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捷报入京

十月二十一。

神京城,昨夜刚刚飘落一场大雪。

还不到卯时,整个神京城还算是在夜里。

街道上积雪还没有留下几个脚印,一匹快马,马背上一个骑士,背着一个长竹筒,腰间系着明黄旗:“捷报!山海关捷报!”

这时候很多人都还没有起床,只有一些小商贩刚刚起床。

几经的清晨时分,这一道声音穿透力极强。

“捷报?!”

这两个字,已经多少年没有听到过了,很多人已经想不起,什么时候听闻过这两个字,有些人这一辈子都没有听到过这两个字:“山海关捷报,难道战胜了建奴?”

仅仅只是疑惑,随即没有人在关心。

建奴很强大,但是距离他们这里太远。

关心的人不多,作为普通百姓,山海关距离神京城太远,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到的。吃饱穿暖,多赚几个铜钱,可以过一个好年,才是他们的追求。

...

“陛下驾到,百官见礼!”

逐渐,太阳升起,一丝温暖阳光照射进入大殿。

“诸位爱卿,蒙古八部冦边,攻入武威、延绥、固原三镇,掠走边民三万有余,大周该如何应对?”

大周庆历帝,扫视下方群臣,眸子中隐藏着怒火。

他为皇帝,子民被掳,三镇吃了败仗,天下百姓必然骂他这个皇帝无能。最主要的是,蒙古八部,自从武宗皇帝北伐之后,多年未敢犯边,如今他在位的时候,再次卷土重来。

这是,瞧不起他吗?

兵部尚书李元庆举芴出班奏道:“陛下,九边巡检王子腾,防守蒙古能力不足,请陛下治罪。”

庆历帝双眼微眯,王子腾是庆历帝一手提拔的,将来要做京营节度,助他夺取兵权的。

王子腾不能动,这是他的王牌。可惜让王子腾巡视九边,出现如此严重后果,庆历帝也是心中有怒火。

太上皇如今已经禅位,他是皇帝。

然而,他登基这五年多来,太上皇对于朝堂的掌控,依旧让他感觉到深深的无力。整个朝堂,没有他几个人。

“王子腾巡视九边,只有处置权没有统兵权,罪不在他!”

为了军权,庆历帝必须要保护王子腾:“如今蒙古八部,屯兵三十万在长城以北,随时南下。建奴也开始从朝鲜抽身,不日也要再次寇关。”庆历帝深吸一口气:“诸位爱卿,尔等有何防御之策?”

这才刚刚安稳两年,战火再起,庆历帝很多抱负没有施展,又要被边疆战事束缚手脚?

“臣建议,调拨粮草,九边之地,大周屯兵足有二十万,进取不足,防守有余也,我等有长城之险,可以防住...”

兵部尚书李元庆,微微弯身:“草原大雪封疆,每年此时,草原总会寇边,防守九边之地,草原就无法进入长城之南。”

庆历帝微微颔首,在满朝文武,没有更好计策,勋贵武勋,没有大将可用的现在,想要锐意进取,主动出击,是万万不行的。

“什么声音?”

庆历帝正要询问其他政事,隐约听到一声声呐喊的声音。此时是早晨,万籁俱寂,尚未天地嘈杂散发之际,很是突兀。

朝臣大多是老的,有些人没有听到:“没什么声音啊。”

“捷报!”

马蹄声响,一匹健马冲入大殿门外。

一个旗兵跳下战马,举着一个竹筒,声音沙哑:“八百里加急,山海关大捷!”

“捷报?!”

庆历帝差点站起身来,这些年来,建奴崛起,他登基称帝,都没有什么捷报。刚才草原八部犯边,庆历帝还在忧心忡忡。

山海关捷报?

山海关一直是防守策略,就算是建寇边,击退建奴,也算不得捷报,只能是边关大胜。而这个大胜,还仅仅是击退建奴,伤亡不计那种。

捷报,这两个字是不能随便用的,而是战胜敌人,还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胜利。

文武百官窃窃私语起来:“山海关能有什么大捷?”

要说文武大臣一个个是老狐狸,混迹朝堂,可以说是一个人精,然而山海关一直被朝廷关注,根本没有用兵动作。

“夏守忠,呈上来!”

庆历帝心中激动,自从登基以来,他的政绩平平,可以说建树寥寥。

年年草原寇边,建奴寇边,他这个皇帝的威望,不断被民间质疑。这本就是太上皇留下的烂摊子,政令不经太上皇之手,根本无法发出。

他只是为太上皇背了黑锅。

太上皇每日太极宫享乐,黑锅是他的。

如果有一场大捷,不仅可以稳定天下民心,更是可以提升他的威望。

庆历帝快速拆开捷报,快速浏览一遍,瞬间大笑:“哈哈...好!”

群臣满头雾水,庆历帝把战报递给大太监夏守忠:“念!”

夏守忠接过捷报,随即念道:“十月十五,建奴八万寇边。”

果然与建奴有关。

只是,建奴寇边,又如何有了一场大捷之战?

“......当建奴退兵之际,、昭勇将军、山海关参将贾恪,率领五千骑兵,趁建奴退兵之际,杀入建奴大军...

贾恪斩建奴战将三十七员,建奴皇子三人。”

飞卢18周年品牌升级回馈读者!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8月10日到8月20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