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 章 季驰光:老底都被抄了的泰山

赵恒战战兢兢的接下了茶。

并且在三个人炯炯有神的目光下喝了下去。

第一口,好像就是一杯普通的茶,味道不错。

第二口,这泡茶的手艺似乎略有点熟悉……

第三口,赵恒终于喝出来了——这不就是他爹泡茶的是一贯手法吗?!

赵恒:“……”

赵光义和蔼可亲的问:“好喝吗?”

赵恒:“还……还行?”

不是,爹你自己泡的,好不好喝心里没点数吗?

然后,他就听到了二伯和四叔似乎非常遗憾的叹气。

赵恒:“……”

行吧,他算是知道自家老父亲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么一句了。

赵恒想起天幕所说的父亲绝命毒师的称呼,满脸黑线——合着你们俩拿我来试毒是吧?

……

季驰光:“遥想当年,赵匡胤穷到连自己身上的龙袍都要洗了又洗,穿好几遍。整个内院宫廷加起来不到三百人,两百个不到的宫女,五十来个内宦,就这样他都嫌多,又裁减了一批。”

李世民震惊了:这是什么省钱界的前辈啊?

他再怎么抠门都没抠到这个地步啊!

但是……

李世民心动了。

他也穷啊!

毕竟按照天幕的说法,他接下来要面对好几年的天灾人祸,而且和突厥之间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吐蕃那边这些年也有点蠢蠢欲动,他必须要留出足够的资金随时应对——也不怪李世民这些天愁得都快把头发掉光了。

李世民没忍住看向妻子:“那个,观音婢……”

长孙皇后温柔的看着他:“放心吧,陛下,妾身已经明了了陛下的意思,只是裁撤一些宫人而已……再说了,即使裁撤到只剩下三百人,也足够我们一家子用的了。”

李世民……李世民原本正要感动,突然,他脸色一变,从原本的感动和温柔转向了沉痛。

不,你太天真了,观音婢。

如果只有他们一家子,那三百人倒真没问题。

可问题是……他那数额庞大的弟弟妹妹们即将到来啊!

两百个宫女和五十个内宦,压根儿不够使的。

李世民默默流下了贫穷的眼泪:他爹果然生来就是坑儿子的。

……

季驰光:“赵匡胤拼命省钱,赵光义努力赚钱的时候,一定没想到他们的后辈里面还能出一个一次花八百多万贯的人。”

赵匡胤/赵光义冷漠脸:那可不,正常人谁能想到呢?

“至于宋朝是怎么赚那么多钱的——感兴趣的观众们可以在结束直播后,私下找我要资料。”

现代观众们当然不感兴趣——就算有想赚钱的人,也不会特意去了解宋代官方的赚钱方式。

唯一兴奋的是古代的观众们。

李世民握紧了拳头:就算是为了给未

来的弟弟妹妹们赚奶粉钱,他也要去找主播啊!!!

自从知道自己未来的子女数量和弟妹数量后,一直觉得生活无望、前路无光的李世民总算感受到了一点人生的温暖。

……

季驰光说完这个,又道:“赵恒进货似的批发祥瑞,直接导致了一场灾难——天书运动。”

天书运动?

赵廷美迟疑:“难道是底下人为了讨好皇帝,给皇帝搜罗了一堆天书?”

好像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季驰光:“在宋史中,这场运动被称为——‘一国君臣如病狂’,可见他们疯到了什么地步。”

“整个国家都被这所谓的天书、祥瑞迷得团团转,为了让这些祥瑞出现,为了供奉这些祥瑞,国家耗费了大量的资产,财力、人力、物力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赵匡胤面无表情的把腰上的刀剑解下来,砸在了桌上。

赵恒听着这声音,吓得浑身一哆嗦。

呜呜呜,二伯太恐怖了。

季驰光:“……这一切直到刘娥上位以后才被终结。刘娥结束了这恐怖的天书运动,终结了这一场大规模封建迷信活动,让所谓的天书,跟着赵恒一块儿滚进了坟墓。”

【潇湘水断:呜呜呜,我回去算了一下,赵恒泰山封禅大概花了多少钱,五十八亿起步,上不封顶……他有这钱,他给我啊!我帮他去泰山买门票,提供我的学生证!】

【二凤:怎么说呢,突然就开始骄傲了——我们进泰山只需要花区区的一百,拿着学生证说不定连一百都不用,赵恒居然为了一个封禅的门票花了整整六十来亿啊。】

【花好月圆人寿:也就是大怂有钱,要不然哪里支撑得起这样流水似的花销?可恶啊,这点钱拿去买点军备不香吗,你有本事堂堂正正跟辽国干一仗,然后拿着这实打实的功绩去泰山啊!这样泰山也不会这么嫌弃你了。】

泰山不会嫌弃赵恒?

不,下辈子都不可能。

哪怕赵恒是用明君的身份去,泰山也不会喜欢赵恒的。

季驰光想到这里,沉重的摇了摇头:“不,姐妹,你要明白一件事情——赵恒跟泰山,那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那一刻,赵祯和刘娥的脸上不约而同的闪过了心虚。

听到这里,赵廷美已经相当痛苦,他一头砸在了桌子上:“……这家伙又干什么了?!”

这个“又”字用的就特别灵动了。

赵恒本人更是露出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笑容。

季驰光笑容神秘:“我可是为了他专门去剪了一下视频的。”

天幕上,洋洋得意的赵恒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只不过,这个赵恒却是q版的。

刘娥:“……居然还有点可爱?”

后面的宫女表情一言难尽。

太后,您是什么眼神?

q版赵恒看起来骄傲非凡,大摇大摆的抬着下巴走路。

根据他周围的排场,

赵匡胤等人推测,

他应该正在准备泰山封禅的事物。

然后……

他们就眼睁睁的看着q版赵恒一脚踹翻了泰山神的q版神像,然后自己吭哧吭哧的抱着另外一座雕像,把它放了上去,并且虔诚的拜了三拜。

观众们:“?”

而那座新来的雕像上则写着大大的几个字——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

观众们:“……这谁?”

这个名字可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而在赵恒的身后,被一脚踢翻的泰山神咬着小手绢,眼泪汪汪的看着他。

赵匡胤:啊这……

季驰光:“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是不是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观众们齐齐点头——这名字又长又难记,就算听说过恐怕也是转头就忘,谁还能记着?

季驰光叹气:“实不相瞒,这又是一位进入了赵恒梦境的神仙。”

嬴政险些被这个答案闪了腰。

又是进他梦境的神仙?

咋,这天上的神仙是每天没事做了,在他赵恒的梦境门口排着队等号是吧?

季驰光:“不仅如此,这位神仙跟普通的神仙还不一样——他是赵恒的祖宗。”

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么一位祖宗的赵家三兄弟:“……谁?!”

季驰光:“毕竟在赵恒之前,还没有人敢在这事上玩的这么花,所以不管是后妃还是大臣,都没有想到,赵恒已经弄出了这么多骚操作还不够,居然还在封禅的诏书上动了手脚。”

“他把泰山神的名字改成了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

“本来,大臣们其实没怎么注意到这点的——谁家正经人整天盯着诏书看?”

“结果没想到,几年后,赵恒找到了王旦,开门见山——”

“宰相啊,朕又做了个梦。”

听到这开篇,就连阅尽千帆的皇帝们都下意识哆嗦了一下。

【珑夏:……我要是王旦,我一定晦气死了。】

【柒夏:几年前一天,王旦做了个噩梦,像头可怜的老驴一样,被主子抽着往上赶。泰山封禅后,他以为自己梦已经醒了,晦气已经离他远去,万万没想到,这噩梦还是个回旋镖,隔了几年重新扎在了他身上。】

季驰光:“赵恒呢,并不满足于他爹的隐晦碰瓷,觉得碰瓷炎帝不太够。决定给自己整个高大上的出身。”

“那能够和炎帝相提并论的有谁?”

“当然是黄帝了!”

“于是,他的第二个梦境降临了。”

“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我们简称圣祖吧,反正赵恒认他做了圣祖。他自称自己的转世是轩辕黄帝,而在后唐时期再度转世,成为了赵家的祖先。”

赵匡胤等人一脸冷漠:连他们都不知道还有这种事呢。

季驰光:“虽然这话一听就很假,但是大臣们最后还是信了——反正

就算他们不信,皇帝有的是办法让他们相信。”

赵恒:“……那倒也不必。”

他也不是这么不民主的皇帝。

季驰光:“现在大臣们只需要关心一件事情——陛下的又一个高大上的出身来了,他们要供奉的皇帝又多了一位,那接下来他们该怎么办?”

“而这个时候,终于有人发现了华点。”

“这个什么天尊的名号怪耳熟的——我靠,当时在泰山的时候供奉的不就是这个人吗?!”

“于是,原本的东岳司命上卿佑圣真君,摇身一变,被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踢下了神坛。”

“我只想说,泰山碰上赵恒,那是真的晦气啊。”

“什么仇什么怨,让它这辈子碰上这家伙。”

【零:可不是嘛,自从它遇上赵恒,身价跌了,在其他四岳里面抬不起头了,面子也折了,现在好了,连自己的名位都保不住了——泰山上辈子大概是挖了赵恒家的祖坟吧,要不然何至于倒霉到这个地步?!】

【言若:东岳阴司管人投胎的——希望下辈子,赵恒能投胎投得离泰山远点。】

赵恒:“……”

他本来还有点不服气的,想反驳,但是想想因为他的行为泰山遭遇的那些事情,赵恒诡异的沉默了。

唔……

还是让他们骂一会儿吧。

他的良心,确实有一点点痛呢。

……

赵恒这边暂告一段落,接下来的话题重新回到刘娥的身上。

季驰光:“因为赵恒疯狂的造神行为,整个大宋都陷入了狂热的神迹之中,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新的神迹的消息传来——当然,事实是什么样的我们肯定清楚,无非就是底下的官员们为了讨好皇帝,捏造了一堆的奇迹。”

“但是,这无疑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浪费。”

“举个例子,官员们为了讨好皇帝,去买一堆灵芝,难道不要钱吗?”

“他们难道会从自己的府库里掏钱?”

“最后的负担还不是落在了老百姓的身上。”

“好在,刘娥摄政之后,终结了这样的情况,天书运动从此成为了历史——这波感谢老公送分。”

“而作为赵恒的儿子,赵祯非常争气的地方在于——他并不喜欢所谓的神迹,祥瑞重新进入神隐状态。”

赵匡胤松了口气。

万幸,万幸败家子只出了一个赵恒。

他们大宋接下来的皇帝应该不会再出这种赔钱的大问题了。

季驰光呵呵:那是你还没有见到热爱搜刮花石纲、修建林园、购买字画的赵佶,也没有见到热衷于割地赔款、迫害忠良的赵构。

跟他们俩比起来,赵恒简直是纯然无公害,像小天使一样的好孩子。

——起码这孩子只败活钱,不败活家。

……

季驰光:“与此同时,刘娥在处理党派争斗上也很有一手。”

党派争斗?

说到这件事情,

苏轼简直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想要抱着主播嚎啕大哭一场。

他造了什么孽呀他?

他不就是心直口快的那么亿点点吗?

他不就是没眼色了那么亿点点吗?

至于让他一个劲的往南边跑吗??!

苏轼用力的擤一下鼻涕,

嘴巴一张,又要嚎啕大哭。

王氏面无表情的往他嘴里塞了一口饼。

苏轼:“呜……唔唔唔!”

王氏:“闭嘴。”

……

“党派争斗?”

李治夫妻对视一眼。

说起来盘根错节的世家,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党派,这位刘太后的处理方式,说不定会对他们俩有所启发。

“如果可以借鉴的话,最好在不破坏均田制的情况下,瓦解世家。”

武媚娘抹了一把脸,叹气道。

她能理解未来的自己,为了打压世家,最终选择对均田制的崩坏袖手旁观的选择。

但是,如果可以,还是尽可能维护好均田制吧。

均田制一旦被破坏,容易造成百姓大规模流亡出逃,成为流民或者隐户。

府兵制也将名存实亡。

李治握住了妻子的手:“我们来看看吧。”

看看这来自几百年后的智慧,看看这位被称为宋代的阿武,会有什么样的惊人举措。

……

季驰光:“大概是因为宋朝重文轻武,文人之间勾心斗角、暗潮汹涌,造成了宋朝麻烦至极的党派之争。”

“这种现象更多的反映在宋朝的中后期,但是在刘娥执政时期,就已经初见雏形。”

“为了应对各个党派之间层出不穷的亲戚们,也为了摸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刘娥非常善良的对大臣们说——”

“卿等可尽具子孙内外亲族姓名来,当例外一一尽数推恩。”

“刘娥善良的闪亮的形象,简直快要亮瞎大臣们的眼睛。”

“这一刻的刘娥,和Wendy一样,脸上散发着属于白莲花的美好。”

“于是他们果断相信了,并且报上了自己全家的姓名,恨不得连祖宗十八代都拉出来溜溜。”

“刘娥呢,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各家的亲眷门生的消息,此后任命起人来,更是得心应手。”

“这倒是很有意思,”武媚娘笑道,“就是真出了手,那所谓的党派怕是也发现不了。”

“还能够对其有所了解,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李治接话,“权衡利弊,平衡左右,不外如是。”

……

季驰光:“除此之外,刘娥对于教育事业也非常看重,她兴办州学,让宋朝的文人们有了更多的空间发展。”

“与此同时,新修水利工程,重视农桑。设立谏院,听取大臣们的意见。”

“谁敢说刘娥不是一个好皇帝的人选?”

“但是,她终其一生都没有迈出那一步。”

宋仁宗鼻子一酸。

“大娘娘……”

赵祯心中也有些酸涩,但却仍有一道坎迈不过去:“可是,母亲……”

季驰光:“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个人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八贤王吧。”

【秦始皇的宝贝:知道!包青天里那位,相当忠心的王爷。】

【精忠报国:历史上难道真有这么个人吗?】

季驰光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把观众们都看迷糊了。

季驰光:“历史上其实并没有八贤王这个具体的人物,但是它的原型却有很多来源。”

“赵匡胤活下来的两个儿子赵德芳和赵德昭,就是其中的原型之二。”

“还有一个原型,就是赵元俨——赵光义的爱子,赵恒的塑料弟弟。”

赵恒都看糊涂了:“塑料弟弟?什么意思?”

弹幕们却反应过来了。

【雨翊凌澜:啊,我知道这个人——据说是一个和他爹一样,很有理想的人。】

赵恒:“?”

他这边还迷糊着,三兄弟已经懂了。

赵匡胤冷笑一声,赵光义尴尬的摸了摸脸。

赵廷美则拍拍侄儿的肩膀:“你小子,以后可记得长点心吧。”

赵恒:“?”

【雨翊凌澜:据说赵恒病重以后,赵元俨就打着关心他哥的旗号,堂而皇之的住进了皇宫——和他爹当年的操作还挺像的,仿佛都有点兄终弟及的小念头呢。】

赵恒的脸色唰的就黑了。

【小葡籽:而且超级好笑,刘娥还活着的时候,这人屁都不敢放一个,刘娥一死,他立刻就起来蹦跶了,还跑去跟宋仁宗说——侄儿啊,你妈其实就是刘太后害死的!】

赵祯:“!!!”

正躲在家里装疯卖啥的赵元俨:“!!!”

刘娥冷笑一声,吩咐道:“不是说疯了吗?我看他可清醒得不得了,还有那个能耐在吾和皇帝之间挑拨离间——去请我们这位‘八贤王’进宫来。”

她咬重了“八贤王”一词,脸上全是讽刺。

季驰光语重心长:“但是,事实上,李太后的死,和刘娥是真的没有关系。”

“或者说,正好相反。”

“刘娥反而是给了李太后最多关心和帮助的人。”

“当然啦,赵祯似乎看不到这点。”

“要不然也不会导致接下来的福康公主事件了。”

季驰光沉默了一下,然后还是没忍住:“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了——司马光先生,您其实不是姓司马,而是姓管的吧?管的宽的管?!”

“人家小两口吵架关你屁事?你上赶着去找存在感?”

“有这个闲工夫,你可以操心一下国家大事,也可以操心一下西夏和燕云,就不要盯着女儿家房里的事了。”

司马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