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比较箭术

翌日清晨,林府。

李瑜起了个大早,将被褥叠放整齐,门窗打开透气。

有林府的小厮送了新烧的热水过来。

李瑜将水壶装满,晾了一杯热水。另倒了热水在铜盆里,拿帕子打湿了拧干擦脸。

待洗过脸,又取了青盐擦牙,端了水来漱口。

依以往那般先在院子里活动身子,待小厮来通报,说去偏厅用饭,便走屋里换过一套衣服过去了。

偏厅内,桌上茶水糕点、粥饼面食,颇为丰富。

林如海同贾敏在桌旁端坐,忽见门外李瑜走了进来,一身石青色长袍,外罩玄色金线披风。大袖轻摆,行动如风。

林如海夫妇也是赞叹,真是翩翩风度,卓然不同。

贾敏因昨夜听了黛玉说的话,心中更是怜惜此子,忙唤他来坐。

李瑜先恭敬地见过礼,方在下首坐下了。

因不见黛玉,心里奇怪,乃问道:“怎的不见林妹妹?”

贾敏也不提昨夜母女的体己话,笑道:“昨儿个玩的久,将过亥时方才睡下。不用管她,叫她多睡一会子。”

李瑜点了点头,林如海先招呼他用饭,乃舀了一碗粥,另拣了几个精致美味的点心便吃了。

待饭后,乃同林如海夫妇在一边座椅上歇着说话。

林如海赞道:“昨日听你姑母说,已被苏公收录门墙了,当真是可喜可贺。”duwo.org 比奇小说网

李瑜谦逊道:“小侄自知愚笨,皆因老师悯爱,勉强收下。如今更应奋进,方不负其期冀厚望。”

林如海点头赞同,又同李瑜说过几句话,便要起身往巡盐御史署去处置公务了。

李瑜也不多待,便也起身辞过姑母贾敏,出府往苏介家中去了。

李瑜近来为义忠亲王一事缠缚,这一二日总算轻巧了许多。一路步行,吹着晚冬的风,也不觉着寒冷。

虽是大清早,一路上小餐铺也都开业,行人来往,吃茶用饭的,都很热闹。商铺鳞次栉比,也渐都开门洒扫,预备营业。

转过几条街坊,来至苏府门前。

此时府外有方勇指挥着两个小厮洒扫阶门,见李瑜来了,也施了一礼。

这方勇也是五六十岁了,又是苏府管事,师傅苏介的亲信。李瑜也不敢受他的礼,侧身拱手示意。

乃问道:“方老伯,不知老师可起了么?”

方勇见他知礼,略笑了笑,道:“老爷虽则年纪大了,每日仍旧起的早,现下应在后院用饭,李公子可往前厅去歇息等候片刻。”

李瑜道:“既如此,李瑜便先进去候着了。”

方勇乃指了个小厮给李瑜前头领路,待行过仪门,转过游廊时,正看见苏久一身墨绿色劲装,负箭拿弓地过来。

苏久也见了李瑜,乃挥手示意,两步跑过来,笑道:“伯璋来得早,可是要去寻祖父?”

李瑜道:“先前在门口遇见方老伯,说是老师正在后院用饭,因此往前厅等候。”

苏久摆了摆手,道:“如今祖父年岁高了,吃过饭后定要歇一时再动。你往前厅,不知道等多久。

我正要往演武场去,好巧你来了,不若随我同去,也比较比较兵器?”

说罢,便拖着李瑜胳膊要走。

李瑜止住他道:“方才用过饭,腹内尚饱,几番蹦跳下来,难免伤胃。

我见逾明携了弓箭,既然有心比试,不若只比一比射术如何?”

苏久听了,点头道:“管是什么,看我这遭胜你!”

说罢,当前引路,来至府中东边的院子里。

这院子颇宽敞,以往闲置,后来预备修成花园的,因苏久提议,苏介溺爱他,故而平整土地,立了围墙,铺了青砖,翻修作成一个演武场。

进了院子,东西两边各栽了一列黄柏,都生长得颇高。靠南贴着围墙有三间小屋,乃是休息喝茶、沐浴更衣之用。往北一片的平地,皆铺青砖。

屋子前面三级台阶,下面分列了两排兵器架,立着明晃晃的刀枪。北边远处立了十来个靶,有几个靶中红心已被洞穿了。

李瑜打量了一番,暗自点头,果然是一处习武的好地方,一应设施都很齐备,又在边上,不至于搅扰到府内。

待回头,苏久已步至院中,回头呼唤李瑜过去。

来至院中,苏久扬了扬手中的弓道:“我这里便只有这把弓最好,想必以你的力气,寻常强弓也不顺手的。待我先射过,你再拿去用。”

说罢又介绍起这把弓来。

“此弓乃是祖父从边塞收缴的一把牛角弓,算得上是宝弓了。”

李瑜看他颇有炫耀之色,只笑了笑,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入手,约莫二十斤重,弓胎上覆的牛角面平滑精致,弓梢用榆木,作得颇长。

握把处套了一层蛇皮,用作防滑和装饰。弓弦选用的是上好的牛背筋。

李瑜暗暗赞叹,果真是一把好弓。

又试拉一番,约莫要百五十斤的力方能拉满。

李瑜将弓交还给苏久,笑道:“弓倒是好弓,却不知逾明射术如何?”

苏久接过弓,哼了一声,道:“伯璋且看好了!”

话音刚落,左手持弓,右手已从身后箭筒里抽了你枚羽箭在手,弯弓搭箭,直视前方。

片刻松手,箭如流星,破空而出,钉在远处的靶心上,尾羽犹自剧烈晃动。

李瑜抬眼望去,目测约有百步之远,不禁开口叹道:“逾明好箭术,放眼军中,恐怕都少有敌手啊!”

苏久哈哈一笑,抬起手臂搭在李瑜臂膀上,问道:“便是我这般百步穿杨,也当不得一句天下无敌么?”

李瑜笑道:“若是旁人见了,恐怕说一句天下罕见也不为过。可惜今儿是我见了,却也只当得了一句少有敌手。”

苏久不服,将弓塞到李瑜手中,道:“来来来,便叫我见一见伯璋神射。”

李瑜接过牛角弓握住,心想若要叫他认服,定要炫技一番。

于是拿过一支羽箭,往后退了十步,搭弦满拉,也不犹豫,即一箭射出。

苏久看着李瑜退后,又见他搭箭射箭一气呵成,那支白羽箭恍若一条白龙飞旋而出,直落在先前自己射出的那支箭上。

一声碎响,从中撕咬开来,余威不减,扎在靶心之中,甩尾晃动。

苏久不由惊得张大了嘴,前后看了,不敢置信。忙几步冲出去,直跑到靶子边上取来看。

见地上落了两半的箭身,靶心中只有一支箭在上面摆动。乃去取箭,费了好大劲才抽出。

苏久回至李瑜身旁,长叹一声道:“伯璋这等箭术,恐怕才是天下无双啊!倒是我坐井观天,贻笑大方了。”

李瑜拍了拍他肩膀,笑道:“逾明不要妄自菲薄,便是输了也无碍,胜过旁人,做天下第二,也很威风。”

苏久瞥眼看去,道:“箭术我不如你,待改日比过兵器,定然胜你!”

李瑜笑道:“那倒要同逾明定个彩头。若是马上兵器输了,便要称我作大哥,如何?”

苏久道:“倘若你输了,又待如何?”

李瑜想了想,道:“倘若我输了,往后出府吃饭喝酒,都只由我请,如何?”

苏久笑道:“那便一言为定!”

二人击掌约定,又在院中各弯弓射了几箭。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李瑜乃辞过苏久,去寻老师苏介了。

苏介书房内。

李瑜坐在一旁的小案上,苏介在当中太师椅上坐着。

苏介声音苍老有力,不急不缓,说道:“兵法自古即有。

自孙子兵法出,精邃富赡,博大精深,实为兵家圣典。

所谓‘将者,智信仁勇严’,乃以智为首,不以勇为要。

故知行兵伐敌,不可只恃武勇,一味鲁莽,而应察查敌情,知己知彼,顺天文地理,合进退时宜……”

苏介自孙子兵法十三篇讲起,如何建设军队、运输粮草、备战迎敌、指挥将士等。

如何行军、宿营、应变,如何勘探地形天气,如何用间使计……

苏介细心讲,李瑜也用心听,一师一徒教学问答,不知时间飞逝。

如此讲了一个时辰,先休息,又讲了一个时辰至午时将过,方才停下。

苏介讲解精妙,李瑜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待方勇来叫时,尚觉意犹未尽。

乃起身向苏介行礼,谢过恩师。便由方勇当前领路,李瑜在苏介身旁搀扶,共往用午饭。

饭桌上苏久狼吞虎咽,又在那里同祖父讲清早与李瑜比较箭术的事,语溢赞美,颇为敬佩。

李瑜在一旁听着,觉苏久虽是不服输的性子,却也真是个实诚人,军中做派,只服强者的。

与其相处,不需拐弯抹角,只要直来直往,坦荡爽快即可。

苏介在那里笑呵呵地听苏久讲话,不时又同李瑜说上几句,气氛热闹,带动得李瑜也健谈起来。

至午后,苏介回屋休息,苏久乃提议同李瑜去马行逛逛。

李瑜正有心购一匹马充作脚力,于是欣然答应。

待同行正要出苏府,却见门口站了两个衙役正问门子的话,说是来此寻李瑜的。

李瑜上前答话,问道:“不知两位官差来此寻我,所为何事?”

其中一个拱手敬道:“我等是知府大人指派,请李爵爷过衙署大院一见,乃为前两日爵爷遇刺一事。”

这两个衙役由城西过来,先去林府找人,得知李瑜在苏介老太傅府上,方折路找来,正在门口遇见。

李瑜听了,心中了然,乃点头应下,回过身同苏久说道:“我这里有要事,便改日再约逾明吧。”

苏久笑道:“无妨,左右无事,我与你同去,想来也不需多久,便在衙署外等你便是。”

李瑜料想也要不了多久,于是应了,请官差在前领路,便往城西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