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为了前途,换一个皇帝,继续当朝廷大臣,有什么不好?

很明显的事情。

就是为了名利而来。

朱瞻离是这样想的,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极致。

不一会,三位阁老走了进来。

“拜见皇上!”

“狗儿,赐座!”

朱棣轻声说道。

“谢皇上。”三位大臣再次行礼。

朱棣看着杨士奇:“朕交代下去的事情,以后办妥了吗?”

问的自然是北方矿场那帮建文旧臣。

真要说残酷,还没有那么残酷。

“回皇上,矿场守将已经接到了命令,并且回信,定会严格执守矿场。”杨士奇轻笑道。

“你们三位来见朕,可谓是何事?”

朱棣不解的问道。

“希望皇上不要真的被解大学士的话影响到了。”

杨士奇沉思了片刻,开口说道:“您是咱们大明的一国之君,若是不下酷刑执法,只怕天下百姓都会不服,臣等以为皇上没错!”

“原来你们三位是为了这件事而来,这件事从开始就没有影响到朕,不过朕是在衡量对这帮建文旧臣是否太过严厉。”

仔细看了看这三位阁老,朱棣嘴角生出了莫名的笑意。

“现在看来,无论是你们,还是朕的孙儿,都是赞同朕要用酷刑,甚至于还引用了先秦时的酷刑。”

“哦?”

三杨大惊。

小殿下居然也是这样想的,那可真是太奇异了。

如今小殿下真是皇上的心头肉呀。

先秦时候的刑法,他们三位那是再清楚不过了,是连坐之法。

如今虽然也有连坐,但是那也只是对于一些大罪,大部分的刑法还是轻了许多。

先秦那种刻薄的刑法,其实还不是亡国的真正根基,多少还是和当时环境下,六国贵族余孽在搞事情。

导致一系列事情,全部都给搅和到了一块,然后爆发。

杨士奇在处理事情上边,完全是用的变换之道,可也常常被人说成了首鼠两端。

“三位阁老,我这里其实一直有话想要问你们。”

朱瞻离对着三杨,历史上享有一定盛名的三位阁老多少还是有些敬意。

才能出众,能力出众。

这就是让人尊敬的地方。

杨薄,杨荣,杨士奇等人,顿时面色一正。

“小殿下但问无妨。”

“不知,大明的刑徒,到底算是反贼,还是我大明子民?”

朱瞻离问出了这个问题。

三杨听到后,面色都变得很古怪。

这话要怎么去回答?

是,也不是。

“刑徒,怎么能够算是我大明子民呢?他们大多数都是当年建文那一脉的余孽。”

杨薄回答道。

一旁的杨荣沉思了一会儿也开口说道:“这个问题,臣不知该如何回答。”

“小殿下,臣以为,他们既是我大明子民,也是我大明的刑徒!”

在杨士奇看来,这两者之间其实本就不矛盾。

看到三人各不相同的回答。

朱瞻离嘴角一扬。

目的已经达到了。

很多事情都没有那么容易可以解释。

一百个人,能够有一百种回答,为什么总是要拘束在一件事情上边?

“三位阁老的话,我明白了,其实你们三人也没有错,错的只是这个问题本身。”

朱瞻离摇了摇头,然后深深地说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就会有不同的思想,刑法再严厉都有人会触犯,因为能够得到的回报,也是相同的。”

这下子,轮到朱棣等人沉默了,不过很快他们也想通了。

“小殿下高见,臣等自愧不如。”

从听到小殿下的问题,三杨就已经看出来了小殿下真正的想法。

不固定思维,随机应变!

事情往往都是多样性,就看怎么抉择。

有的事情,他们君臣达成了一个思想,所以办起来就非常的容易。

但是有的事情,没有达成一个思想,就会导致矛盾出现。

像解缙那个蠢货,纯属就是一头撞在了枪口上。

以后仕途,估计不会再有什么变化。

得罪了皇上,能够有啥好结果。

还把底下的臣子都给得罪了一个遍。

以后日子不会太好过。

几年前,朱棣下令锦衣卫追击那些逃亡的建文余孽,最后的结果是,杀掉了不少,但同时也跑掉了不少人。奇快妏敩

“不过,小殿下,这件事也涉及到了全国罪犯,你觉得应该用什么办法来处置呢?”

三杨请教道。

“我觉得,适当可以从罪犯中挑选一部分犯下罪行小的罪犯,给予释放处理。”

朱瞻离没有思索,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那些罪大恶极之徒,不可放之!”

朱棣等人,心中也在思考,这个办法可不可行。

大明如今的人口也非常多,大牢之中的罪犯也很多。

这些人,其实全是劳动力。

解放了他们,大明的农田里,也会多出许多的农民来种地。

这样大明不会缺少粮食。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赦免刑徒的做法。

其根本行为就是想让天下知道,新任皇上的大恩大德。

朱棣登基几年,确实这种事情没有做错。

但是不妨碍他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仍旧是一位治世能君。

可行!

这是三位大臣的心中看法,完全可行!

能缓解天下百姓大部分的压力,这种办法非常可行。

算是解放了劳动力。

以前,朝中的大臣,虽然也提到了这一点,但是很多时候都没有注意到这件事的关键性。

劳动力,那是在古时候最珍贵的东西。

没有机械代替耕种,完全依靠的东西,还是人力和牛,驴等动物来帮忙耕种。

大明的刑徒数量,恐怕不在百万之下。

甚至更多。

这是多少劳动力。

大部分被关进去的,都是一些走投无路的人。

因为犯下了一定的错误。

但是呢,大明也是人情王朝,没有银子纵使是小罪都会被关很久。

百万的刑徒。

若是解放了几十万。

对天下都是大好事。

“皇上,臣以为,小殿下的办法可行!”

思索了这么久,三杨齐声喊道。

这个办法确实能够行的通。

“小瞻离,你还真是给朕了一个惊喜呀!”朱棣也不禁感叹。

困扰大明很多的难题,都被人给说了出来。

当局者迷,局外者清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