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三章 沙盘对策

“走吧,咱们去沙盘上看看。”

平原君很专业的邀请在座的几位。

“沙盘?”

夏洛奇一听立刻明白了这肯定是那工科男赵王丹的手笔。

这小子穿越过来居然也带来了一些先进的东西啊~

夏洛奇暗道。

在平原君的带领下,夏洛奇、信陵君、廉颇、李牧等人走进客厅后的密室。

窗帘徐徐拉开,快要落山的夕阳余光照进来,一间五百平米的房间内只摆放一张木桌,长方形,上面堆放的则是平原君所说的沙盘。

沙盘上赵国疆土赫然为红色,西边为黑色秦土,东边为白齐,东北则为橙黄之燕,南为深黄之魏。

山川、河流、沟壑、关口等等标注的十分清晰。

夏洛奇惊讶了,信陵君亦惊讶了。

廉颇与李牧倒没什么表情。

应该不止一次见到这沙盘了。

“这地形标注是谁的手笔啊?”

夏洛奇问道。

“诸位见到的可是我们大赵最为机密的宝贝了。”

平原君得意的说道。

“地形图各国都有,那是周王分封后颁布给各诸侯王的。”

“只是后来边界屡有变更,各国纷纷自行制图。”

“现在赵国的地形图是我老爹武灵王亲手绘制的,为此,他老人家几乎跑遍了赵国四周的山山水水。”

赵胜无限缅怀。

“武灵王果真不是凡人。”

夏洛奇衷心赞道。

“是,他老人家若在,赵国就不会被秦欺负成这样了。”

平原君黯然道。

夏洛奇白了他一眼,心中暗道:

“你比你老爹差太远了。”

“沙盘是我那侄儿弄的,这一点我也是没想到,咱们的赵王竟然有此技巧。”

“山川地貌一览无余啊~”

平原君似乎对现任的赵王丹不是很服气的样子。

“能制作出这样的沙盘,我认为当今之世可为第一人。”

夏洛奇再次赞道。

“好了,咱们是不是先说军情?”

廉颇有些着急。

“老将军说的是。”

平原君看了一眼廉颇,点头道。

“燕王亲率六十万大军来攻,左右两路,左栗腹攻鄗,右卿秦攻代,来势甚急。”

廉颇的声音很平静,似乎军情并不十分严重。

“我看其主力在栗腹处,燕王喜只是偏师,卿秦不知兵,可先不去管他。”

说话之人眉宇浓重,单眼皮,直鼻,方颐,下颌处一缕浓密适宜的胡须。

“这位是?”

夏洛奇见不认识,随即问道。

平原君呵呵一笑道:

“这可是你老乡了,武安君李牧李将军。”

“啊呀,原来是李将军,大名如雷贯耳,失敬失敬。”

夏洛奇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哦,你是哪里人啊?”

李牧对夏洛奇很感兴趣,不由问道。

平原君当即替夏洛奇回答道:

“他是邢东人,你是柏仁人,不是老乡是什么啊?”

“他就是现在名闻各国的卫城夏洛奇小夏公子。”

“在邯郸之围时,孤身深入秦地,连夺秦之温城、汾城,再下函谷关,后逼迫秦王与关东四国血誓盟约,豪迈之气天下皆知啊!”

平原君这一席话,说得李牧亦对着夏洛奇躬身行礼道:

“好,当今天下我李牧看得上的人没几个,你算一个,这还是因为你是我老乡的缘故,哈哈哈。”

李牧的骄傲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那股桀骜不驯、卓尔不群的气势实在浓烈。

“嗯,李将军乃赵国栋梁,在下亦佩服之至。”

“快说说,为何燕军主力会在鄗而不是代?”平原君不懂军事,听李牧如此判断,十分想知道判断的理由。

廉颇在旁怎能让李牧抢了风头,当即抢过话头道:

“代之地多山,鄗之地多原,燕王六十万大军中有车骑两万,自然从鄗地西来。”

“好,廉老将军知兵矣。”

廉颇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李牧亦点头,表示英雄所见略同。

夏洛奇紧接着说道:

“燕行此欺凌之事,莫非朝中无持重大臣么?”

“嘿嘿,栗腹乃燕国国相,见利忘义之徒耳。”

“仗着对北胡有功,替燕拓展疆土二千余里,靠得也是这般偷袭与背叛。”

李牧回答夏洛奇的提问。

“好,既然敌情已明,我令廉颇为大将军,统辖一切军务事宜,诸位可有异议?”

平原君知道廉颇带兵好权,不喜别人争功,而李牧年纪比廉颇小,故而让廉颇为帅。

“有廉老将军为帅,某愿听调令。”

李牧当即起身抱拳行礼道。

李牧知道此时是赵国存亡之际,大将不和乃兵家大忌。

廉颇知兵,李牧自然知晓。

两人在领兵方略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李牧知道,即便是自己为帅,也未必会做的比廉颇更好。

“好,有劳李将军替我挡住那代之卿秦兵锋,只需月余,我定击溃那竖子栗腹。”

“领命。”

说完,李牧当即转身出门,去调兵遣将去了。

“廉老将军,可有什么困难?”

平原君问道。

“赵受秦困,长平新败,国内凋敝,士卒奇缺,粮草不足,这些都是困难。”

廉颇如实回答道。

“老弟,夏公子,你们对此可有好计策?”

“燕兵远来,车马疲惫,起大军攻赵,乃有轻视之意。”

“因此,我以为,示敌以弱,诱敌深入,伏兵击之,必破燕军。”

夏洛奇道。

“好,小夏公子方略高明。”

廉颇眉宇舒展开来,朗声赞道。

夏洛奇自然知道燕赵之战的结果,这番话亦是后世史书记载中廉颇所用的计策。

信手拈来,直说进了廉颇的心里。

“敢问小夏公子,这士卒、粮饷如何解决?”

“召集邯郸城内所有壮丁,不分老幼,悉数上阵,只要能持刀枪即可。”

夏洛奇继续道。

“问题不在兵员多少,而在于利用士气之愤,举国之哀。”

“所谓哀兵必胜就是这个道理,咱们这边人马越弱,可战意却会越强。”

夏洛奇的话刚出口,廉颇哈哈大笑道:

“好你个小夏公子,在函谷关时我廉颇并不很服你,只觉得你不过是取巧攻占了温城与汾城乃至函谷关而已,毕竟秦军困我邯郸,主力在外,那些城池夺了也就夺了,并不足为奇。”

“今日听你这番话语,当真乃天下奇才啊!”

廉颇动容了,脸庞都有些潮红了。

“那粮饷我就不管了,有你这小夏公子在,对了,信陵君也在,你们可不能让邯郸的父老乡亲饿肚子啊!”

廉颇说完,朝平原君一拱手,施礼完毕,转身离开。

信陵君道:

“小师弟,你真的有把握赵国能胜那六十万燕军?”

平原君见廉颇走后才颤抖着声音接着信陵君的话语问道:

“小夏公子,咱们赵国可是没人了啊!”

刚才两员大将在,平原君说的都是信心十足的话语,现在,对着心腹之人,可一点都不伪装了。

“平原君,你可要保重身体啊。”

夏洛奇记得平原君应该就是燕赵之战爆发时死掉的,赵孝成王十五年,可不就是今年么?

所以,才说出这句话。

平原君一听,心头微微一震,道:

“小夏公子懂医术?”

“略知一二。”

夏洛奇敷衍道。

“哎,这些日子,我感觉似乎到了油枯灯尽的地步,邯郸之围让我耗尽了心神啊。”

平原君说着,流下了两行泪水。

夏洛奇从怀中掏出一把混元丹递给平原君道:

“吃了它,应能保你一年阳寿。”

夏洛奇知道,平原君阳寿已到,即便有混元丹,也只能吊住他最后一口气,因为夏洛奇心力感应平原君的生机已绝,仅存一丝活气而已。

平原君的脸色发黑,眼眸幽暗,说话中气不足,这些都是死前征兆。

平原君接过混元丹,一口吞服下去。

顿时,一股热流从丹田处升起,直接冲向平原君的心脉。

似要冲开那已闭塞的心脉。

但混元丹的药力只冲开了三分之二的心脉堵塞,还有三分之一的死气萦绕在平原君的心头。

夏洛奇暗叹一声,不再说什么。

这是平原君的命数,自己用混元丹替他续命,已是逆天而行了。

可平原君不比那秦昭王,秦昭王是穿越人,平原君是此地土著,先天之气比那黑帝转世的秦昭王差太远了。

所以,夏洛奇能替秦昭王续命,但无法替平原君续命。

见平原君全身的经脉有大半被混元丹洗过,知道暂时平原君死不掉,当即又从储物空间中取出一袋土豆,朝沙盘上一放,对平原君说道:

“目前,赵国粮食奇缺,四处购买是一策,但燕赵之战骤起,购买的粮食大部分要供给军士,赵国百万百姓可就要吃苦了。”

“这是上好的粮食种子,你让手下在府邸内挑一处地块,培植它们的幼苗,几年后就可大规模种植了。”

“但愿这十年内能够解决赵国的积弱之态。”

夏洛奇话语及此,心念一动,既然赵王给了自己中山上虞的封地,那么替赵国稳住颓势亦无不可。

那燕、齐之地倒可顺势拿下,不必客气。

那两个国度实在没什么朝气,还不如灭之。

既有了成算,夏洛奇继续说道:

“我那些部下刚运来的十万石粮草先给廉颇将军调拨吧,毕竟军情紧急。”

“只要击败燕军,他们的粮草、辎重都是我们的,这也是燕王无道之处,千里致人,送大礼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