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博物馆

“宝友,请问一下,你这东西真是祖传的?”

葛老眼神震烁,细细拿着那玉山端量着,不管是从纹路层次,还是色釉来看,是一个老物件无疑,

可是就目前所知的情况,这大禹治水图玉山,仅有一个,而且是在博物馆里。

这东西出现在这,那可能只有两个,一个这是个a货,这第二个嘛,那就是博物馆被盗窃了,

但这第二个可能完全可以直接排除掉了,博物馆被偷?这在说什么天方夜谭呢?

像这种珍贵的文物,那都是有特别严密的监控手段,防护也是做的十分完善的。

别说偷出来了,这人刚进去有动作,那就会触发报警系统,然后让人抓起来,其严密程度可以说是连苍蝇都进不去。

退一万步讲,要是真能偷出来的话,那肯定是全城搜捕,会闹成全国大新闻的存在。

哪能像是眼前这样,还能让人大摇大摆的弄来这种地方鉴宝不是?嫌命长?

“我这东西当然是祖传的,从我太祖辈传下来的,当时我太祖在朝里当了个大官,因为位高权重,外人给他贿赂送的,”

光头男半带回忆的说道:“这东西一直在我家当传家宝传下来,我打小的时候,听我太爷说在说那些事情了。”

看着光头男那一脸认真的模样,也看不出是在说谎。

这一时间,倒是让葛老黎老等人有些难住了,只能是再对那东西做着细致观察。

可是这观察的越多,他这三观就刷新的越多。

他都开始怀疑了,自己当初学的那些学识是否出了问题?东西不是做旧的那种,成像自然,玉山上面呈现出的氧化程度,也是自然岁月所留下的。

“这东西我不太在行,还是交给黎大师来吧。”

葛老一番看不出毛病来,只好将这东西交到了黎老的手中。他可不敢轻易妄言。

就他看来,这东西是真的无疑,可是据史料记载,这东西就只有一个,这突然出现的,只能是伪劣的。

可是要说这东西伪劣的话,似乎也不对,的确是老物件,而且这雕刻方式也是清朝当局沿用下来的。

可以说是十分明显,而且算是精品雕工。

照常理来说,这样的物件应该是只有上供才存在的。不可能轻易落在一个大臣手中,就算是位极人臣,也不能才是。

除非……这家的祖宗是和珅。

可这就更不能是了,和珅当时是被直接抄家了,全家一件不留,全部充公。

这样的好物件,也不会轻易流落在外才是。

没办法解释这一切,葛老自然是能推脱就推脱,只要他不说,就算是真出了啥问题,这责任也落不在他的身上。

“这个吧。从这物件来看,应该是没啥问题的,可是这史料记载中说过,这东西就只有一件真品。”

“要我看的话,这东西可能是仿制的。当然我也不能确定,谢安石,要不你来看看!”

黎老简单说了两句之后,也观摩了那物件一番。只是他也没有太多头绪,也不敢胡言。

之前他是看过谢安石的功底,不管是对古物的了解,还是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背后的渊源都很清楚。

正是这样,他才打算让谢安石看看。

谢安石顺势接过那玉山,也是仔细端量了一下。这东西应该就是导演说的剧本道具。

其实他看到这东西的时候,也挺意外的。这说的是道具,可是未免也太真实了一点吧?

其实在葛老他们拿着研究的时候,谢安石就靠着神识试探观察过了。

这东西不是赝品那种,质地良好,还是一个比较正品的东西。

只不过也并非完美,在其中一个地方有缝合的情况,只是这缝合手法十分精湛。

光是用这肉眼是无法察觉出来的,就是因为这点,让那些专家们,也无法观察出这东西的真假。

这东西要说是老物件,其实不假。不过这并非博物馆里那一款,这款的制作应该是民间大师雕刻缝合之后的产物。

所以这才导致了,仅有一件的东西,居然冒出了一个第二件来。

不过这东西能经过战争年代流传至今,还是挺有价值的。

只不过他这不能全说,毕竟节目组的安排可不是让他说出这东西的瑕疵。

“怎样?谢小友看得如何?这东西真假可有定义?”

葛老见谢安石并未像昨天那样张口就来,自认为这谢安石肯定也懵了。

毕竟他们这些老专家,几十年经验的,都看不出这东西的端倪,谢安石就算再厉害,也是个愣头青啊。

昨天之所以能出头,那也是因为那东西就是他之前买过然后导出去的,可以说他是知根知底。

所以他能那样淡定从容,随便讲述。

可是今天这东西,他们看了都得犹豫再三,不敢开口,他倒要看看,这谢安石何德何能,能再次出彩?

“我刚刚认真观察了一下,这东西应该是真品。”

“至于为何能有这定论,我们可以从这外观还有起器皿的光泽度来讲述,清代的玉山,不多见,但是能做出这种雕琢的玉山,必然是精品。”

“一般来说,这种精品作假成本很高,所以这东西是真的。”

“当然,也不是凭空武断说这东西是真的。我记得刚刚梁老师说过,这博物馆里有一个这样的玉山。”

“而且博物馆里的那个玉山也是孤本,只此一个。但我觉得不然,毕竟这种东西,流落在人间也无从得知。”

“说是孤本也毫无证据,而这东西能说是真的,最主要的是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这大小上的差距,葛老,黎老,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什么?在博物馆里的那个大禹治水图玉山,那可是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总的重量在5000千克。

“而这个玉山呢?高也就半米的样子,宽度也就不到20厘米,这底坐最多10厘米。”

“喂,谢安石,说这么半天,你到底在说啥呢?这东西到底真假啊?一通胡说,摸不着你的头绪。”

就在谢安石还解释着的时候,粱清格不耐心的打断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