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偷偷观察

「限制条件?」

见小光说出了这样的话,杨勐沉吟了起来,

他也知道这项技术的难度,

他曾经与小光在这项技术上交流过不少,

引力透镜这种技术,

人类早在二十一世纪初,便应用在天文学观测领域,是观测系外天体的重要工具。

这种观测方法,是利用大质量天体所产生的引力对空间的扭曲,而形成类似凸透镜的效应,使得人类可以观测到大质量天体身后的宇宙空间。

简而言之,

便是把大质量天体当做放大镜,去观测其身后的宇宙空间,

凭借这项技术人类发现了极为遥远的一些天体,

但想利用引力透镜,

需要一个先决的条件——大质量天体,

只有足够质量的天体所产生的空间扭曲,才能作为一个明显的放大镜。

尤其是那些自身不发光的天体,更适合成为放大镜,

在宇宙中,人类寻找的放大镜往往是没有明显吸积盘的大质量黑洞。

而随着人类天文观测技术精密度的上升,

人类已经可以利用恒星级别的引力透镜,

这种技术便称为微引力透镜,

这项技术是用来观测行星的重要工具,

等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者,论证了纳米尺度的相对论,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

只要存在质量的物体,都可以利用其自身质量在引起在空间中引起的弯曲,来实现放大镜作用,

当然这只是理论,以人类当时的观测技术,想要通过放大镜看清有质量物体身后的东西,

只能到较大质量恒星这一步,

但鲁坦星人,却与地球人类不同,

它们自始至终也没能离开自己的星球,只能通过一些方法,来观测宇宙,

因此在引力透镜这样的技术上远比人类要走的远,

尤其是在弦论世界中,引力透镜的观测精度,已经超越了人类可以想象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

利用这样一颗不大的恒星,去观测其身后的行星,以鲁坦星人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

「但是,小光说他们的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想到局限性,

杨勐也能想到一些,

首先是这颗恒星太小了,其次便是作为观测者的他距离恒星和行星之间的距离似乎过近,观测位置很难确定。

「但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局限性?」

这些念头在杨勐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你,而后便望向了小光,

小光感受到了杨勐的目光,闪烁了一下说道:

「这个恒星太小了……」

「但以你们的微引力透镜技术,这样的恒星也是可以利用的吧!」

「是的,但观测精度要求很高!」

「既然如此,这项技术还是可以尝试一番的!」

「可这里的距离过近,信息汇聚的程度并不高,可得信息的清晰度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见小光果然说出了自己所考虑的两个问题,他开口问道:

「那这样的问题,可以克服吗?」

小光闻言闪烁着继续说道:

「确实可以克服!」

「但想要克服,与我接下来要说的第三个限制性因素有关!」

「还有吗……」见小光说起了自己没有考虑到的部分,杨勐耐心的听了起来,

「我们想要通过引力透镜看到后面的星球,对于我所掌握的技术来说,并不算困难,

真正困难的地方是,我们如何将看到的东西转化为可供理解的信息,

若想实现这一步,我需要极为精密的信息处理辅助设备!」

「只要解决精密度问题,那么就算有前两个限制性因素的存在,我们也能看到那颗星上的情况!」

听到这样的话,杨勐瞬间便明白了,小光所说的技术性难题,

人类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

早期人类通过光学天文望远镜来观测宇宙,

但人眼的可见光范围十分的有限,

于是视野范围更广的射电天文望远镜便出现了,

可早期射电天文望远镜,

所收集的数据,不是心电图这种复的波浪线,就是密密麻麻的二进制数或者十六进制数,

就算专业的天文学家,看着这样的数据,也会感到头大,

直到人类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可以射电天文望远镜收集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在结合光学观测,人类的观测才变的更为容易。

而此时,他所面临的情况那时十分的相似,

通过鲁坦星人的微引力透镜技术,

虽然可以收集来自罗斯128行星的信息,

但如何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出来,却是一件难题,

这种信息整理的难度就像是将少量的盐和大量的糖混合在一起,

在不通过化学的方法,

只通过放大镜,用镊子将盐颗粒,一颗颗的捏出来一样困难。

「那么你们当初是如何从大量干扰信息中找到目标行星的数据的?」

杨勐看着小光,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时间!」

小光的回答十分的简短,

「时间?」

在小光的提醒下,杨勐回想起了当初,自己询问小光如何看到地球景象的回答,

来自地球的反射光子和其他粒子,

即使经过恒星放大镜的汇聚,

等到了鲁坦星已经几乎到了没有的程度,

但对于存在十几亿年的鲁坦星文明来说,

只要时间足够,将来自地球的观测数据,保留下来,

而后就像是从糖里挑盐一般,只要有工具,能分别二者的区别,并将盐取出来,

就算取出的过程极为繁琐而麻烦,

可只要能取出来,花费大量的时间,总有一天能将盐从糖里全部取出。

而鲁坦星人这里所用的发现提取工具,便是弦论,

微观世界里的弦论,与粒子的自旋运动方向,震荡数据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在宇宙空间中,时间,空间,变化又会影响这些数据,

这便使得从不同距离,不同方向到达一个星球的粒子,

在弦论的世界中有所差别。

只可惜,弦论并不是杨勐现如今能掌握的技术,

之前他将从小光这里获取的一些弦论知识,曾传输给地球,

但可惜的是,直到现在他还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这方面的信息,

关于弦论的事情,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虽然有些担心地球的情况,也担心通信的问题,

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搞清楚罗斯128行星上的情况,

这些问题被他统统抛在了脑后。

「不管如何,虽然有着一定的限制性条件,但还是可以利用微引力

透镜对罗斯128行星进行一些观测吧?」

「是的!」小光闪烁了一下回应道:

「只不过,我们的观测可能会毫无收获!」

「而且你也要帮我制造一些辅助设备,才能进行观测!」

「可以!」

「等等,还没完,若想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你所在的飞船,需要暂时脱离你所谓的拉格朗日L3点,

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观测角度!」

见小光不断的提出要求,又提出要变化飞船的位置,杨勐思考了一下回应道:

「可以,只要飞船不运动到,恒星的另一侧就行……」

「怎么可能会运动到恒星的另一侧!」

小光闪烁了一下,似乎对杨勐的发言感到有些奇怪。

……

在决定了两种探测方法后,

杨勐便忙碌起来,

他首先准备的便是想点四点五的位置,发射镜子。

这项准备工作,并不麻烦,很快两个设备被发射出去,

虽然杨勐将其称为镜子,

但其本质上还是两个卫星,

只不过与普通卫星不同的是,

镜子一号,与镜子二号,两个卫星上各自带着一大一小的锅状物,

这两个锅,便是杨勐用来收集信息的工具,

等镜子号卫星到了目标区域,

大锅将会对准罗斯128行星,

小锅则调整角度对准飞船所在的位置,

其中大锅,并不会主动发出任何信号,而是收集来自罗斯128任何微小的动静,

而后通过小锅的集束信号通道,将尽可能集束的信号传送到飞船所在的位置,

当两面镜子送出去后,

杨勐稍作休息,便继续接下来的准备工作,

他看着接下来需要建造的设备列表,

在注意到,其中一个与镜子配套的设备时产生了一些犹豫,

「中微子探测装置吗?」

杨勐思考了一下,将这个设备暂时从待建造设备中拉了出去,

虽说中微子,是人类当今发现的穿透力最强的粒子,

除了黑洞,无论是处于简并态的中子脉冲星,又或者是恒星,中微子都可以穿过这些天体。

但考虑到,罗斯128行星上的情况,以及这颗行星上的先驱航天员掌握着和他一样的技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