时尚最新潮最漂亮的新建筑了。一栋是学校教学楼,一栋是二年级三个班,楼下是三间教室,楼上是三间男生宿舍。苦娃他们一年级三个班住在四合院里,四合院里没有楼层,三间教室三间男宿舍,还有教师职工厨房。四合院内有十几棵梨树,四合院内梨树上的梨成熟了,同学们嘴再馋也不敢上树偷吃一个,一是四合院是教师职工进进出出活动频繁的地方,树眼皮底下。还有给教师职工在厨房烧饭的阿姨吃住都在四合院里。二是如果四合院内梨树上的梨阿姨发现少了,报告校长主任后,要一查到底,非揪出偷梨者才肯罢休。学校在修建时也不是什么规范化修建,都相隔几十米距离,零乱的筑立在校园内。但学校的占地面积确大,校园里有碎石铺的林地,林地里设有三四个水泥乒乓球台,说起这几个乒乓球台,白天是同学们下课和上体育课打球的娱乐场所,但晚上却成了老师罚站熄灯铃响后,男生寝室还在悄悄讲话的男生的地方,晚上九点钟熄灯睡觉,有的男生总是不听老师和室长劝告,喜欢和同学躲在被窝里叽叽咕咕讲话,老师就会溜进寝室,猛的把被子一揭,把讲话男生光溜溜拉起来,不管春夏秋冬就罚站在乒乓球台上,不过冬天罚站时间短,老师也怕把学生冻感冒,那时候读书的学生家里条件都差,也没有内衣短裤等,都是光溜溜裸睡。特别是在将近毕业季的时候,有的爱学习的女生在教室里复习,熄灯铃响后才从教室出来,往女生宿舍要经过乒乓球台旁边,忽然看见乒乓球台上光溜溜罚站的男生,都会吓得哇哇直叫手捧着脸赶紧往寝室跑。一般被罚站的男生都是在班里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被罚站在乒乓球台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如有女生经过为了吸引女生注意力,故意咳嗽一声,暗示乒乓球台上站着有人,以此为乐。

女生宿舍在校园最南边的一栋木质结构的老房子楼上,据说是当地一家地主的房子,木房子很漂亮,雕梁画栋走檐转角楼。房子后面还有一棵几人牵手才能围住的大白果树,因为年代久远建新校舍时就保留下来了,每当白果成熟了的时候,同学们就会早早起床,跑到大白果树下捡白果,剥掉上面绿色果皮,把它蒸在饭碗里,绿幽幽的吃到嘴里有弹性很糯,起床晚了没拾到的同学,都会厚着脸皮争抢着吃。女生们熄灯后更爱讲话,苦娃他们第一年进该校时,该校还没调女教师来,熄灯后女生宿舍查房也自然落在了男教师身上,校长就派了一位岁数年长的男教师监管女生宿舍,这位男教师查房时如果遇到女生讲话,也会不顾情面揭开被子批评几句,来得及的紧紧拉着被子不松手,男教师揭不开被子,也只好批评几句就算了,来不及的被子被揭开,只是不像男生那样拉出寝室去站乒乓球台,女生们都觉得揭开被子很难堪,就想法子准备整治这位男教师一下。女生们就把洗脸洗脚的水集中在盆里,等熄灯铃响过后,两个女生爬在木格窗户盯着,上女生寝室的板梯上,两个女生守着满满两盆洗脚水,几个女生故意在被窝里讲话,看见这位男教师慢慢轻手轻脚爬了上来,等男教师爬到一半板梯上时,观察的女生咳嗽一声,这是准备往板梯上泼水的暗号,两位女生端起两盆洗脚水向男教师泼去,男教师被淋得像落汤鸡一般,用手摸了一把满脸的洗脸水,悄悄溜下楼回房换衣服去了,这位男教师吃了一回苦头之后,再也不敢上楼了,只是远远的站在院坝里大声警告,但效果不佳,女生们知道老师不敢上楼来,装没听见放心大胆聊天无动于衷。为了方便管理女生宿舍,校长无奈只好向上级申请,调来了一位女教师。

学校每个月要在操场放映一次露天电影,有一次看完电影过后,学校和附近居民闹了一场小小风波:同学们期盼每月必放的电影终于等到了,这是一个星期五的傍晚,同学们吃了晚饭,都把教室里的板凳搬到操场上,操场上早以用白石灰划出各班所座区域,正中放映机两旁是学校教师职工位置,操场其它地方石灰线以外,就是附近生产队居民站着观看电影的地方,校园虽然用块石修有高高的围墙,但是学校进出大门只有两边高高的围墙,没有门不管是学生外来人等可以随进随出。另外还有一处围墙也有门洞,是通往围墙外有一口大水井,是学生每餐淘米和学校挑水用的地方,所以周围居民不管男女老少,来学校操场看电影来去自入无人询问阻拦,特别是附近小孩还没等电影放映,就早早跑到操场上打闹玩耍,苦娃他们班里有位叫张明的男生,看见操场边有位大男孩,把他身边站着的小女孩不知何故打哭了,这张明是位喜欢爱管闲事的人,见大男孩欺负小女孩,就上去行侠仗义抱打不平,走过去对大男孩说:‘‘你这么大男孩怎么欺负女孩嘛?还把她打哭了!有本事和我俩个打一架怎么样?‘‘张明故意在大男孩面前把双拳一捏,做出想要打架的姿势。大男孩也毫不示弱的瞪了张明一眼,没好气的说:‘‘关你屁事!我打我妹妹你管得着吗?‘‘张明说:‘‘你在我们学校操场打人,怎么没得我的事哟?我知道是你妹妹,不是你妹妹量你也不敢打,是你妹妹更不应该打呀!‘‘同学们都围上来看热闹,大男孩怕自己吃亏,用一双仇视的眼光瞪了一眼张明,愤愤不平的甩了一句:‘‘要你多管闲事!妹妹我们走!‘‘说完,拉着他的妹妹挤一边去了。

看完电影,同学们把板凳搬到教室后,都排队到厨房打水洗脚睡觉。苦娃和张明等十几位同学,坐在床沿上边洗脚,此时还没敲熄灯铃,有的同学躺在被窝里看小说,有的聊电影,有的聊天。忽然从外面闯进来几个大男人,头戴草帽气势汹汹,后面跟着一位大男孩,用手一指正在低头洗脚的张明,对闯进来的几人说:‘‘就是他打我和妹妹的。‘‘张明还没来得及辩解,走上两个大男人,两人一边一个,抓起张明的手臂架着就往宿舍外走,张明鞋也没来得及穿,赤着双脚,盆里的洗脚水被踢翻在宿舍里。苦娃和同学们都被突如其来的举动惊瞪了,不知是那位同学喊了一声:‘‘大家快起床,看来今晚上要打架了!‘‘同学们这才随后拥出宿舍。

几个大男人把张明抓到宿舍外,放了张明把他围在几人中间,有一位年纪稍大的老头开始审问张明。张明赤脚站在几人中间,对几个大男人叙说下午大男孩打小女孩之事,大男孩说是张明打的,并且还打了他,两人大声争辩不休。这一闹,整个校园都惊动了,全校男生都围了上来,校主任也闻声赶来了,校主任气得大声对几个大男人吼道:‘‘干什么?干什么?你们这身打扮深更半夜闯到学校来干什么?你们问问你家孩子是谁打的他妹妹,不问清楚就跑来学校闹事,不来找我们领导就闯进宿舍抓人,你们想干什么?想打架是吧!‘‘不知是哪位同学在后边喊了一声:‘‘把他们抓起来!打他们一顿!‘‘这位同学带头一喊,全体男生都跟着大声喊起来。几个大男人见势不妙赶紧拉着大男孩灰溜溜走了。

那时一般住校的学生都吃不饱饭,都在饥饿中煎熬着,特别是男生都是十七八岁的棒小伙子,每当吃饭铃敲响,真像一群群饿急了的小老虎,不要命似的涌向厨房,要是某一餐学生厨房饭还没蒸熟,还没从蒸坑里抬出来,厨房就会招惹来麻烦,不是门被挤破就是窗户被挤掉了。每餐饭就要挤掉几碗饭掉在地上,倒霉被挤掉饭的学生,就只好从包里舀三两米,到教师厨房去看有多的剩余饭没有,如果幸运还有的话就可以用米换一碗来吃,没有这一餐就只好挨饿了。苦娃却没有资格去加入拥挤的行列,因为苦娃属于学校男生中个子最矮小的那部分,只能和女生一样等食堂不拥挤了才去,不过也有好处,至少每餐饭碗不会挤掉在地上。苦娃个子不高,身材清瘦,容貌倒是长得并不难看,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矮小机灵,但天生带来两处缺陷,使本来帅的面容打了折扣,一是右眼角上长有小汤圆那么大一圆形肉瘤,挤压着右眼眶。二是额头上长有一旋涡,使头发呈喇叭形向上竖立,老人们传说一这个‘‘旋‘‘是‘‘望岩旋‘‘,对孩子人生很不吉利,意味着会坠岩而亡,但事实证明这纯属谣传,苦娃一生平安活到六十花甲仍健在人世。教师厨房的饭是三两米蒸一磁碗,是按全校有多少位教师,就蒸多少碗,有时有的教师出去办事或回家没按时到学校来,就有多余的剩饭,但机遇很少。有一次,苦娃班有位同学,早餐端饭时,碗里饭上面死了一个蜈蚣,饭有死蜈蚣的地方都变成了绿色,同学们都劝把饭扔掉,怕整碗饭里有毒,这位同学端着饭碗,盯着饭上的死蜈蚣犹豫不决,实在舍不得把饭全部扔掉,为了不饿肚子,作出了大胆而惊人的决定,就只把死蜈蚣和变了色的饭,用小勺子刮掉,但变了颜色的饭确是一点也没敢留下,毕竟生命比饿肚子更重要,把剩余的饭吃掉了,同学们都担心怕他中毒,结果一点问题都没有。事后谈论这件事时,这位同学为他的胆大而自豪,幸亏没把饭全部扔掉,如果全部扔掉又饿肚子又浪费粮食。

还有两位同学读书长期不带米,餐餐还吃饱饭,因为学生厨房蒸饭的两位师傅,是这两位同学的亲戚,每餐同学们淘好米端到厨房,两位师傅就会按时关门,这两位同学等师傅关门后,就拿出蒸饭的磁碗来,从每个同学碗里抓一点淘好的米出来,放在自己碗里,抓三四十碗就够饱餐一顿了,同学们都暗中笑骂这两位同学,是大家养活的两条狗,他俩听到也满不在乎,只要餐餐能吃饱饭,谁叫人家沾亲戚有靠山哟!就是当场抓住也奈何他不得,有时还会倒挨打说你冤枉好人,同学们都敢怒而不敢言。

苦娃在生活上更是艰难,每周五斤米还要节省下一点,卖给同学把换来的钱买练习本和笔备用,就只有淘米蒸饭时,碗里多加点水,饭多一点饱一下口福,肚里却饿得更快,有时星期天下午离家到校时,嫂子如果不再家,就把家里的土豆和红薯带点,拿到学校蒸在饭里,可是自己根本得不到吃,早就被先挤进去端饭的男生抓来吃掉了,碗里饭留下几个空洞。后来就只带点红薯生吃罢了,苦娃瘦小不长个也许生活条件也有关系,苦娃父母身材都高大,三个哥哥也不矮,就苦娃长不高。苦娃在小学和初中读书时,调皮的同学们还给苦娃取了个外号‘‘驼子‘‘,苦娃冷天穿棉袄时就成了驼子,因为苦娃的棉袄很长,是一件祖传下来的补了又补的老古东,冷天穿在里面总比外套长,苦娃就把棉袄套在裤子里,背上棉袄就凸出来了,看起来真像个驼子。

苦娃家里是没有粮食不够吃吗?其实不是,苦娃家在当时整个生产队普遍生活水平来讲,算是富裕的了,每年粮食有余还有大年猪杀,多个因素促进了苦娃家走向富裕:随着社会向前发展,氮肥磷肥尿素逐步向山区农村推广使用,稻谷玉米等优良品种逐渐取缔老品种,粮食增产增收,苦娃所在生产队除了一家全是大人棒劳动力,没有小孩的家庭还缺粮食吃外,有小孩的家庭基本上混合五谷杂粮,都解决了吃饭问题。苦娃家更是锦上添花,在生产队分粮食的人多,在家吃饭的人少。自从苦娃娘去世后,家里没了病人,去了药罐罐这个无底洞,从经济上少了很大一笔开支。耀文所在工作的大队缝纫社经营不好垮掉了,耀文把缝纫机搬到家里摆起了缝纫铺,早晚抽空缝制服装收入不减,生产队照样干活挣工分分粮食,一大家十一口人除了耀武不在家分粮食外,其余都在家分粮,并且耀武媳妇在煤矿还有粮食补助,耀双在公社也有粮食补助,在外的人只将稻谷卖入粮管所换成粮票就够了,生产队按人分的玉米土豆红薯等五谷杂粮就余在家里了。耀文夫妻俩在家执掌这个家确实辛苦,但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家里逐渐有了余钱剩米。

耀文考虑到弟兄四个就父辈留下这两间木房子,以后分家一家住就不够,还有三家就上无片瓦,下无栖息之地了,就设想着储粮存钱建房买房。凑巧的是:住在东厢房的刘德安家近几年时运不佳,不幸之事接连发生,继子张强娶妻后生下一女儿,女儿刚满月,张强就生病去世了,张强去世后,媳妇又招了一位乘龙快婿,又生下儿女。刘德安夫妇觉得,现在一大家子人,唯有大的孙女与妻子郭腊梅还有点血缘关糸外,其它人与老夫妻俩再无瓜葛,刘德安考虑怕夫妻俩老来无靠,就想把东厢房卖掉两间半,把卖房所得钱款用来为夫妻俩置办棺材所用。那时卖房不是件容易的事,大部分人饭就吃不饱,哪有钱来置办房产,刘德安思来想去最合适的是耀文家,弟兄多房屋少又在本院,于是刘德安夫妇晚上来耀文家串门,闲聊中透露出卖房的想法,耀文一听正中下怀,巧就巧在耀文正有想法准备买房,刘德安就自动送上门来了,两家一拍即合,刘德安东厢房两间半木瓦房,就以八百元成交卖给了耀文。

耀文不但买下了刘德家东厢房两间半房屋,而且还大兴土木在院坝外堰塘边,自家猪牛圈旁,新建了两间当时十分时尚的三层楼砖瓦房。正房民安家因添了三个儿子,见耀文家又买房又建房,也准备筹划新建房屋,就把离桂花树相距几十米自家竹林毁掉,修了三间三层楼砖瓦房,最可惜的是:民安家因建房木材和地基所需,毁掉了竹林里的大板粟树,桂花树旁边的大红刺滕和大火炮树也被挖掉,小院后面的大柿树因建房木材所需也被锯掉了。为此近百年历史从未改变的农家小院,开始逐渐改变旧貌。

耀文夫妇自从母亲手中接管执掌这个家,确实成绩显著,无论从生活上家庭建设上都有篷勃发展之势,其功劳不可磨灭,但如果没有外在因数起促进作用,不可能有较大发展,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是推动家庭发展的主要动力。耀武媳妇和耀双对家庭贡献举足轻重,没有她(他)们的努力付出,全靠耀文夫妇是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但耀文媳妇王秀花她却不这么想,她认为这个家里除了耀文和她,其它人都是累赘拖油平,这个家如果没有她的存在,就会一败涂地不会有今天的崛起,还觉得她在家执掌这个家,功劳大以后分家太吃亏了,在家里吵闹着坚持要耀文立即把家分了,耀文觉得现在分家于心不忍,两个小弟还没结婚安家,况且苦娃还在念书,但夫妻情必然会战胜弟兄手足之情,耀文经不住妻子秀花忱头风吹拂,向耀武耀双提出分家,分家这事弟兄三人没告诉苦娃,就告诉苦娃也不起什么作用,因苦娃自己读书还要带米带菜,还有学杂费,还没自食其力,还要三位哥哥帮衬,分家之事苦娃在不在场无关紧要,苦娃既是在分家现场也没有发言权。暂时苦娃还不能自立门户,跟随哪位哥哥一起生活成了最大难题,谁也没有自告奋勇来接受苦娃,老大耀文就是媳妇王秀花吵闹着要分家,就是觉得多了苦娃念书吃闲饭不干活,其分家的目的就是要甩掉苦娃,王秀花不可能再接受苦娃在一起生活了。老二耀武本就分居两地,耀武在盐厂,媳妇杨秀花在煤矿带着两个孩子,相隔百多里,条件根本无法接受苦娃。剩下老三耀双就没有推托的余地了,他是单身一人不用跟任何人商量,耀文耀武弟兄俩说出无法接受苦娃的理由后,只好点头说道:‘‘你们俩现在都结婚生子了,都有了幸福的小家,我现在虽然没有娶妻成家,但能够自食其力养活自己了,我也不用再摆推脱的理由了,就让苦娃跟随在我一起吧!我常常也不在家,家里也只有苦娃星期六回来一下,但给苦娃心灵还是一种安慰,他还和三哥在一起是一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