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宋帅齐仁海

令狐邵兴奋的快要跳起来!

死的是谁?

是齐仁海手下的先锋大将。

这位先锋大将在不久之前,还在陶地平原追亡逐北,斩名将方悦,破粱防大军。

正是不可一世之时,却被枭首。

真是痛快人心啊!

“我知道了!我什么都明白了!”

令狐邵狠狠挥了挥手,对自己的副将说道:“你看那位白衣剑,肯定是气剑宗的弟子,你还记得,不久之前宋军刚给我们送来情报说,抓住了郑国郡主嘛?”

副将一脸疑惑:“知道啊,我就在现场。”

令狐邵满脸喜气:“那你知道这位郑国郡主,是什么身份?”

副将不明所以:“郑国嫡女除了郑国的身份之外,还是我们君上的儿媳妇。”

令狐邵摇头,急切的说:“错啦,错啦!她不止是我们君上的儿媳妇还是气剑宗的门人弟子!”

“啊?”副将瞪大了眼睛。

令狐邵肯定的说:“这事在上层圈子里,不算是什么秘密,她从小拜入气剑宗,一直在宗门里修行,直到前些天才来曹国成婚。不过你没听说过,也属于正常的事情。”

副将:我怀疑你在内涵我。

令狐邵意气风发:“这位剑肯定是听说了郑国女被捕的消息,直接上门寻仇去了,呵,让这群该死的宋国贼秃恶心人,这下遭报应了吧哈哈哈!”

不得不说令狐邵的将事情给猜了个七七八八。

不过令狐邵的心头还是有一个很大的疑惑。

“吴四海的身边怎么会没有武道高手保护?这不应该啊!”

无论是宋国还是曹国,在主要的军部大员旁,都会配上高端战力。

虽然能成为主将或者先锋的,实力基本都在先天之上。

但先天低阶跟高阶,相差的可是天壤之别。

战场上不是没有出现过武道高手万军从中斩将夺旗的事情,在主将身边安排高手就是为了防止这类事情的出现。

或许武道高手在斩将夺旗之后,自己也跑不出包围圈,但一旦主将的安危出现问题,那影响的是整个军队的指挥,所以大部分的国家对于这方面还是相当重视的。

在宗师不出,绝顶不现的情况下,先天九重,便是配备的最高战力。

像这样重要的军事行动,宋国没理由不会安排贴身高手。

难道是宋将自己大意了,忘了?

总不能最后那两个被剑一剑一个的老人家,就是所谓的贴身高手吧。

那也太拉胯了一点。

总之,不管怎么说。

此战,我军大获全胜!

虽然我军出动的兵力仅仅是一人一剑一棺材而已。

但,那棺材可是我的!

令狐邵满脸傲娇。

战场撤军,自然不会特别迅速。

总有落在末尾的宋军将士,看到了何平斩将的全部过程。

郭杰瑞作为一名撤得最晚的队率,就完全目睹了这骇人听闻的一幕。

这是怎么回事?

精锐的亲卫队全军覆没了?

这一百多人,随便一位,战力都不必自己差,就这么像土鸡瓦狗一样的被砍杀了?

我家的主将呢?

勇猛无双,所向披靡的吴大先锋呢?

就这么简简单单被斩杀了?

郭杰瑞愣在了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但事实就发生在自己面前。

那剑斩杀了先锋之后,一路跟随者军队撤离的方向走去。

而吴将军的尸体,还留在原地。

对方丝毫不在意这到手的功勋,或者说,他根本不屑于拿人头回去领赏,没有敢抹掉他的功劳。

作为军队基层的一名小队长,郭杰瑞的经验和眼界都很有限。

他一步一步的挪到吴四海的面前,只见这位将军的脸上还留着讨好卑微笑容。

吓!

郭杰瑞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没有心思打仗。

这剑不是人,他是来惩罚我们宋国因为连年征战导致民不聊生的魔鬼!

这仗不能再打啦!

我宋国要完啦!

郭杰瑞立刻站起身来准备逃跑,跑了两步,又走了回来,对着吴四海的尸体拜了拜:

“将军,一路走好。冤有头债有主,你有事别来寻我,是那位白衣魔鬼杀了你。我只是来拿你点东西,否则也是便宜了曹国人,我相信您是不会介意的,您的大恩大德,我来生再报了。”

说完便拜了三拜。

郭杰瑞在吴四海身上摸了半天,除了一把精制的短刀之外什么都没有,兵器和盔甲都是不能动的,毕竟是自家将军,不能太过于亵渎。

郭杰瑞眼睛转了转,目光看向了倒在不远处的两位老人。

见曹君并没有开城门组织军队出来追击,他便快步走上前,掏出了几本书和一堆零碎玩意,将尸体身上的衣服扒了下来将东西包好,裹着跑了。

南山大帐。

这里是尚未建成的南山别院。

此刻,却成为了齐仁海的中军大营。

原本的别院已经初见规模,齐仁海一来,便收缴征用了此地。

好在待在这里做工的,都是有点武学底子的工人。

听到敌军入侵的消息就一哄而散。

甚至最早往曹国官方报告消息的,就是这一群人。

齐仁海部也没抓到多少民工。

此刻,他正在自己的营帐中,细细的盘算着此战的胜算。

每一位天下闻名的名帅,都有自己独特的领军兵法。

有善奇谋,用兵如神,出其不意。

有善防守,据守城池,固若金汤。

有善训练,士气高昂,百战百胜。

有善兵甲,兵种配合,器械为王。

齐仁海督战宋国南方战事仅仅六年,不仅稳住了阳夏战线,还多次击溃吴越联军,将他们打回大河南岸,让他们重新缩回深山之中。

最终逼得越国君臣心理崩溃,主动求和,愿意吞吴地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他靠的是什么?

是算术!

自己有多少人,能在战斗中投入多少兵力。

为了解放多余的生产力与节约物资,每次征战,齐仁海都会将所有一切可能会发生的情况都推算一遍。

能少用人就少用人。

训练状态和战争状态的军费,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省下来的军费,无论是用来发展当地还是制作更加精良的军械,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他的战略很简单,从不打无意义的仗,从不打亏本的仗,积小胜为大胜,累积实力,一举歼敌。

用了不到六年时间,平定了宋国的南方。

吴王战死沙场,此刻吴越两国已经打红了眼,无论最后哪一国获胜,必定损失惨重,宋国头都能笑歪。

短则五年,长则十年,只要宋国不主动出击,南方将不会有任何威胁。

这是齐仁海为宋国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精耕细作,发展城市。

阳夏从六年前岌岌可危的荒凉堡垒,到如今工商业繁盛的南方重镇,人口高达几十万,在阳夏东西两侧开垦百万亩良田,是他交出的第二份答卷。

在与吴越联军作战期间,齐仁海率领整个南方军团,从挨打到反击。

练出三万精兵,十万预备军。除此之外还有二十万的农垦军,危及时刻可随时参战。

这是他交出的第三份答卷。

没有人会永远满意现在的位置,他齐仁海就是要让整个天下都知道,宋国有他这样一位名帅。

他当为宋国之最!

当为天下之最!

而借郑伐曹,围定陶以灭曹军,则是他正在书写的第四份答卷。

没有什么比灭国的荣耀,会更多一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