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还不快谢谢黄大人?

浓眉大眼的黄得功,伸着脖子,凑近了东莪,压低声音道:

“陛下需要投名状,派您来,其一是只有您,才能让弟兄们相信陛下的诚意。

其二,娘娘毕竟……”

他呵呵干笑一声,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娘娘您的身份在这里放着,若是没有功勋,陛下也不好贸然带回汉都呐!

娘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些事情,以娘娘您的智慧,该是清楚的很。”

东莪秀眉微颦。

虽然黄得功就差赌咒发誓了,看似该是真的无疑。

但是!

她还是有些怀疑。

没错,之前时候,朱由检的确是与她说了自己的难处,更是暗示与她,只要她带队将孔府上下拿下,押送汉都,就会册封她为妃子。

但是……

东莪更怕自己只是棋子……

她没回答黄得功的话,却继续道:

“当真只是掳走孔门?”

“娘娘啊!”

黄得功满脸真诚:

“这孔家干了什么,娘娘您之前贵为清廷摄政王郡主,自然知晓。

孔门对天下太重要了,陛下不容有失!

只要咱们将孔门众人带回汉都,陛下自然龙颜大悦。

娘娘这边,微臣不敢保证能够荣登皇贵妃之位,但是,皇妃的名分,却是少不了的。”

满脸老实忠厚的黄得功,说的都是实在话!

东莪一想也是。

孔胤植给她爹磕头的时候,她可是就在摄政王府的。

孔门代表着天下读书人的所在,孔家在哪里,就会带动读书人的选择方向。

若此来看,朱由检选择强行带走孔门,也就合情合理了。

只是……

不知为何,她总是心跳的厉害,莫名有种恐慌的感觉。

“那……”

东莪觉得还是不保险,再次追问:

“朱……陛下不是已经让你拿下山东,为何不据守此地,却要带走孔门,遗弃了这千里之地呢?”

“黄河!”

黄得功一边在心里大呼此女厉害,怪不得皇帝使用诈骗的手法,将她送来这里了。

一边却是回道:

“娘娘也知道,黄河决堤了。

陛下纵然舍不得放弃山东,然而,长达上千里的沼泽,山东这边,陛下实在是无暇顾及啊。”

东莪一愣,这才明白过来。

当时她随着大清入关,自然知道,那时候,攻城略地,简直就像是白捡的一般。

为何父王多尔衮不攻打更容易占领的河南、山东大平原,而是选择了与李自成死磕。

不就是因为黄河决堤之后,河水肆虐上千里,宽度也足足数百里。

这不是河流,找条船,架个浮桥,就能通过了。

这是河水肆虐,泥浆比人还深,偏偏地表又没有多少水的沼泽地带。

换句话说,这是让人马深陷泥浆之内的沼泽!

这么大一片沼泽地带,想要翻越,简直比登天还难。

(历史上这次决堤,开封府、归德府很多地方,淤泥超过一米,甚至某些地段,淤泥超过了十米。

这个现实,就是榆园军能够抵抗清军十几年时间的地利优势。)

(黄河决堤,会造成深达数米的大片沼泽地,就是常某人接受建议,选择炸开黄河,企图阻止倭寇的原因。)

东莪一想也是。

开封以下,黄河两岸成为宽达数百里,长达上千里的泥浆沼泽。

朱由检想要掌握山东,大军往来,必须要从洛阳渡过黄河,绕道北直隶,才能进入山东境内。

而这一带,又都是平原地带,只要有人挖开了黄河北岸,朱由检驻扎在山东的大军,就会成为孤军。

而清廷……

东莪身为大清的顶层贵族,自然熟知大清的做法。

到那时,父王一定会挖开黄河北岸的。

一旦黄河以北也成了沼泽地,没有后援的山东明军,就是砧板上的鲶鱼!

而江南与山东的联系,从扬州、淮安方向,却是大片的陆地。

换句话说,山东对大清是举手可得,对朱由检却是食之无味的鸡肋!

“本宫明白了。”

东莪笑了起来,她挥手对一众女真俘虏道:

“还不快谢过黄大人?”

金钱鼠尾们,虽然听不懂黄得功与东莪的哑谜,却也已经明白,东莪郡主娘娘,这是已经替他们安排好了一切。

“奴才们谢过黄大人,谢过郡主娘娘。”

满满一大屋子的金钱鼠尾,开始跪地磕头。

黄得功心中冷笑。

东莪啊东莪,你却是不知道,有种东西叫做水泥吧!

这玩意,可是加固河堤的利器啊!

你更加不知道,河南布政使孙徵兰,已经开始带人修缮河堤了!

陛下之所以前几次出兵北直隶,都从河南府的洛阳渡河,从太行山边缘横插——为的就是麻痹清军!

甚至,为了今日的事情,更是对举手可得的河南东部大平原,放养至今!

难道——陛下不知道徐州这座军事重镇的重要性吗?

那是为了今日好设套啊!

黄得功心中这么想着,嘴上却挂着笑:

“既然诸位同僚已经明白,黄某人就预祝各位旗开得胜!

诸位!

明日的朝堂上,我等同殿为臣,黄某人只望诸人能够记得黄某今日的善缘。

他日若是黄某人有了危险,还望诸位同僚搭把手呐!”

老实憨厚的黄得功,说的诚恳极了。

就好似——明天他们就真的会携手站在大明朝堂上一般。

“黄大人说笑了,黄大人深得陛下信任,贵为一省总兵。

奴才们不过是降臣,还要靠着黄大人提携呢!

今后黄大人但有指使,奴才们肝胆土地,也在所不辞!”

一行人乱哄哄的许着诺言。

老实憨厚的黄得功,呵呵地笑着,和俘虏们点头致意……

将身为一省军事最高管的傲居,和拉拢手下时假仁假义的模样,演绎的淋漓尽致。

二十一日。

因为有着报纸的存在,再加上朱由检的故意推动。

大明皇帝朱由检强推《大明官吏财产申报法》,与群臣激烈辩论的消息,伴随着当天发布的报纸,传到了武昌、开封。

江汉大平原、华北平原,士绅大震。

这可是恶政啊!

这么一来,还让他们培育的官员,如何鲸吞国家财产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