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摄政

卢禹一直陪在方启荣的身边,希望了解方启荣的日常生活和喜好,同时不希望在这个关键时刻,让其他任何人接近方启荣。

在正常情况下,方启荣放学之后,有一段自由活动时间,然后洗澡吃饭,天黑之后,就该上床睡觉了。

他从小到大,晚上睡觉时,身旁从来都有人陪着,这几天却一点都不习惯。

万淑仪知道方启荣渐渐长大了,她为了自己方便,免得关键时候把方启荣吵醒,于是让方启荣住进了宸和宫,同时给方启荣找了个女童。

只是因为纪祖盛的案子,又让方启荣落了单。

方启荣从坤和宫回来后,一直心有余悸,既无心玩耍,更吃不下饭,每想起坤和宫里浑身带血的满地尸体,就害怕的不得了,眼看天要黑了,他以为卢禹很快就要离开,于是又哭了起来。

卢禹带着慈祥的口气问道:“陛下,怎么又哭起来了?”

“朕想要淑嫣”

方启荣边哭边说,说到“淑嫣”时,声音低了下来。因为这几天每当说起这个名字,都会遭到万淑仪的训斥。

卢禹听不清楚,只有询问站在一旁的齐太监,得到答案之后,欣喜之下,立刻做出一个决定。

站在殿外的亲兵得到命令,飞奔回卫尉府带了一个叫苗依的家姬过来。

苗依十七八岁,皮肤白净、身体玲珑,十足一个大美女。

卢禹单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苗依,见苗依媚眼圆睁,似是不信,马上沉下脸,低声说道:“整个皇宫都由禁军把手,我也不会远走,你尽管去试,事成之后,即刻告知。”

苗依万福称“是”,然后走到方启荣的面前,轻声问道:“妾身陪陛下就寝行吗?”

方启荣看了苗依一眼,从软塌上下来。

苗依最初以为,方启荣万乘之尊,岂是她一个家姬能轻易接近的,可是看到方启荣可怜兮兮的样子后,又觉得方启荣更像一个无依无靠的孩童,于是大起胆子试着去牵方启荣的小手,如果方启荣拒绝,或者遭到周围太监们的呵斥,她马上就会放弃、赔罪,然后告诉卢禹,这个办法行不通。

方启荣日常养成了习惯,每天都希望有人看着他入睡,在他的记忆中,除了身旁的公公们,就连他的母后,都没有与他如此亲近过,于是拉住了苗依的手,跟着苗依走进卧室。

周围一众太监见此情形,都长出了一口气。

如果方启荣拒不入睡,他们通夜都得陪着,现在好了,该值班的留下值班,该休息的回去休息,连静静观察方启荣一举一动的卢禹,也退出了书房,去殿外等候。

方启荣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里瞬间又映现出坤和宫里无比瘆人的一幕。

苗依遵照卢禹的交代,放下床幔之后并未走开,而是轻轻的坐在床边,听到方启荣低声哭泣后,马上轻声问道:“陛下,是不是害怕。”

“是。”

“那妾身陪陛下一起躺下好不好?”

“好。”

方启荣睁开眼睛,看不到苗依的人,却感觉到了苗依的手,害怕的心里稍稍有所安慰。

苗依刚才听到卢禹的建议时,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她担心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现在看来,卢禹的话是对的,至少方启荣对她的提议没有表现出抗拒的情绪。

她宽衣解带,在方启荣的身边躺下,小心翼翼的伸出左臂,把手轻轻的伸进方启荣的脖子下面,如果方启荣躲避,那她就赶快收回,不再按照卢禹的意图去做,没想到方启荣主动的倚在了她的怀里。

方启荣平日入睡前,想的都是开心的事情,今天却完全不同,巨大的恐惧与无助,让他紧紧的抓住苗依的胳膊,担心睡着之后,苗依会悄悄离开。

苗依现在完全放下了心思,开始实施卢禹希望她做的事。

纪祖盛培训养女纪淑嫣,希望纪淑嫣仪态大方、端庄淑惠,目的是将来能有机会母仪天下。而卢禹却完全不同,他培训的家姬,完全是为了博取对方的欢心,以便达到自身的目的。

苗依对此驾轻就熟,很快就让方启荣抛却恐惧之心,慢慢安静下来。

纪淑嫣虽说被纪祖盛送入宫中,但也仅仅是陪伴方启荣,方启荣洗澡的时候,她就在外面等候;方启荣就寝的时候,她就在另一张床上入睡,虽说日夜相伴,却从未有过如此亲密的举动,甚至连手都没拉过一次。

苗依的手法非常轻柔,让方启荣倍感舒适,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慢慢升腾,不仅冲散了他的恐惧,更让他睡意全无。他只希望时间越慢越好,只希望苗依轻巧柔绵的手不要停下,完全忘却了他的母后已经死去的现实。

苗依感觉到方启荣兴趣越来越浓时,却停了下来,同时带着柔腻的声音问道:“陛下现在不害怕了吧?”

方启荣“嗯”了一声,把苗依紧紧的抱住,说道:“你以后每天就这样陪朕好不好?!”

“就怕有人不让妾身陪着陛下。”

苗依把手重新放在该放的地方,轻轻动了两下之后,接着说道:“卢将军说,他位卑职浅,若是丞相不许,明日一早妾身就得离开。”

方启荣虽然没体会到权力带来的好处,但在朝会上,也知道职位高低的区别。

丞相对太后百依百顺,其他人对丞相言听计从,如果让卢禹做个比丞相更大的官,那丞相就不敢把苗依从他的身边带走。

问题是方启荣平日万事不管,既不知道该怎样做,也不知道让卢禹做个什么官,才能满足愿望,于是问道:“那朕该如何做才好?”

苗依说道:“让卢将军做摄政王吧,一来丞相要听摄政王的,二来有摄政王摄政,陛下依然和以前一样,只管开开心心的玩乐就行了。”

方启荣三岁丧父,在记忆中从来没有得到过父爱,今天卢禹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让方启荣倍感亲切。

如果万淑仪是严母,那卢禹就像慈父,让方启荣在最无助的时候,有了找到依靠的感觉。

问题是,以前凡事都由万淑仪做主,方启荣不清楚别人会不会听他的,只好说道:“若是母后还在就好了。”

“陛下只要告诉他们就行,后面的事情,卢将军会帮陛下办好。”

“那朕明日一早就去告诉他们。”

“陛下,明日就怕迟了。”

“天都黑了,丞相他们早该歇息了吧?”

“卢将军会让他们起来进宫的。”

方启荣实在不想起来,又担心明日一早苗依会像纪淑嫣一样,被人带走。

包括丞相庞荣在内的朝臣,哪还有心思睡觉,全都集中在丞相府等候消息。

卢禹带禁军入宫时,顺便让人去丞相府通报,说是羽林卫作乱,禁军要进宫剿灭,同时,有人已经看到了从乾元宫方向冒起的冲天火焰,相信卢禹说的是真的。

现在震天的喊杀声已经消停好一阵子了,可是宫门关闭,里外不通消息,他们不清楚太后、陛下是否无恙。

卢禹见苗依从殿里出来,立刻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问道:“怎样?”

苗依轻轻一福,说道:“陛下答应了。”

“那好,本将即刻通知他们入宫。”

卢禹转身走了两步,马上又回过身,走到苗依近前,说道:“你告诉陛下,见到众臣后就只说一句话:‘卫尉卢禹平叛有功,特加封摄政王,代替母后辅政。’记住了吗?”

苗依默念两遍,万福后说道:“记住了。”

庞荣接到通知,带领众臣入宫探望。

方启荣一门心思全在苗依的身上,他在苗依的陪伴下,来到正殿,刚坐入龙座,就闭起眼睛,开始对等候多时的重臣背诵。

一来担心看到重臣的表情后,把词给忘了,二来急着想回卧室,继续体验从未有过的快慰。

几个重臣都清楚,向来贪玩不问朝政的方启荣,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词。

但方启荣神情自然、背诵流利,显然既不紧张,又不害怕,就算有人引导,也完全出于自愿,没有任何被人胁迫的痕迹。

再说评定叛乱,保护陛下,的确是一件天大的功劳,卢禹本就与九卿并列,担负保卫皇城的重任,如果论功行赏,就算位列三公也不为过。

成国有太尉府,却不设太尉,因为太尉的职权太大,稍有异心,就会动摇成国的根基,当时方保国武功高强、治军有方,建国后把太尉的职能,依然归在自己名下。

万淑仪有心设立太尉,却被侯虎极力阻止,说有违先皇惯例。卢禹就算觊觎这个位置,也绝不能在这个档口上提出,免得弄巧成拙。所以名义上他只是辅政,兵权依然还在皇帝的手上。

方启荣金口玉言,卢禹论功该赏,群臣提不出反对的理由。

丞相庞荣带头遵旨,其他重臣跟着响应。

方启荣回头看了一眼站在龙座后侧的苗依,见苗依点头,立刻站起来就往后走。

重新回到卧室,苗依“论功行赏”,不大一会儿功夫,就把方启荣的第一束种子,捧在了自己的手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