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画舫上的亡命鸳鸯16

“哎,我说你这人怎地恁固执?我们都穷成这样了,这小鱼好歹还能换点银子不是?”

“不可,你看它做的这样精美,想必是很重要的东西,若不是你今天非拉我来陈府,我必是要去河边守着还给它的主人的。”

“你真是个死脑筋,依我看,它能是什么重要的?说不准是哪家儿女的定情信物?再说了那清江河下游离城里这样远,你说我们怎么过去?靠两条腿走过去?我们从城里走到陈府到现在腿还酸着,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

“就算是定情信物,我也要还给人家,圣人有云,非己物,不可取也。”

“好,好,又是圣人说的,你爱去还便去,老子是不管你了,老子吃了这宴席就回城去。”

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响起,陈又炎闪身进了对面的树林,一个佝偻着身子甚是猥琐的矮小男人从竹林中走了出来,只见他满脸恼怒之色,对着身后竹林啐了口,一甩袖子哼哼唧唧骂骂咧咧头也不回的走远了。

陈又炎皱起眉头,这人不像是要参加秋闱的学子,听他的意思,难不成只是为了来陈府混饭吃的?

他陈府为了招待客人,确实准备了不少山珍海味,往日里也不是没有来混吃混喝的,就是没见过这样猥琐不堪之人,以后还是要让门子仔细些,这种人最好还是不要放进来。

陈又炎如是想,但双眼还是死死盯着对面的竹林,竹林里还有人。

不过片刻,又有一名书生模样的瘦弱男人从竹林里走出来,陈又炎凝神细看,待看到书生腰间悬挂的铜鱼时,陈又炎震惊的瞪大了眼睛,那东西怎么会在他身上?他们说的小鱼莫非就是鱼符?

林间一片静谧,枝头啾啾鸟鸣,陈又炎觉得自己的脑子里嗡嗡作响,他强自按捺住抢回鱼符的冲动,任由那瘦弱书生嘀嘀咕咕远去,混沌间只听到一句:“等吃了饭我就去…”

阳光透过叶间缝隙洒在陈又炎额间,他猛然惊醒,此时竹林里的二人早已走远了。

待陈又炎忧思重重回到苍松居时,在院里伺候的小厮正在院门口转悠,看到他后急忙跑了过来,“公子,您回来了,老爷有要事找您相商,正在您的房间等您。”

陈又炎只是稍稍愣了愣,便轻声吩咐道:“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房内,正有人焦急的来回踱步,听到开门声,急忙迎了上来,“二公子…”

“禄伯,”陈又炎点点头,“找我何事?”

若是陈府的下人看到和陈又炎说话的老人,一定会认出,这人便是陈府的老爷,然此刻他却低首弓腰,毕恭毕敬的站在自己儿子面前殷勤回话。

“那边来信了,”陈老爷也是禄伯面带忧□□言又止。

陈又炎背对着禄伯,望着墙面上的一副画,画上墨染晕开,隐约可见的是座陡峭的高峰,过了许久他才道:“都说了什么?”

禄伯犹豫了下道:“大公子派人来平江府了。”

“呵呵,”陈又炎讥笑了两声,豁然转身一下掀翻了圆桌,“哗啦啦”声响,桌上杯碗碎了一地。

“二公子,”禄伯有些心疼的望着陈又炎。

陈又炎双眼猩红,倒退几步踉跄着坐到了椅子里,“他的消息倒是灵通,我这边丢了鱼符他那边便派人过来,你说他想做什么?”

“大公子或只是派人过来看看。”

“派人过来看看?你信吗?”陈又炎冷笑道:“哼,他处处掣肘我,明明都是替主上做事,他却明里暗里给我使绊子,如今鱼符丢了,他更有理由打压我了,你看着吧,他定是得了主上的吩咐才派人来的。”

“不会的,主上他还是器重公子您的。”

“器重?器重一个人会把那人派到几千里之外做暗哨数年回不了家?器重一个人明知道我事事受人辖制却丝毫不顾?呵,皇权之下,何谈情谊?”

“唉,主上他也是身不由己,多少人对那个位置虎视眈眈,主上登位到如今已逾七载,朝局才显见得有几丝清明,主上当年让二公子来平江府虽是为了那件东西,但又何尝不是为了保护您让您远离争端?主上还是念着你们幼时情谊的。”

禄伯长叹一声,他怕二公子钻牛角尖,也只能如此劝慰二公子。

自古成王败寇,能登上至高之位的人又岂会是心慈之人?

陈又炎有些意兴阑珊,“保护我?呵呵,他不过是怕那东西牵扯太广,别人都信不过罢了。”

“可咱们这些年都没找到东西,主上也从未来信斥责过您啊。”

陈又炎闭上了眼睛,“那东西到底是什么,又是否存在都难说,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他拿什么由头斥责我?”

“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陈又炎抬眼看着禄伯佝偻的身子,满面皱纹的面孔,忽而问道:“禄伯,你想回去吗?”

“回去?”禄伯愣了愣,“二公子在哪,奴才就在哪。”

“可我想回去了,”陈又炎靠着椅背,面色疲惫仰望着墙上的那副画,高山之下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在这平江府,春天踏青,夏天听荷,秋天赏枫,冬日围炉喝酒,快哉?不,我只愿纵驰草场,打马射箭,喝最烈的酒,骂最难听的话,而不是和一群酸腐文人说些牛头不对马嘴的屁的诗词。”

禄伯看着面前有些阴郁唾骂的年轻人,不由回想起数年前,大都城里,褚府二公子,那个明亮如烈阳般的少年,驾着枣红马奔跑在草原上,回身对他说:“禄伯,你猜我能一箭射下那只鹰么?”

禄伯拭去了眼角的浑浊泪滴,岁月一去不回头,即便回了大都,那少年也不在了。

但二公子想回去,他们必是要想办法回去的。

“今秋十月便是老太太六十六的寿诞,您不如借此机会央主上召您回去?”

“对,我也有此意,祖母年轻时曾来过江南,甚是喜欢这里的物件,你得空时去买上些有趣的玩意带给祖母。”

“好,”禄伯答道,“只是鱼符的事…”

纵然他们回了大都,丢了鱼符也是大罪,这于二公子的将来十分不利,况且还被大公子知晓了此事。

“不必担忧,我已有了鱼符的下落,这两日便能拿回来,”陈又炎眯起眼,透出一股狠戾之色,无论如何他都要把鱼符拿回来。

“真的?”禄伯喜不自胜。

陈又炎点点头,又道:“禄伯,你把平江府的生意都处理好,待我拿回鱼符后,便会和主上请旨回大都。”

待得十月,冬雪初落之时,他一定要回到大都。

陈又炎推开门,艳阳高照,空中散发着几分热气,夏日就快来了,他讨厌平江府的夏日,因为那闷热潮湿的暑气总会让他长出一身的疹子,燥痒难耐。

此刻的苍松居廖静无声,然隔着几个院子的升平花苑里却热闹非凡。

数座建在花海中的四面皆窗的木屋中围坐着许多年轻学子,有人在认真讨教学问,有人在觥筹交错,有人在谈天说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里总能找到志趣相投之人。

身后是开的鲜艳的杜鹃花,面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溪,跨过小溪上的木桥,便是一座木屋。

束穿云站在小溪边,望着溪水流来的方向,那里正是小青云山,这条小溪是清江河的支流。

天下能工巧匠不知凡几,但既能巧思又能面面俱到让众人喜爱的倒是不多见。

小木屋和花海溪水相得益彰,雅趣,隐秘,文人要的不就是这些吗?

可见这陈又炎却是个会算计人心的,再过几年,说不准在平江府真的会成就一番气候。

但,鱼符的主人若真的是陈又炎,那么她也只好掐断他这份念想了。

束穿云跨过木桥,向着一座嘈杂热闹的木屋走去,进门一眼便看到元凌正和人猜拳行令,她也不打搅,捡了个桌角坐下,默默拾了筷子吃起了饭菜。

刚刚进屋的元泊看到这一幕,越发觉得眼角抽痛,元凌什么德行他自是知道的,可束穿云又是怎么回事?

她十岁之前长在京城,十岁回到平江府后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按理说这样的大家小姐又怎能毫无顾忌的和一群男人坐在一起吃饭,还安之若素一点都不嫌弃?

能来这屋中的多半是蹭饭的,此刻都已喝得有几分醉了,看到又有人进来,也不过抬了抬头,视若无睹,就连束穿云看到元泊进来,也不过瞅了一眼又低下头去,旁若无人的吃起了饭菜。

元泊倚在窗边看着众人,摇着扇子兴味盎然,左边的窗外有陈府下人探头张望,见元泊望去,那人讪讪转身离开。

若是他没看错,那下人打探张望的正是束穿云的方向,莫不是束穿云做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元泊蹙起眉头,看来得让大荒盯着点了。

思索了片刻,他朝窗外招了招手,元义附耳,“回衙门点人等信。”

他又打了个唿哨,正在花丛中捕捉蝴蝶的大荒两耳竖起,一阵风般向木屋奔来,它的身后花丛萎顿,花瓣零落,一片狼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