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流言

近日,不知从何时起,征辽的民夫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言:家境贫寒,孤苦无依者可以免除征辽。

谣言一出现,很快在民夫中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一切的幕后推手正是刘牧之。

刘牧之十分清楚,这个谣言说不上有多高明,甚至存在逻辑上的缺陷,可以说漏洞百出,没有一点真实的可能性,大业年间从来没有这样的政令,所以一定是谣言。

但是,这些民夫会主动忽视逻辑上的漏洞,相信这个流言。

原因很简单,利益会蒙蔽人的双眼。这个流言切实关乎他们的利益,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什么不信?万一是真的呢!

刘牧之正是抓住民夫的这种心态,才敢用这种一眼就能识破的流言。

漳南县衙,县令跪坐在公堂中,县丞在一旁一丝不苟地核对即将运往涿郡的兵器铠甲和粮草的数量。

“情况如何,粮草、兵器、铠甲可曾齐备?”县令咳嗽几声,严肃的开口,语气听起来有几分急切,“运送的车辆都准备好了?民夫可曾验明身份?这些都要注意,不能有一丝大意。”

“出了差错,你这个县丞就不用做了。”

县令的措辞十分严厉,显然事态紧急,县丞迅速答道:“吾晓得,一定回尽心尽力,不出任何差错。”

官府规定的期限将至,漳南县应该承担运往涿郡的物资才刚刚备齐,还未开始运送,由不得县令不着急。

如果耽误了日期,规定时间未把粮草等物资运输到涿郡,他这个县令也承担不起。

“明府,出大事了。”前来传递消息的衙役飞快的跑进公堂,急促地喊道:“那帮民夫,那帮民夫要造反了。”

听闻这个消息,县令当场就坐不住了,立即起身,呵斥道:“国家安稳,怎么会有宵小之徒造反,莫要危言耸听,外面到底发生了何事?”

衙役不顾急促的呼吸,当即说道:“事情是这样的:愚奉命验明民夫的身份,准备将民夫集中,不日前往涿郡。”

“就在此时,愚不经意间听到一个消息,说贫贱、孤苦无依者可以免去征辽。”

“愚左思右想,无论如何也记不起郡里有这则命令。”

“于是,愚当众询问民夫,他们是从何得到这个消息的?”

“民夫们信誓当当,煞有其事的告诉愚,陛下亲自下令:贫贱者、孤苦无依者、年老体衰者、家中只有一个儿子的,都可以免去徭役,不用往辽东运送粮草。”

“更有甚者言之凿凿的说:陛下已经放弃征辽,不日就会返回,所有民夫都可以免除徭役。”

如果刘牧之在这里,一定会大呼冤枉,我不是,我没有,不是我说的。并责骂这些人:尔等怎可凭空污人清白,我明明说得是家境贫寒以及孤苦无依者可以免去征辽,怎么越传越离谱,到了这里就成了几乎所有人都不用去征辽。

不过,这样也好,所有的民夫都能从这个谣言中获利,不会有人质疑谣言的真实性。也因为如此,谣言的传播变得更加迅猛,就连远征辽东的军士也开始相信并传播这个谣言,蠢蠢欲动。

谣言一旦传出,就连造谣者也无法掌控谣言的发展。

衙役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话,终于无法忍受,只得深吸一口气,再继续开口:“当愚从民夫中选出一人,单独询问这个消息是从哪里传来的。”

“民夫支支吾吾,半天回答不上,只说是不知道从哪里听来这个消息,大约、有可能是真的吧。”

“当时愚就知道,大事不妙,那个表情,那个神色,那个语气,明明就是相信了谣言。”

“愚一连问了几人,民夫的回答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但有一点相同,就是都不约而同的选择相信流言。”

“愚猜测一定有人有不臣之心,暗地里推波助澜。”

听到只是猜测,没有人真的造反,县令的脸色变得好看一点,“征辽的期限将至,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意,公堂的事务交由县丞处置,吾当亲自去查看情况。”

县令立刻召集几名护卫,在衙役的带领下,火速赶往民夫的聚集地。

到达民夫的聚集地后,县令的尖锐的目光中,只看见孙安祖当着一群民夫的面,当众宣传不用征辽的谣言。

县令的脸立刻阴沉下来,黑着脸冷漠地站在一旁,目光冰冷地盯着孙安祖,等待他的下一步动作。

孙安祖还不知道县令已经来了,仍然按照既定的计划行事,想方设法成为这群民夫的首领。

孙安祖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喊道:“吾听闻太守有令,家境贫寒、孤苦无依、年老体衰、家里只有一个儿子的,都可以免除征辽。”

“县令为了自己的政绩,不顾太守的命令,强行征发尔等征辽,我等应当起来反抗。”

当着他的面说他坏话,县令忍无可忍,“这是何人?”

一名知晓孙安祖的随从开口说道:“此人姓孙,名安祖,颇有勇力,骁勇善战。”

县令皮笑肉不笑,阴阳怪气:“既然此人勇武过人,为何不去辽东‘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怎么只做了一个小小的民夫,真是太屈才了。”

周围的随从侍卫熟知县令的秉性,都不敢开口,害怕惹得县令不快。

见无人答话,县令不容置疑的下令:“汝等还站着干什么,还不把这位壮士请过来。”

周围的侍卫回过神来,走出两人去寻孙安祖。

两人走到孙安祖身前,大声喝道:“汝是不是孙安祖。”

喜从天降,孙安祖喜出望外,强忍内心的欢喜,不卑不亢:“某正是孙安祖。”

“明府有请,走吧。”

孙安祖偷偷摸了一下袖子,刀还在,便不做犹豫,跟着两人去见县令。

当刘黑闼把孙安祖被县令带走的消息告知刘牧之时,刘牧之脸都黑了。

明明计划很成功,本该是一件高兴的事,为什么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计划很完美,第一步就成功了,还顺带把后面几个步骤也一并完成。

可是……这也太成功了,他还没准备好人手呢!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