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两强相遇江上争锋

“我家主公恐韩别驾单人匹马回荆州有失,特命我护送一程,韩别驾莫慌,看我料理了他!”说罢,太史慈挺枪向前,便要交战。

“太史慈将军!小心!此人乃是锦帆贼首领,甘宁甘兴霸!”韩嵩在一旁提醒太史慈道。

“哦?你就是甘兴霸?”太史慈也听说过甘宁甘兴霸的大名,今天见到了他真人,心说果然不凡,可是误入歧途。

“是你老爷我!”甘宁甘兴霸趾高气昂,现在他可是正年轻气盛的时候,双足一点船舷,“嗖”的一下跳上岸来,钢刀直指太史慈道:“你是何人?胆敢坏我的事!”

太史慈手中长枪一招,高喝一声道:“我乃东莱太史慈!”

“哦,是刘备手下的将领!听说刘备也算个影响,想必你也有点本事,敢与我较量较量吗?”甘宁那是个飞扬跋扈的主,本来是想截韩嵩的马车,现在见到可以匹敌自己的高手太史慈,把马车已经忘到脑后去了只是想着和太史慈一决高下。

“怕你不成!”太史慈见甘宁如此轻蔑,也有点生气,本来催马就想和甘宁斗一斗,但是仔细一想,甘宁没有骑马,是步战,自己却骑着战马,借助,多少有些不公平。

太史慈是什么人,不会去占这个便宜,对甘宁说道:“英雄不在马上斗,马上不显真功夫!我太史子义今天就陪你步战一回!”说罢,翻身下马,不行使枪,摆个招数等待甘宁。

甘宁哼了一声道:“你就是骑着马老爷我也不怕!”但是甘宁心里其实并非这样想,他眼看太史慈下马,不占自己半点便宜,是个磊落的汉子,倒是有点敬佩。

两个人摆好架势,谁也没有先动,太史慈用的是长枪,可以后发先至,此时不愿意多露出破绽,甘宁用的是短刀,攻击距离较短,和太史慈的长枪打,他不占优势,敌人不动,他也不敢先动。

两个人就此僵持,都是高手,决胜负也不是一招就能行的,按理说不应该如此拖沓,但是这两人似乎都感觉对方与自己势均力敌,也不敢大意。

做后还是甘宁先出手了,年轻人心性毕竟差些。钢刀卷风,斜削太史慈,太史慈长枪一横,钢刀砍在了纯钢的枪杆上,发出一阵闷响,甘宁趁势把刀刃一斜,顺着枪杆下削,直切太史慈双手。

太史慈怎么会给甘宁这个机会?他长枪上挑荡开钢刀,旋即一枪刺向甘宁咽喉,甘宁急忙闪身躲避,自己的钢刀太短,要是不能贴近了太史慈的身,还真不太好打。

太史慈又是一枪点向甘宁前心,甘宁一个前滚翻躲了过去,此时身体已经向前个,闪过了枪头,他便一刀砍向太史慈双脚。

太史慈来不及收枪,只好提起枪钻来挡住钢刀,一边飞起一脚,直踢甘宁面门,甘宁双手握刀,冷不防太史慈这一脚,正踢中甘宁面门,踢得他眼冒金星,只好后撤。

太史慈一招奏效,立刻进招,不给甘宁任何喘息的时间,长枪快如闪电,再度出击,甘宁刚睁开眼睛就看见了白亮亮的枪尖直奔自己而来,甘宁知道自己要是再不做出反应,恐怕下一秒自己的脑袋就变成穿糖葫芦了!

甘宁身体后仰,呈现出一个仰躺在地的状态,同时一脚踢出,运足力气,踢在了太史慈长枪的枪杆上,太史慈的长枪被踢得反弹了回去,甘宁立刻从地上跃起,旋身挥刀,直劈太史慈胸口处空门。

太史慈此刻高举长枪,止住了长枪反弹的势头,这边甘宁刀锋再至,太史慈胸部、腹部都是空门大露,暴露在了甘宁的钢刀之下,眼下之际,只有把长枪快速下劈,利用长枪的长度来先一步挡住甘宁的刀,才能化险为夷。

说干就干,太史慈挥枪下劈,长枪此时就像是化作了一柄巨剑一般迅速劈下,枪杆和甘宁的钢刀在半空中猛烈的相碰。

两人同时因为力道的作用向后退了几步,甘宁看着手中的钢刀,上面出现了一个太史慈枪杆粗细的豁口,而太史慈的长枪却是完好无损,枪杆上连一道痕迹都没有留下来。

太史慈的这杆长枪是名匠蒲元特地打造的,纯钢打造,坚硬无比,侧重点就是攻防一体,无坚不摧,甘宁的钢刀虽然锋利,但制造的原料远不如太史慈手中长枪的原料坚硬,两相碰撞之下,还是甘宁吃了大亏。

手里这把刀再打也就要断了!甘宁心说这家伙的枪太过坚硬了!太史慈高喊道:“我也不欺负你!你换件兵器再来战!”

甘宁把钢刀丢进江里,吩咐手下拿他常用的双戟来,他早就看见了太史慈背后背着两支短戟,甘宁善用双戟在《三国演义》里面那是出了名的,太史慈也是会使用双戟的,当初神亭岭大战小霸王孙策孙伯符的时候就用过。

“大哥!兵器!”手下人从船上把甘宁双戟扔了下来,甘宁纵身一跃,半空中接下,双手一分,他这对双戟长约三尺,为镔铁锻造,坚硬锋利,单月开锋。

“我见你也背着一对戟,莫不如你我且来斗一斗戟如何?”

甘宁左手戟遥指太史慈,太史慈回答道:“我怕你不成!”说罢,将手中长枪插在地上,解了弓箭,从背后拿出戟来,摆个架势,要和甘宁相斗。

太史慈这一对短戟也是蒲元所打造的,是纯钢打造,长度略短于甘宁的双戟,有二尺左右,是双月戟,两边开锋,看起来倒是像缩小版的吕布方天画戟。

两个人拉开架势,同时大吼一声,向对方冲去,又一跃而起,都升入到了半空中,四支戟半空中相碰,擦出无数火花来,四支戟上下左右四处乱翻,甘宁和太史慈此番武器相同,甘宁的戟法明显的比刀法强多了,太史慈也不遑多让,不露出半个破绽给甘宁瞧了去。

甘宁两支镔铁戟以劈砍为主,太史慈则是削、刺、锁为主。两个人兵器相同,用法却不一样,四支短戟在空中乱碰,叮叮当当,简直赛过了打铁铺。

甘宁戟法可谓不错,在《三国演义》里他凭借着这一对铁戟打得曹操心惊胆战,百骑截营,也算是创下了佳话,眼下和太史慈相斗,竟然占不到丝毫便宜。

很多人会认为太史慈带着的双戟只不过是个应急时的副武器,和旁人的佩刀佩剑都差不多,实则不然,仔细想想,要是自己一点也不擅长的武器带在身上,自己在危急关头武器又怎么能够发出它原有的作用呢?太史慈携带双戟正是因为他擅长这种兵器,用作副武器正合用。

要说《三国演义》里面用双戟最为厉害的人,那还得是属“古之恶来”典韦了,可谓是曹操帐下第一等的猛将,只是可惜在《三国演义》里过早的死在了张绣的手里,没有显现出更多的武艺。

其实,太史慈和典韦是师出同门的师兄弟。他们师从大武术家张愧。

说起张愧,也是东汉末年的名家高手,但是这个张愧和张鲁麾下那位没关系也不是同一个人,张愧年轻时跟随张奂在凉州抗击匈奴时立下不少战功,曾被任中郎将之职,后来张奂卷入了外戚与宦官纷争之中,张愧便辞官隐退了。由于张愧的声望很高,不少人前来拜师学艺,张愧陆续选出了六位少年授艺。这六大弟子最出名的就是典韦与太史慈。

典韦是张愧弟子中最优秀的一位,他天生神力长得也非常雄壮,虽然生得粗犷却很机警细致,他非常适合张愧的戟法。于是张愧将恶来戟法传授给了他,凭着这套戟法让他勇斗吕布、悍战许褚成为了天下一流战将。由于臂力过大拉断了不少硬弓,张愧特意为他设计了一种叫夜摩戟法的绝技,通过典韦多年勤练之下百发百中代替了弓箭。

另一位弟子太史慈由于气质形象深得张愧喜爱,不过由于力气稍逊而张愧改教了不是太擅长的长枪和神箭,毕竟张愧是戟法名家,他还是将夜摩戟法传给了太史慈,虽然在《三国演义》原著之中太史慈一生也没有用过,不过他也代表着张愧的授艺。

眼下太史慈就是使用出来师父所传授的夜摩戟法,大战甘宁甘兴霸,夜摩戟法的长处在于攻防一体,变化多端,前后顾应,和刘备的双剑多有异曲同工之妙,刘备也曾和太史慈探讨双手双兵刃的心得,应该说太史慈在双戟上还有了些进步。

甘宁左手中铁戟向太史慈面门刺去,右手戟来了个暗度陈仓去钩太史慈的下腹,太史慈身形后闪,甘宁那刺戟便没有刺中,太史慈挥戟下挡,挡住了那攻击下腹的一戟,另一支戟也乘机砍向了甘宁。

甘宁连忙格挡,此刻他和太史慈打得多少有些吃力,没想到太史慈戟法严谨,全无破绽,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

两个人打了有四五十个回合了,还是不分胜负,两双戟如龙如虎,如蛟如豹,难解难分,再打下去也在一二百招内分不出胜负来。

“且住!”甘宁跳出圈子,不行,不能再耗下去了,打了这么久,万一他们援兵到了,自己兄弟们可就被包了饺子了!

“你厉害!今日且饶你去!改日再打!”甘宁说完就想跳回船上,太史慈岂能罢休,大喝一声:“哪里走!”大步向前就再拦住了甘宁。

甘宁见太史慈是不依不饶,恶从心头起,怒向胆边生,也说道:“好,好,好,今日非和你分个死活不可!”说罢转回身来,甘兴霸再战太史子义,因为发怒,甘兴霸这对戟上还添了几分力气,太史子义也是形如烈火,眼见甘兴霸忿怒,自己也没有丝毫放松,双戟左右插花,上下舞花,空中翻花,舞出银光万道,与甘兴霸相拼,已经是性命之搏。

两边双方都已经是看呆了!韩嵩心想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等凶恶的厮杀,真是天神下凡!他心中把荆州的各路将官都想了个遍,除大将文聘外,真不知道还有哪个人在这里能挡的住这个年轻的锦帆贼!

这也侧面说明了刘备军手下战将的厉害,听说这太史慈也不弱于刘备手下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足见刘备兵强马壮,将领善战,刘表的如意算盘打得是十分的好,若是有这样的兵马相助,他又何惧孙坚啊?即便是孙坚孙文台他是一只江东猛虎,有这样的战将也可以做得到降龙伏虎了!

韩嵩在心里面坚定了念头,回去见刘表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刘备军的真正实力,否则不足以让刘表能够下定决心请刘备入荆州相助,同御孙坚。

其实刘表倒也不怂,他原本的打算就是刘备愿意最好,不愿意也没事,自己一个人照样去打他孙文台,刘表当年单枪匹马带着一纸委任状到了荆州,最后混成了荆州土皇帝,没点本事行吗?

太史慈和甘宁眼见着又打了二十回合,眼见甘宁甘兴霸似乎稍微落了下风,甘宁今日还未曾吃饭,厮杀了如此长的时间,已经是腹内空空了,体力下滑的严重,肚子里面没食,你就是活佛罗汉鲁智深也扛不住啊!当然,现在是汉朝,离鲁智深那会儿还早着呢!

甘宁现在是汗如雨下,他现在快要打不动了,他现在心里不禁暗骂自己,为何不吃饭,倘若他吃了饭,肚子里面有食,身体上有力,他们两个也就是在伯仲之间,没有高低,可是现在自己饿得前心贴后心,两个手臂发酸,现在是断然打不过他了!

太史慈也是看出来了,他手中双戟仍是进退有致,并不突然猛攻,而是拖着甘宁,引诱他消耗体力,自己则留力,这样便可以稳操胜券。

此消彼长,甘宁有些支撑不住了,太史慈与此时也不再保留,一招夜摩戟法中的“劳燕分飞”,左手戟猛挥,甘宁的双铁戟被太史慈击中,一支戟被打飞了出去,而太史慈的另一支戟一钩,把甘宁仅剩的一支戟也钩离手中,甘宁现在是两手空空,被太史慈的双戟抵住脖颈,已然是落败了。

甘宁自出道以来,还未尝一败,今日是败在了太史慈的手里,眼下面如死灰,一向的骄傲神情此刻也没有了,但是嘴上依旧强硬的说道:“成王败寇!要杀就杀!”

太史慈摇了摇头,心里叹息,这挺好的一个小伙子怎么就不走正道呢?

韩嵩那边看见太史慈击败了甘宁,心里面大喜,一是喜自己不会没命了,二则是喜这个流窜于荆州和益州之间祸害官府的锦帆贼终于被捉住了。

这里需要说一下,甘宁虽然流窜于荆州和益州两地作案,但是他并没有真的横行乡里,杀人越货,少年时的他寻师访友,同时他游历了不少地方,看见了很多平民生活的很苦。即使他在做水贼时,也没有对平民下手。都是把富人的钱财拿走,同时杀死恶贯满盈的豪强,倒是有点几百年以后梁山好汉的意味。

“你也是个七尺男儿,为何不找个正经营生!”太史慈看见甘宁仍然是之前的那一副样子,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哼!那你说说身为男儿该干点什么?”甘宁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认为自己败在太史慈手下是有原因的,因而不服。

“大丈夫生于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太史慈把这句他的名言警句说给了甘宁。

甘宁听了太史慈的话,不由得沉默了,太史慈指挥军士绑缚甘宁,甘宁的从伴已经四散奔逃了,太史慈回头去见韩嵩,抱拳行礼道:“韩别驾受惊了,慈救援及时来迟,还请恕罪则个!”

韩嵩立刻还礼道:“不妨事,不妨事!将军救我一命,在下是不胜感激啊!子义将军武功高强,生擒此贼!厉害!厉害!”

太史慈看了看前面,已经接近新野,接近荆州地面,便上马道:“韩别驾,过江后,此去不远处便是荆州新野县境内,既然已经擒得此贼,我等便要将其押回宛城发落,容慈先行告退,便不送了!韩别驾于路小心,在下告辞!”

韩嵩与太史慈告别,太史慈把甘宁绑缚在马背上,派遣军士拿着甘宁一对铁戟,与众骑兵骑马立刻,化作一路尘烟,又奔宛城而回去了。

甘宁此刻被太史慈绑在马背上,心里面竟然始终在琢磨着太史慈所说的那一句话,也是这一句话让甘宁开始了思考,他现在也想明白了,终日如此,嬉笑劫掠也不是长久之计,似乎自己真的应该去找一个能容纳自己的地方,去实打实的做一番事业,去干一点什么,要是也能名扬四海,封妻荫子,也是不枉此生,不枉为男儿之身,来世界上走这么一遭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