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家住大学,近水楼台 李善兰

当事人现在就是震惊!

好吧, 她是知道好学校抢生源十分生猛,但自己从未享受过,也没有想到如今会遇到, 因此不免有些紧张, 看了看父母。

康卫国同志显然也被这个好消息震惊到了,颇是局促不安。

倒是奚绣蓝稳住了, 问:“你们一中能提供什么条件?”

一中初中部高中部都有专门的竞赛班,初中有数学、物理,高中有数学、物理、化学,生源来自全市,也有外地优秀学生。一中来人介绍一中的软硬件配备,作为庐州市最好的中学, 得到的教育拨款也是最多的,初中部有一半学生能直升本校高中部,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本科达线率高达90%以上。

教师队伍力量雄厚,今年一中有十几人拿到初中数学联赛的一二三等奖, 康妙玟同学如果到一中上学,会有指导老师根据她的学业水平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学费全免, 可以住校, 等等。

奚绣蓝还挺心动的,但是她知道啥事都不能立马拍板, 孩子转学不是小事, 两口子肯定要商量商量。

一中来人态度还是很好的,对他们说有要求可以提出来, 一中非常看好康妙玟同学的前景,也希望康妙玟同学能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送走了一中来人, 奚绣蓝康卫国两口子都有点晕晕乎乎的:这是真的吗?我闺女现在也是个神童了?

中国人自古便喜欢神童,历朝历代也不缺神童,甘罗12岁出使赵国,曹冲6岁称象,蔡文姬6岁知琴音,骆宾王7岁作诗,神童不断涌现,其中很多人成为了历史名人。

唯有留名青史,才更能让人意识到神童的可贵。

康卫国觉得很难想象自己的女儿会成为“神童”,在他看来,女儿就是个小孩,可能比其他孩子聪明一点,除此之外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年级第一当然很好,让他能有足够的吹牛资本,但年级第一之上的层次,他就很难理解了。

奚绣蓝比他好一点但也有限,女儿拿了初中数学联赛的一等奖在她看来跟“年级第一”的差别不大,甚至还不如祖杯赛的特等奖,那可是特等奖呀!一定比一等奖牛逼一点!她本能忽略了数学联赛前面还有“全国”两个字。

两口子各自胡思乱想了好一会儿,奚绣蓝才问:“玟玟,你怎么想的?你想去一中吗?”

“一中太远了。”

康卫国闷声说:“老师不是说可以让你住校吗?”

“爸,妈,你舍得我现在就去住校啊?”

奚绣蓝马上红了眼圈,仿佛女儿已经离开家去学校住宿了似的。“不舍得,不舍得!你生下来就没有离开过妈妈,你要去了学校,跟同学处不来怎么办?老师就算对你再好,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跟在你身边吧?你要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妈。”康妙玟也不能说妈妈担忧的不对,谁也不知道宿舍里会遇到什么事情。她其实没有过在学校住宿的经历,都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住宿生活。

康卫国心里怪不好受的,“你瞎想这些干啥!现在就是看玟玟自己想不想去一中,一中条件比附中是要好一点,至少老师好一点吧?咱不能给孩子拖后腿。”

“我怎么是瞎想?一中年年都有孩子跳楼你知不知道?一个孩子好好的去学校,结果跳了楼,你能想到吗?啊?哪个当妈的不得心疼死?”奚绣蓝怒气冲冲,“在附中老师也不差在哪里好吧?同学又都是从小学一起过来的,都是认识的,去了一中,首先面临的就是要跟不认识的人当同学,你想过没有?”

康卫国皱眉,“呸呸!好好的说什么死啊活的?那些孩子……太脆弱了,我们玟玟……”到底也不敢把话说满了。一中初中部还好,高中部压力极大,庐州市每年都有中学生在学校里跳楼自杀,很多时候家长根本不明白孩子居然压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到了要放弃自己生命的地步。

他看着女儿,莫名心情沉重起来,“玟玟,这事……爸爸和妈妈都尊重你的意思,你说去,那我们就去,爸爸每天送你接你,你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我明天就骑车跑一趟,看看一个来回要多长时间。”

奚绣蓝接着说:“你要是不想去,那就还在留在附中,我看一中老师能教你的,附中老师也能教你。你要是想去大学旁听我看也没有问题,前几天我遇到前面楼的马老师他还说呢,要是你想学大学数学也不是问题。我们家就住在大学里,这个不就叫那个什么——什么楼,那个词是怎么说的来着?”

康妙玟说:“近水楼台?”

奚绣蓝一拍大腿,“对对,就是这个词!老马还挺热心的,他老夸你。”她笑得合不拢嘴。

“哪个老马?”康卫国问。

“就是后面张教授的同事,马教授,他自己就是教数学的。上次他听张老师说到我们家玟玟,还问玟玟考了数学联赛没有,说要是玟玟学完了高中数学,还想继续学数学的话,就去大学旁听。别人不好说,我们可是学校职工,只要玟玟想去,那就去!”

康妙玟:!!!还有这种好事?!

嗐!你怎么不早说呀!

尽管康妙玟对谁都没有说一中来挖墙脚的事儿,但附中的老师还是知道了此事。

刘老师、赵老师、铁老师赶紧来康家家访,要尽快敲定康妙玟的跳级安排。

还是班主任刘老师先开口,“你好,康老师。”

见面喊“老师”,不得罪人。

康卫国忙说:“客气客气,老师们坐,坐。绣蓝,给老师们倒茶。”

刘老师满面笑容,“康老师客气。奚大姐,你也坐,不用忙。真的不用。”

奚绣蓝只好坐下。老师们来家访,还是一来3个,那指定不是什么小事。

“这次我和赵老师、铁老师来呢,是想跟你们谈谈康妙玟同学的升学问题。”刘老师坚决不提一中来挖墙脚的事儿,紧紧围绕主题。“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下学期还是让康妙玟升到初二,但让她明年6月参加中考,这样就等于跳了两级,明年秋天上高一。”

又给康卫国和奚绣蓝惊呆了!

康妙玟之前已经听刘老师说过这事,倒很淡定。她从冰箱里找出茶叶罐,拿了三只待客的瓷杯,泡了三杯茶,端到桌上。

赵老师对她笑了笑,“康妙玟,你也坐。这事你也听听,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康妙玟便从自己房间端了一张方凳过来,坐在妈妈身边。

奚绣蓝又高兴又紧张,“跳级?行不行啊?康妙玟还太小了,这要是跳级……她就要比同学至少小两岁。”好担心女儿被大孩子欺负。

“小两岁不算小太多,再说她现在单科跳级,跟高二学生一起上课,我看康妙玟适应的很好。”铁老师诚意满满,“她现在的学业水平已经不适合仍然留在初中,之所以还让她在初二上一年,是因为初二才开物理和化学,物理和化学也很重要,我们希望康妙玟同学能够在初二打好基础。”

康卫国激动的拿出香烟,抽了一支烟想点上,但一想几位客人也许并不抽烟,好容易忍住了,收起香烟。

“刘老师,我说句实话,我们不太懂这些。我们只希望她在学校过的……比较开心吧,不要给她太大压力,她还小咧。”

刘老师连连点头,“我懂我懂,康老师,我理解你的想法,你把孩子交给我们老师,我们老师和学校就有义务让她健康发展,宁愿慢一点,也不能把她早早的废掉。”

铁老师接着说:“这是学校和刘老师、赵老师以及我一起开会讨论出来的结果,康妙玟的数学能力很强,已经超过了初三学生。我们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原则,尽可能的安排合适的老师培养她。不知道你们作为康妙玟同学的家长,对学校有什么要求?”

“这……”康卫国跟奚绣蓝面面相觑:他俩也根本没什么经验可谈呀!他只好又看向女儿,“玟玟,你自己的想法呢?”

康妙玟先看了看父母的神情,然后才对刘老师说:“我觉得学校和老师已经为我安排好了,我对学校没有什么……其他要求,我不懂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毫无保留的教导我!”

这个意思就是基本满意学校对她的安排了。

送走老师们,回家关了门,一家三口都乐呵呵的。

康卫国感慨万分,“我们老康家祖坟冒烟了!”

“什么你们老康家?玟玟也是我们老奚家的人物种子。”奚绣蓝嗔怪的说。

“对对,绣蓝,咱女儿随你,聪明!”康卫国乐得不得了。

“哼,那可不!”奚绣蓝一脸得意。“我闺女以后一定能上什么清华北大!哎哟!不行,太远了太远了!我可舍不得,要我看,科大就挺好。”

奚绣蓝高兴的拍着大腿,仿佛名校已经可以随便挑了。以前这事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呀!

想着女儿小学的时候并不显得特别聪明,倒是特别显得顽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如今回忆起来,都自动变成她聪明的证据。

“都说调皮的孩子聪明,说的就是我们玟玟!”

康妙玟机智的说:“那都是妈妈你辛苦抚养我长大,我的聪明都是你的功劳。”

“还有我呢?爸爸就没有功劳了吗?”

“爸爸的功劳也很大!”康妙玟竖起大拇指,一碗水端平。

奚绣蓝已经兴致勃勃的在心里想着要怎么跟亲戚们炫耀了,不过还要等到明年中考以后。不然会被亲戚堵嘴,说等你家玟玟真的跳级了再说吧!

哼!要你们羡慕死!

她仿佛已经看到亲戚们羡慕妒忌的眼神了。

不过,说起来,康妙玟现在已经是本市小有名气的神童啦!

初一三班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班上除了一直挂尾的那几个,其他孩子隐隐形成以康妙玟——张娅宁为核心的学习兴趣小组。

孩子们对班级里出了个小神童十分兴奋,在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的成绩出来后,达到了顶峰:本市最大报纸《新安晚报》派记者来庐州理工附中采访本次数学联赛年龄最小的一等奖获得者,康妙玟同学!

哇塞!

对于平均年龄12岁的初一学生来说,报纸记者是一份光荣的职业,能够被记者采访的康妙玟无疑就是大明星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