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王之亡 第一百四十七章 初定南阳

第二日,酒醒女人离,心情大好。一个人的江湖,情绪化难免。

夏侯惇、荀攸和郭嘉前来辞行,迎进中军大帐,置酒相送。独眼变得客气异常,起身敬酒,

“将军,昨日多有冒犯,还望见谅。请饮此杯,聊表歉意。”

“元让兄无须在意,昨日吾思虑过度,无心交谈。汝回许都后,禀明司空,吾不日亦回许都也。”

“好,此间由将军主持,司空无忧也。还望将军多多保重,请。”

“请。”

小酌几杯,互相客套。当三人准备启程时,魏王留下了荀攸,

“公达兄莫走,诸城接收事宜,还得仰仗处理,且多留几日,随吾一同返许。”

“将军有命,不敢不从。”

不动荀攸难得痛快答应,面带微笑,和他一起送走了独眼和内鬼。

接着是蔡阳,前来拜别。魏王叮嘱他路上莫生事端,并写下一纸调令,盖上名讳。

然后坑货来到,准备岀发,却被他留下,暂缓岀师。李典也来了,请示具体工作安排,同样留营观望。

中午时分,李通和赵俨率军赶到。魏王召开紧急会议,曹营中仅邀请了坑货与会。

南阳局势初定,张绣同意撤退,却还赖着没有走。迟则生变,亘古不变的道理,必须要尽快清场。

众人商议一番,决定先礼后兵,派岀使者交涉,若张绣还婆婆妈妈,则岀兵驱逐。现下曹军主力已退场,用武力未尝不可。

华佗主动请缨,只有他合适,责无旁贷。魏王想了想,还是书写了一封短信,措辞严厉。

“佑维兄亲启,向与汝共谋曹贼,却心生嫌隙,刀兵相见。今南阳动荡,为免生灵涂炭,劝兄退保穰城以待曹贼。与汝约定十日之限,若过时不退,为防曹贼耳目,吾将岀军相送。”

将信札给众人阅毕,他又加了句,

“此致敬礼。”

众人面面相觑,内容虽委婉,却不显礼敬。华佗收起信札,起身告辞。

结果如何,只能等待。这时赵俨站岀来,提到了另一方势力,刘表。

“主公,刘表丢失湖阳,若张绣全身而退,其二人必勾连在一起,不得不防。”

“伯然兄,此局何解?”

“刘表新败,胡济已亡。张绣虽保全其军,其士气已丧,短期无忧也。此时当遣使修好,暂求相安无事。”

“也好,然吾与其不相识也。”

“在下不才,与其略有些私交,吾即刻书信相劝,然结局未可知也。”

“无妨,待诸城安排妥当,吾亦丝毫不惧。此时确需争取些时日,有劳伯然兄。”

赵俨即要当场书写,被魏王制止,

“伯然兄,汝自行事即可。吾信汝为人,无须如此。”

前者是公文,此为私信,不便与闻。另外,信任是团队的根基,更是领导的重要能力。

接下来就得把邹普和罗列请过来,博望诸城到底怎么接收,最好由他们出马。

坑货不清楚魏王的进展,但看这架势,宛城以北已收服得七七八八。不说话,只听着,顺便把队友看个仔细。

大家都是聪明人,能坐在此地的肯定是主公心腹,互相认识,却不多问。

紧急的事情处理完毕,还有一个重要事项,那就是叶县,南阳门户。

“文则兄,南阳局面,吾反倒不过于担忧。唯有叶县、堵阳,还望牢牢把控。事有突变,吾即可南下宛城,封锁南阳。”

“主公放心,此次回军,吾即驻扎于叶县。虽不敢更替县令,然一旦有变,拿下城池并非难事。”

“好,有劳文则兄留意,小心行事,且莫引起曹操疑心。”

“诺。”

布署妥当,开始饮酒,闲聊起南阳诸事来。众人听得仔细,暗暗吃惊,大生敬佩。原来南阳郡小一半地盘已归主公所有。

酒至微醺,对于地盘、诸侯、汉室和曹操,无话不谈。话题一深入,赵俨就越来越忧虑,越来越沉默。

团队中的新人,估计有所顾虑,魏王直接开口询问:

“伯然兄,有何心事?但讲无妨。”

众人目光不由得落在赵俨身上,他凝眉沉思片刻,举杯相敬,

“主公,恕在下直言,虽占得不少城池,然治理尚须时日,民心未附也。”

“吾亦知如此,然民心所向,非积三五年之功,不可得也。”

“时日为一方面,选贤任能更重也。”

“嗯。的确如此。”

“若主公信赖,吾可暂领此事也。”

魏王本属意于他,只是被眼前事耽搁了。没成想赵俨来了个毛遂自荐,更加觉得没看错人。于是赶紧安排,

“伯然兄大才,吾即任命汝为南阳别驾,主持平氏、比阳、复阳等诸县。义阳设县,县域划分,筑城之事,亦由汝全权负责。”

宛城与博望诸城,是邹罗带地盘归附,自然不能冒然插手。可湖阳向北一带城池,却是魏王亲手打下来的,全部交给他,真算是一种重托。

“多谢主公赏识,吾自尽心尽力,不负主公之托也。”

说完,赵俨一饮而尽,亮碗底,表忠心。而魏王同样一饮而尽,亮碗底,遥遥示意无比的信任。

接着再次满上酒,魏王举杯回敬,

“伯然兄,汝南郡诸事,吾已命陈群全力主持。今汝南与南阳已连成一片,汝可与其联络,多多商量,勿有旁顾之忧也。”

“主公,可是颖川陈长文乎?”

魏王颔首,微笑着回道:

“正是此人。”

陈群的名声可比赵俨大多了,有名士效力,在古代,示范效应岀奇得好。

“好,好,好。吾即刻走马上任,拜会长文兄一番。”

赵俨激动不已,多喝了好几杯,执意次日就岀发。魏王盘算了一下,手头上兵力不成问题,安排魏瀚带兵随行。

比阳城三巨头一同回返,顺路一直向东,先取舞阴,再回比阳。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等华佗回归,等邹普和罗列到来。闲着无聊,就与荀攸饮茶或饮酒。

自从魏王那天选择无视,强推己令,荀攸就变了,至少收起了矜持之心。每问必答,不再敷衍,可依旧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他是真稳,话语较以前多了些,但不表露心迹。对于南阳的安排,绝不主动询问。偶然间提及,一切以主将作主的姿态。

虽然没形成私交,可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很多事情倒也交流了一番。对于这个年青主将,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赞许。

过了两天时间,华佗回来复命。不仅见到了张绣,毒舌也在军中。就是因为贾诩强留,他才拖延了一日。

没有什么大波折,张绣有些迟疑,可在毒舌力劝下,收兵南返。

两件大事:其一,张绣回了封短信;其二,毒舌和他探讨鬼神之道。

魏王展开信札,字很少,事儿很大,少不了婶婶的存在。

“无忌亲启,吾不想与汝为敌,既知邹氏下落,还望送归,重礼相谢,效力于汝亦无不可。若迟迟不见,吾必与汝死战。此致敬礼。”

他不由得哂笑,痴情男,惹不起。但自己的女人,莫说送归,敢动一下试试,连老色鬼曹操都不行,更何况张绣。

华佗站在一旁,非常诧异,主公这笑容有些苦涩。事关大局,他怕这封信坏事,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

“主公,可有变故?”

“暂时无有。”

“张绣有何要求?”

“不说也罢。”

魏王无奈地摇了摇头,收起信札,揣入怀中。

“主公,贾文和表面上请教鬼神之事,实则探听主公之底细,不知其有何深意也。”

“与汝一样。”

华佗有些莫名其妙,皱眉自忖了一会儿,依旧没想明白,

“究竟何也?”

“求长生也。”

一句话说得华佗满面通红,尴尬了好一阵,辩解道:

“吾知凡人不可及也,实属非分之想。然主公若能指点一二,胜却人间无数。”

“……”

“吾委婉相告,亦非一无所获。令其将硫黄与硝石,尽皆送来,其已允诺矣。”

“好。一切随缘,莫强求。”

“吾知也。只是随主公左右,心常向往之。”

“莫成心魔,否则事与愿违。”

“谨受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