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9章 洪承畴:主子爷爱我

洪承畴见自己的暗示,多尔衮听不懂,只得壮着胆子,压低了声音:https:/

“主子爷大人,奴才的意思是——主子爷大人的皇父摄政王,何不变更一下顺序?”

“变更顺序?”

多尔衮茫然的看着洪承畴。

啥意思?

老子这名头,都给皇帝当爹了,还要怎么变动顺序?

洪承畴见自己都暗示的这么明显了,多尔衮还是听不明白,只得继续道:

“奴才的意思是——主子爷大人的皇父二字……

何不改为父皇!”

“父皇?”

多尔衮眼睛猛然凸起,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卧槽!

“父皇摄政王?”

“然也!”

洪承畴笑了起来。

“妙!”

多尔衮哈哈大笑,一巴掌拍在洪承畴脑袋上,就像打孙子那样。

洪承畴脑瓜子正嗡嗡响,就被主子爷拽着小辫子,揪了起来。

多尔衮龇着大黄牙,大手啪啪在洪承畴光溜溜的脑袋上拍打着。

嘴里还哈哈大笑:

“你这狗奴才,脑瓜子就是贼特娘好使!

哈哈哈哈!”

“皇父摄政王!

皇父摄政王!

老子给方喀拉当了父皇,这一下,老子看代善那老阴比,还怎么阳奉阴违!”

多尔衮高兴极了。

没有带帽子的他,两根牙签粗的小辫子,左右晃悠。

帅呀帅……

呸!

手秃噜皮了。

蹭亮的脑袋瓜子上,两根小辫子甩呀甩!

“快说,你这老狗还有一个没说呢!”

多尔衮高兴极了,毛茸茸的大手,揉了揉洪承畴的老脸。

已经五十多岁的洪承畴,脸上已经有了皱纹。

多尔衮一阵揉搓,那老脸,就像是放了仨月的丑橘一般。

皱如菊花……

“呜呜~~”

洪承畴含糊不清的说道:

“爪子耶,唔,秃噜噜~爪子耶何不以……”

多尔衮见自己听不清楚,这才抽回了手。

随手将手上的口水,在洪承畴身上抹了干净。

洪承畴也知道自己刚才没说清,于是继续说了一遍:

“主子爷,何不以徐州、淮安、扬州、凤阳、庐州、安庆等江北诸州府,以酬吴家、祖家、耿家、尚家、孔家等家族……”

多尔衮眉头一挑,就要发火。

这特娘可是大半个南直隶啊!

洪承畴的意思,他听明白了。

大清能够拉拢辽东、关宁、登莱等派系,投向大清。

靠的不就是允许他们抢掠么!

但是!

这忒娘可是天下最富饶的地方之一啊!

这么多好地方,都给了他们,我满洲吃风喝沫?

洪承畴见到多尔衮要发火,急忙抢在多尔衮开口之前,解释道:

“父皇摄政王主子爷大人!

这些地方,就在朱由检的兵锋眼皮子底下,咱们守不住!

况且,奴才的意思是——主子爷大人赐出这些地方的前提,就是辽东、关宁、登莱派系诸将,齐攻宣府!”

“驱狼吞虎?”

多尔衮秒懂!

“哈哈哈!”

多尔衮大笑。

“啪!”

高兴极了他的,一巴掌抽在洪承畴的老脸上,五个指头印当场浮起。

“你这老狗,就是有办法!”

挨了主子爷的打……

这叫打吗?

这叫爱!

主子爷爱我,才会对我如此亲近啊!

洪承畴感动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想他洪承畴,虽然是英都洪氏族人……

安史之乱前,陈氏迁徙福建,改姓洪氏。

至此,已经在福建扎根千年。

历经整整上千年的发展,洪氏早已是福建大族。

势力之庞大,甚至在泉州府,都是一方豪强,族中更是掌握着出海的生意。

然而,与主脉相隔太远的他家,却得不到多少分成。

只不过顶着洪氏的名头,倒也没人敢惹罢了。

他父亲洪启熙,是一个死读书的,考了一辈子的科举,就中了个秀才。

万幸,他的母亲,是大地主傅员外家的嫡女。

有了傅家的帮衬,家里倒也还过得去。

因此,他自幼进入族中私学。

然而,等他八岁时,外公去世。

外公一死,舅舅们就分了家产,各自单过。

刚开始还帮衬一下姐妹家里,时不时救济一二……

然而,只有救急的一时义举,又哪里来长期救穷的道理?

失去了娘家依仗,洪承畴家里逐渐衰败。

当他到了青春期时,已经无力供他读书了,只好帮着母亲卖豆腐为生。

万幸,洪家大人物——洪启胤,看中了洪承畴。

不但免费收入族学,更是亲自教导。

按照辈分,洪启胤是洪承畴族叔。

在世家大族中,血脉关系,就是最可靠、最不可分割铁网。

随后,洪启胤高中举人,选拔为官。

先后担任山东济东教谕、湖北枣阳县学教谕。

这就是熬资历的。

若是没有家财,那自然就像宋应星一样,纵然再有才,没有财,却也只能地方蹉跎终老……

洪家是不差钱的。

有财,就有才,就有朝上爬的道路。

某人曾经说过,这世上本无路,只要钱多,自然有人帮你趟出一条路!

身为海贸一份子的洪家,那道路——自然是宽阔的很!

而后,洪启胤更是担任京师国子监学政!

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这大明最高学府……都有了人!

那考试——还不是狠狠滴的简单呀!

为了给洪承畴铺路,洪启胤给他做出了批语:

“家驹千里,国石万钧”。

一朝进入天下最高学府国子监高官的眼中,省却了无数苦读。

最高学府的大佬都这么说了,自然是一路绿灯。

洪承畴接下来的一切,就平步青云了。

担任京师国子监学政的洪启胤,那真真是——桃李满天下!

国子监啊!

这玩意,就好比后世所有大学校长之职集于一身。

虽然是副的……

但是,人家才(财)多不是!

国子监学政都亲自下场了,在随便亮点才(财)……

谁说没了路了?!!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23岁的洪承畴,高中福建乡试第十九名举人!

次年,万历四十四年的会试,洪承畴连捷登科。

排名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此时,洪启胤已经担任云南按察使,署左布政使的一省高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