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魔主血海

道行已全,却应有魔道神通护卫,以更好的融入此界。

猴七通悟《多心经》后,心已有所悟。

以猴七的境界,儒释道三家都有极高的领悟。

曾经悟明灵宝大道之时,曾感人人皆可为如来之理。

凡人若心中生善德之花,自然花开见我,我见如来,我既如来。

而人人都如此,世间既为,莲花朵朵开,花开无数亿,叶叶见如来,叶叶皆如来。

如此,即为,普渡众生!

即为,释迦之愿。即为,佛门之本。

所谓。

善是青松恶是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这是猴七昔日所悟之佛理。

如今又以此悟,在这魔道世界,再生一变。

以人人皆成己身佛祖,佛门普渡众生之正理。

化变为众生皆被度化成佛祖,将众生炼化为我一人之身!以众生之佛构成为我一人之佛!

奴役炼化苍生,此为魔道之行。

灵宝,灵宝,猴七最初所悟灵宝本身就有万物终焉,道之归无的象征。

后来又演化出,万物开辟,道之开始。

如此轮转,开辟终结,造化毁灭,方为灵宝。

鼎故革新,革故鼎新,破劫而生,方证灵宝。

猴七,本来就是要掀起灾劫,本身就象征毁灭。

既然来到此魔道世界,那么己身便当一当魔头又如何。

坐一坐,魔主之位,魔祖之位。

灵宝之道,万道皆为灵宝。

魔道也不例外。

太上天魔,元始天魔,灵宝天魔。

大自在灵宝天魔。

猴七,有此所悟,伸手扣入口中,一拉一拽,从口中掏出那黑色莲花纹的袈裟。

这袈裟源自烂桃山中的干尸。

其上正记载着一道魔道神通法门。

一分神分念分身之法。

唤作,血神子!

猴七眉头一皱,这血神子一看就与冥河有缘。

此法,以己身精血为本,配以念头,合以神魂。炼就一道血影在身,遇人遇敌,化作血光一扑,将人一裹,吸其精血,化其道行,吞其本源。

完成之后,亦可再飞回本身,提高本体底蕴法力。

实合魔道,入门快,修炼快,进境快的表现。

并且无一般吞人噬法之为,进步虽快,却导致己身不纯,根基不稳。

这血神子,却相当于一过滤器,一外部挂件,将吞噬而来的法力、本源提纯出来,反馈本体。而剩下的渣子杂质,则被血神子保留下来,不仅不会被这些所困,更增一份污秽,长此以往,威力更甚。

因其为自己精血、念头、神魂所来,不喻反噬,于己身相合。随心所欲。

化作血神子之后,更有保命之用,若本体受伤,可用回伤,若本体被毁,可从血神子中化出。血神子本身便不易消灭,善于潜藏。可做一后手,多几分存命之机。

如此可谓大神通。

但据袈裟上书于一旁的自述所言,此法却不为那干尸所创,不为其独有。袈裟上,言称此法,最初未有此神威。创法之人,为一善于用蛊的魔道之人,其修为未至此世比拟西游世界仙人的人魔境,于此世也不过是魔道底层。最初不过是一类似培养蛊虫之法,以己身精血,演化出一蚊子。遇敌时,可飞出吸人精血。因其威能不高,更多用于偷袭。或者给蚊子加以污秽之物,以自爆的行为,损害敌人。

那人殇命之后,此法流传出来,对魔道中人来说,有些修为的便不惧此法,毕竟大家都是魔,污秽之物档次低的话,还不如自己污秽。档次高的话,还不如直接用。而吸血之用,更是魔道中人基本上人人都会的。这养化出的蚊子,更像是魔道版的宠物。

后来机缘巧合,经多位魔道高人改进,历经不知多久,更新了不知多少版本,才最终成就这血神子之法。

此法,本质上不过是一玄妙的身外化身之法,就如同另类的第二元神一般。

因以自身精血念头神魂等本源为本,却不可造化过多,哪怕以战养战,以敌人养就己身,也不能光跟流水线一样,在哪一直生产啊。本源涉及到成道,所以大多数魔道中人,也只练就一道血神子以用来保命。

最强大的时候,为一相当于天仙境,此世称地魔境的魔道高人,练就出来后,往里填了不知多少生灵性命,以众多修炼有成的魔道中人的本源祭炼。

炼就出一尊同样有相当于地魔修为、通天彻地的血魔。

于敌相对时,放出与己身一起战斗,如此以二对一,往往能以多胜少。

但这血神子之法,要想修成如此威能,修炼者本身要么就是高手,可以找人填命,或者背后有势力有资源供给。

可谓费时费力,属于高手看不上,低手没法修。

至于凡人以此法,凭大气运,由底层一路高歌猛进的事迹,在这魔道世界,却不盛行。

毕竟大家都是魔,都是残忍狡诈之徒,遇到敌人能下死手就下死手,彼此睚眦必报,可没有放虎归山,来日相见的说法。

如果血神子只有这些相较保命能力,不算缺点的缺点,魔道中人倒也愿意人人追捧,人手一个。哪怕养不大,可也愿意顺道留个后手。

但有一个致命缺点,导致修炼者寥寥无几。

这一缺点,却是修炼血神子绕不过的一点。

所谓成也如此,败也如此。

血神子是以自身精血念头神魂等息息相关的物质为本,才能修炼完美,随心如意。

魔道中人只相信自己。

要是以其它生灵的本源为中转,魔道中人再另用手段控制生灵,恐怕那生灵会随时等待时机反噬本体,并且这样控制血神子中间经了一手,威能大降不说,最重要的保命能力完全失效。可以说价值全无。

可要是以自己本源物质为本,造化出血神子,那么就会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

魔道中人,普遍精通咒杀之术,这等与自己气机相连,息息相关的东西,要是被别人拿到手,可谓是一咒一个准,咒一个死一个。

血神子要是到了别人手里,就相当于把性命将把柄交到了别人手里。以魔道中人的狡诈,恐怕永无挣脱之时,连鱼死网破都做不到。

修仙、修道、修佛、修魔,本质都是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超脱世间种种拘束。如果越修,越无法掌控生死。那么这血神子之法,不修也罢。

至于将血神子藏起来,或者将血神子随身携带,这两点已经有教训展现给魔道中人了。

而那干尸生前却将这血神子之法,修到了前无古人之境。

盖因其前身,猴身之时,天生便有造化。

扑一出世,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之虫。

《毗尼日用》偈曰:“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

佛门因此有净水咒,咒曰:“唵缚悉波罗摩尼莎诃。”

八万四千一般是极言其多,而不是具体的数目表达。

而在这猴子身上却是真的实有八万四千之数的毛羽之虫。

毛为兽,羽为禽。却是天生的一身数量极多跳蚤蚊虫。

这一身毛羽之虫,与猴子气机相合,却又各为个体,彼此相离。

那猴子在世间挣扎不知多久,才机缘巧合,有魔道之人奖赏。得了这可谓各大势力中烂大街,没人修的血神子之法。

可谓是困龙升天,一朝乘风而起。

凡猪都能起飞,何况这心有自持的魔猴。

正如前言所说,这魔道世界不讲甚凡人天命。

可这猴子却真如血神子的天命之主一般。

两者相合,如鱼得水一般。

相互成就,如君臣相择辅。

猴子得了血神子之法,静心精心的潜修。

在猥琐发育过后,再现世时,已经以一身毛羽之虫,修炼出了八万四千颗血神子。

因以毛羽所修,气机相合,随心所欲。亦气机相离,不惧以血神子咒杀。

浑身一抖,八万四千颗血神子齐出,铺天盖地。遇魔杀魔。

成了气候,一路搏杀,成就地魔之境。

说来也巧,其一身之羽虫倒也颇合,血神子最初的蚊子之象。

因此,魔道中人,惧怕称呼其为蚊道人。

而这猴子,虽残忍嗜杀,但相对于其它魔道中人,其更喜欢和强者厮杀,自修成血神子之后,一改之前潜修,猥琐发育。不喜欢默默修行,更喜欢享受战斗。

因其一身血神子,不怕受伤,续航强。

越战越勇,越战越强。

如果形势不对,还能以多打一。

故,与它人争斗,往往战而胜之。

在地魔之中,也凭战斗,道行日益精进。甚至触碰到了,相当于金仙,此世称天魔境,的一丝界限。

蚊道人,为其它惧它敌视它的魔道所称。

这猴子却是不认。

它自称,自己为。

斗战胜。

争斗,对战,胜之。

故称,斗战胜。

猴七,看到这里,不由想到莫非那干尸是孙悟空在此世的化身?只不过是陨落了。

虽然西游世界,孙悟空还未出世,可过去未来皆可为现在。金仙行于此间极致,一证永证。万界归一,皆可为其本尊投影。

斗战胜之名,实源斗战胜佛。

斗战胜佛是佛教里面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在佛家并没有职位的高低、先后,佛的智慧境界是圆满无漏的,已经是极致了。

佛陀慈悲,与世无争,何以号为‘斗战圣佛’,只因世人私心难消,我执甚深,故修佛之人在修行途中必需不断秉持‘无我’正见,与‘我要、我想、我厌、我畏’奋斗,直至战胜一切私心偏好,不再沉迷于如意算盘,方能契入无有对立,永享太平。故有此号。

【三十五佛,第一位,即为释迦,后为如来。余下三十四尊佛分别于如来的十方(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围绕三周,每一周有十尊佛;最后四尊佛,于围绕佛陀第四周的东、西、南、北四方安住。】

而西游世界,孙悟空所得正果,所称佛号,既为斗战胜佛。

此间,若是用了这袈裟上的血神子之法。看来是要与孙悟空解段因果了。

这段因果不同于先前菩提祖师将补天石留在花果山,而是一段得法之因果。

或者说先前主要是因化胡为佛,结的因果更应在佛门。

而此次因果,完全结在斗战胜佛,结在孙悟空。

猴七稍做沉思,已有决断。区区因果,猴七倒是不惧。就算赖账,也不会怎样。

只是感叹,缘法的巧合。

这不是刻意安排,更像是大道的缘觉。

今日自己得用了这斗战胜佛的法,以后也应还法给孙悟空。

怕是应在了一段师徒之缘。

佛教有佛化作猢狲,以成化胡为佛,已是定数。

看来这佛,便是斗战胜佛了。也怪不得,那猢狲会是孙悟空,会成斗战胜佛。

一切自猴七做完决定后,便已定下了。

猴七,来此界,为灵宝大道所感。却不是那斗战胜佛能算计的。又经多手布置,也不惧佛教谋划。当然,如果释迦亲自动手,太上亦应允。那么猴七也只能接受。

正如孙悟空之名,源于菩提祖师。

正如孙悟空之法,学于菩提祖师。

或许,等到菩提成为灵宝,成就混元之后。一切都会明了。

念头转回,猴七却要修这血神子神通法门了。

高瞻远瞩之下,原法门在猴七看来颇为简陋,虽合冥河本质。却能改进更好。

伸手将袈裟披在身上,双手合十静坐。

不同于冥河身下赤色莲花,猴七身下升腾起一座黑色莲花。

随着猴七修炼,天地间贪嗔痴等魔念灾劫之气,向这方蜂拥而会至。

猴七身上没有那八万四千羽虫。

却改用天地间,无量的贪嗔痴来造就,合为无量灾劫相伴。

只见猴七身后升腾起两道魔光。

一者黑,如黑水,如冥土。

黑水滔滔,荡尽一切,归于冥土。

一者赤,如业火,如莲花。

业火熊熊,焚烧无尽,造化莲花。

两者交合,盘于猴七脑后。

黑者在内,将贪嗔痴吸纳,沉淀。

赤者在外,将贪嗔痴燃烧,升华。

赤色与黑色,相融相济。就如火焰燃烧在油水之上。不仅不熄灭,反而有了如水般的扩散。

业火、黑水、莲花、冥土。

却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一派生机灼灼之象。

实质却为劫气喷涌。

两者合成一赫然光轮。

悬于猴七脑后轮转。

此光轮,显得猴七一副慈悲之相。

猴七以光轮吸收贪嗔痴三毒,沉淀到己身,可谓还世间清明,确实是一种慈悲。

可随即,又将贪嗔痴三毒,点燃升华为劫气,散播到世间,又可谓是一无上大魔。

披着袈裟,坐着莲台,却不为佛,反而为魔。

猴七以劫气运转血神子,世间劫气有多少?无量无终。

猴七强以无量化为一数而代指。

《观无量寿佛经》中有。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而佛教中又有。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于是后来又发展出,有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灭八亿四千劫之说法。

如今,猴七既将自己的血神子之数,称为八亿四千万之多。

盖因以劫相应。

实为无量众生劫。

佛称尘世为苦海,而今猴七的八亿四千万血神子,既以苦海而作血海。

八亿四千万血神子,运转八亿四千劫,化为无量血海。

脑后光轮既为八亿四千万血神子之源,既为血海之本。

猴七,低头轻念,“南无阿弥陀佛,血海冥河魔主。”

而世间仿佛以猴七为中心,自这山处,升起显化一轮无量大,无量光的黑红大日。

世间一切众生,只感魔气沸腾。被灼烧升华为劫气!

天地一清,一顿过后,劫满乾坤。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