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艰难的谈判(上)

淘汰旧装备,并利用这些装备对欧洲各国进行军援的事情进行得非常迅速,但整合欧洲的事情却并不顺利。首先是波兰王国向开始长驻欧洲的魏长安表示了隐晦地不满,他们对于苏联军队长期驻扎在波兰境内表示了极强地担忧,而且苏联或明或暗地组织波兰本土工人及农奴建立一个又一个地红色组织的作法更加警惕。对此,魏长安也很干脆,他立即召开苏联驻波兰及德国的乌克兰方面总军(包括了乌克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方面军)总司令托尔布欣元帅,当面询问此事。托尔布欣元帅明白此时的苏联不可能在中国面前表现出哪怕是稍微一丁点的强硬,因此他委婉地表达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意思:那就是苏联在战争中失去了乌拉尔以东地区,这种严重地“丧权辱国”的失败已经引起了苏联境内民众的普遍悲观和不满,他们需要在其他地方拓展新的领土,以弥补苏联苏维埃政权在民众心目中的无能及失败的形象。同时他还向魏长安表达了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多多少少地对苏联进行补偿的愿望。一句话,他们想在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尼亚,匈牙利,捷克等国身上占些便宜。对于托尔布欣元帅的贪婪或者说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全体成员的贪婪,甚至是整个俄罗斯民族的贪婪,魏长按显得非常愤怒,他立即拒绝了托尔布欣的提议,并威胁其不得继续发展各种各样的红色组织,否则,中国只能认为这是苏联对中国的挑衅。消息反馈到我这里,在与赵天赐等人商议后,也对苏联的作法感到相当不满。但又考虑到苏联此时对中国稳定欧洲局势的重要性,在与美国政府要么和谈,要么决一死战的关键时刻。决不能让苏联政府坏事,那么就必须给予苏联一定的利益。最后我们共同决定,牺牲波兰及德国的部分领土及主权,来换取苏联暂时地“安分”。于是魏长安便向托尔布欣抛出了一个方案:将苏波边界向西移百公里左右,为了弥补波兰的领土损失,德波边界也向西移到奥得河,两国以奥得河为边界。捷克斯洛伐克本就是由两个不同民族组成的邦组成的国家。因此也被分成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同时,斯洛伐克及匈牙利两国,中国不反对苏联政府在此地发展其红色傀儡政权。不过,其它地方,苏联政府不得以任何形式支持或资助发展红色组织。苏联军队必须立即从德国、波兰境内撤离。中国军队在苏联的驻军。仍然保持现状,并持续五十年。魏长安还指出:这是中国政府的最后底线,也算是最后通牒,如果苏联政府拒绝执行。那么中国政府将会对苏联的苏维埃政权地合法性持怀疑态度。虽然中国政府的这种强硬态度让托尔布欣感到有些屈辱,但也让他感到大喜过望,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中国会给予苏联政府这样大的利益。因此,他在第一时间就将魏长安的原话发给了莫斯科,莫斯科也立即作出回应,表示坚决支持和拥护中国政府的决策,并表示:如果中国同美国地战争不可避免的话。作为盟友,苏军将会坚定地对中国军队给予支持。看来,苏联还想从美国人手中夺取点好处。波兰王国终于组建了正式的政府及军队,当然其军队主要装备的是中国淘汰下来地轻武器及部分装甲车辆,以坦克为主的装甲部队则被限制在三个装甲师的规模。这对于目前的波兰来说,已经是中国政府给予其的最大奖赏了。这点装甲力量与苏联相比,确实过于弱小,好在中国还向其移交了近十个师的空中装备。一千多架各型作战飞机,相对于苏联来说,处于技术上的优势,再加上有中国军队驻扎在两国境内,这是波兰最大地安全保障。捷克和斯洛伐克被强行分割,但作为补偿,中国却大力加强了捷克的武装力量。状态较好的三个装甲师的坦克及装车车辆、8个师的空军的军事力量。挪威的情况有些特殊,自从中国给挪威流亡国王发出了通牒后,只用了二十天。哈康七世国王便立即乘坐中立国提供地船只赶到挪威,向中国驻挪威军队的长官“报道”。这位曾以的丹麦王子不仅关心自己的王位,对于丹麦的前途也非常在意。好在,中国也没打算让德国继续保持对丹麦的占领。这给了哈康七世一个满意地答复。由于历史原因(1905年,挪威才从瑞典的统治下独立出来),瑞典队挪威总有一种说不清楚不明的心态,这使中国对于瑞典在挪威地任何行动都充满了警惕。毕竟,在这个敏感和关键的时刻,欧洲任何一个地方地稳定都使压倒一切的前提。为此,中国政府花了大力气来武装挪威,由于北欧(看不清楚)维亚半岛的地形,6个师的33式轻型坦克加入了挪威新建设12各师的山东部队准备也直接从中国驻欧洲山地部队中划拨出来,准备给挪威。空军也主要由相对行进CF-3型战斗机组成,大量的防空炮也陆续到达奥斯陆港。更重要的是海军部队,12艘驱逐舰·25艘护卫舰甚至包括3艘旧式巡洋舰加盟了挪威海军,成为中欧联合舰队的一员。当然,瑞典虽然在整个战争中,并没有正式参战,但好歹也属于新世界联盟的准盟友,过于苛刻瑞典,极有可能将其逼到美国那边去。因此,中国政府也对瑞典划拨了一些军事物资,但重点却是以数量极为庞大的中式武器充斥原本德械及瑞典自产装备的军队,以此使瑞典在军事方面产生对中国的依赖。相对而言,比利时与荷兰对中国的感激之情要比心酸之情要强烈得多。34式坦克也成为这两个平原国家陆军的主要装备,数十艘舰艇使原本不太强大的海军成为中欧联合舰队重要力量。两国已经明确表示:将在未来可能对美国的战争中,充当中国军队的马前卒。西班牙的佛朗哥政府也从中国这里获得了相当多的装备。由于需要强力扶持西班牙,使其能成为牵制法国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在军援上对其的开放程度最大。除了西班牙内战开始就一直对33和34式坦克羡慕不已,中国还给了西班牙一个大的惊喜。整整400架“新式”的CF-4型战斗机的加盟。使西班牙空军一跃成了欧洲空中强国。在海军方面,2艘在战斗中遭重创并被伸延的护航航母,也被大方地移交给了西班牙海军。为此,佛朗哥亲自向我发来感谢电,并发表公开声明:如果中国同美国进行决战,西班牙军队将永远跟在中国地身旁。勒布朗的心情此时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他为能够打败德国,解放全部国土,并派军队进占德国部分领土,可使德国在未来的数十年内无法同法国抗衡而感到由衷地高兴;但另一方面,他也为中国全面入驻欧洲。并对欧洲各国产生说一不二的影响而感到忧虑。对中国在欧洲各国进行的各种利益交换,勒布朗心知肚明,但也无可奈何。中国地愤怒可不是法国一个国家所能承受的,现在除了向中国付要更多的利益。并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对抗美国,勒布朗想不出第二条路可供法国选择。好在,中国也算比较“大方”,中国向法国提供了可以装备30个师的CF-2、CF—3系列战斗机,可装备12个师地CFa-1和CBa-2的俯冲轰炸机或鱼雷机,这对加强法国空中实力,具有有可替代的作用。虽然中国没有如法国所愿,提供足够多的装甲装备,但5艘翻新修缮的护航航母加入其海军,将会使法国海军第一次拥有海空作战力量。欧洲各国各自心怀不同的心事,同时或购买或接受中国的馈赠。大力武装起自己地军队。终于牢牢地同中国的旧中国绑在了一起,新世界联盟也终于前所未有地将几乎全部的力量凝固在了一起。现在所需要等待的就是美国的反应了,虽然欧洲各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均希望美国能够后退一步。同中国达成和平协议,但他们也应中国的要求,作好了随时将战争进行下去的准备。同美国的谈判,如果仅仅是与美国政府打交道,那么和平协议恐怕早在一年关就签署了。现在地重点在于美国政府如何说服美国国会,当然也不排除美国政府借此向中国索取更多的利益交换。战争并不象国会山那些愚蠢的议员所想的那样简单,美国政府担心财政无法支撑,而希望尽快结束战争。但议员们则只关心自己或自己所代表的集团的利益。都希望借和平谈判来获得足够多的整治和经济利益,于是,和平谈判便一天一天地拖延了下去。虽然中美两国大规模的战斗并没有发生,但小规模地交火或称为武装冲突则不断地在两大洋各地上演。今天你击落了我一架飞机,明天我就干掉你的一艘潜艇。战争规模虽然没有扩大,但两国地军费开支则仍在源源不断地继续着。相对于中国需要千里迢迢地从本土将舰队部署到数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外的地方而言,美国占据了相当好的地缘优势。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的战争开支要略高于美国,这也是艾森豪威尔决定同中国继续周旋下去的重要因素。两国是战是和,不仅靠政治家们的各种交换,更多的是靠两国的财政各自够支撑多久。谁能够支撑下去,谁就是胜利者。不过,拥有欧洲全部力量的中国,似乎胜算更大一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