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代工厂(二合一)

第319章100:代工厂

李老大概只是顺口说一嘴,但芯片似乎确实是个还不错的选择。

甚至不只是不错。

不仅本身是重资产行业,而且如今经济危机,受到冲击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就是半导体,半导体是生产工具,经济不好的时候就会衰退,而今年又恰好是市场周期中的过剩周期,总之行情现在烂得不像话,正好适合来抄底。

而且今天这事,说到底不就是未来贸易战的预演么。

这几天算是提前感受了一下下个版本的压力,而要说贸易战,别的问题都能解决,芯片禁令是真的绕不开。

只不过这个问题,陈钦之前其实已经想过了。

他自己不懂半导体,嵌入式就够他头疼的了。

不过所谓高屋建瓴,要说这个行业……他大概是稍微懂一些的。

“半导体这个范围可有点大,李老你想做的是哪种芯片?”

就是季祥林也知道这个问题,李老说道:“我以前在联想就主张过要自研电脑芯片,后来从联想出来后又参加了几个自主研究的芯片的项目,虽然做得还行,但目前进度都还不怎么样,但现在说的话,我觉得还是高端半导体更好,这对咱们国家来说是个产业升级的机会,对国内公司来说也算是多了个选择……”

他一说就停不下来了,不过倒是很快又补充道:“当然我只是建议而已,而且我和小陈之前已经开始做这个东西了。”

季祥林有些意外:“已经买了?投资的初创团队吗?”

“不是的。”李老说道,“我们是做了个开源指令集……”

季祥林没听过这个:“这我就不太懂了,指令集是什么?”

“指令集嘛,差不多就是芯片上的一种上层代码,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软件,都需要通过指令集来完成功能,比如说英特尔的芯片指令集就是X86,不过他们的指令集是依附于芯片的,算是芯片和系统之间的连接部件……”

李老解释着,季祥林似乎也顺手翻起了手边的手册:“哦对,咱们开天手机的指令集,原来是ARM对吧?”

这时陈钦道:“对,ARM公司目前是个提供低功耗指令集、以及和它配套的技术方案的ToB性质的半导体公司,我们现在是开天生态的主导者,不能完全受制于人,所以我们最近联合Mozilla,提供了一个开源指令集,叫做Risc-V。”

“好主意,开源还真是好用啊。”季祥林也听明白了,“也就是说以后做开天手机的可以直接用咱们的开源指令集,这样就不用给ARM公司付钱了?”

李老却说:“差不多是这样,不过开源本身不是万能的,对一个成熟的市场来说,一般是‘二流公司做开源’,它目前只是一种免费替代的方案,发展还需要时间。”

陈钦也说道:“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咱们在做的游戏引擎,ARM强在他们与指令集配套的技术服务,这种商业模式是他们首创的,核心还是他们能够让芯片公司缩减成本,最后用营收来支付技术服务和授权费用。”

季祥林沉思:“听起来还不错,要不咱们可以考虑一下这家ARM公司?虽然有替代方案,但是如果收购下来强强联合……”

李老沉吟了起来,但陈钦说道:“不需要了,Risc-V迟早会淘汰掉他们,我们的商业模式更先进。”

季祥林好奇:“这不是开源架构么?”

陈钦便解释了起来:“ARM提供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是帮企业跳过指令集底层设计的工作量,但一方面他们的研发能力无法应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毕竟不是每个客户都是做手机或者电脑的,一方面他们的生态其实也很封闭,客户只能付钱接受,但无法参与开发。”

“而我们的Risc-V可以供更多人来使用,也许有客户有闲心自己研发一套技术方案,成功后他可以把这套技术方案卖给别人,久而久之,肯定能比ARM一家的方案更丰富。”

“同时更多开发者可以靠开发我们的芯片组的工具获得名气和收入,现在与我们合作的Mozilla已经开始这种业务了,甚至以后ARM也可以投入我们的指令集的相关开发,所以我们的Risc-V将来一定能够成为最主流的指令集之一的。”

季祥林听完有些没转过弯来:“我还以为这是个技术问题呢……”

“这是个商业问题。”陈钦道,“确实目前半导体领域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商业问题,所以ARM公司还是算了吧。”

陈钦说了半天,把未来的两大主流架构之一的ARM批了个一无是处。

倒是没提最主要的原因,毕竟ARM技术是真的有点难,相对而言又实在是没什么钱赚。

不过刚才这些东西也不是他胡说骗人――作为未来人,又是科技行业的,芯片问题自然是多少听说过一些。

所以上个月他除了吊儿郎当,也想了个相关的办法,实际上他第一个瞄准的就是ARM,不过ARM到底还是太小了,这个小的意思不只是它规模小,而是份额小,毕竟手机是块大蛋糕,它的份额从90年代就开始竞争激烈,如今的格局其实已经差不多划定了。

而ARM这块实在是很小――目前高通跟诺基亚打完诸神之战,退出市场做了净专利持有人,是这块大蛋糕桌上的最大的玩家,而ARM是它阵营下的小喽之一。

具体来说,未来手机的高通税有5%,基带芯片和SOC芯片也是以它为绝对霸主,价格另算。

ARM税是按固定费用算的,一个cpu一点点钱,非要说基数大,那可能确实也不少,但摸着良心说他提供那么多技术支持、就拿这点分成,比起那些专利流氓不知道良心到哪里去了。

所以从投资角度来看,这个公司实在是没什么油水――不仅营收不咋样,到2023,完全体的ARM一年营收也就那么点……按重生者的标准,ARM的利润是比原神高了,但差不多跟李佳奇是一个档次的选手。

而且也没什么话语权,就是个臭打工的,实在是很尴尬。

所以要确保可控的话,确实没必要自己做一个,于是陈钦拉出了Risc-V――它也是个低功耗、微内核、以嵌入式为核心的开源芯片架构,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之前有四个大哥,但是自打90年的微内核与宏内核大战后,它这一支就混得很落魄,按历史它大概要过两年才出现,出现后也打不过有先发优势的ARM。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嵌入式系统是芯片的绝对下游,之前做开天系统的时候陈钦就这么跟李老说过;现在既然有支点,往上游前进,第一步碰到的就是指令集,做个Risc-V,差不多是给其他开源替代给一条路,就算不做强制绑定,应该也能在手机指令集上多一个备用选择,也方便为继续往上游前进提供支点。

“好吧,既然架构指令集不行,要不投点别的?”季祥林也意识到这个行业的复杂度了,似乎是一边说话一边搜彭博社的行业报告,“我看介绍说芯片产业目前主要是三个模式,一种是IDM,也就是垂直整合的综合型企业,一种是台积电那样的代工厂,还有一种是fabless……哪种比较好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