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株道树

三株之法的教授已然完成,方玄明尽管尚未完全理解其中精意,亦能强行记在识海中,随之运转起一身气血来。

三株之法与《长青功》相似,同样具备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

用以锻体虽然只是三株之法最粗浅的用法,但也无疑是一切的根基。

虽然三株老祖没有显化出身形亲自教导他,但方玄明已然有了些许自己的理解。

道种既成, 循着三株之法的淬炼之下,愈发显得完满圆融,然后便能与肉身相合……

没法与肉身相合。

“是时间问题吗?”

“抑或是……”

不知为何,道种已然趋近圆满,却迟迟不能落于肉身,就好像一身气血在主动回避道种一般。

种子不能落于土壤, 又该如何生根发芽?

世间安有无本之木?

“确实没有无本之木……”

“但扎根于无物之上, 似乎也未尝不可!”

下一刻,方玄明加大了三株之法的催动,将道种催发之极致,一身精气愈发显得磅礴浩大。

生生!

下一刻,道种的表面破开了一个小口。

力量。

生命的迸发。

刹那之间,方玄明仿若有所明悟,周身虚境间或发出绽放之声。

长青道种,化作了三株幼苗。

一般修士,恐怕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方玄明自然有所不同。

幼苗生于虚无之上!

来自三株老祖的生生之意,经由方玄明一身气血淬炼之后,仿若阳光普照一般落于三株幼苗上。

除了在万天虚境之中接受到赐福之外,后续这幼苗想要生长,一般便需要靠弟子自行修炼蕴养,莫约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光景,便可有所成效。

但显然方玄明不会止步于此,于是幼苗便以肉眼可辨的速度快速生长,然后成熟。

毫无意外,毫无悬念。

三株道树已然成熟。

这,便是所谓的三株道体。

一时间便有无数妙意于道树周边生出,然后落于肉身之上, 方玄明所能做的也只有勉为其难统统收下。

注视着三株道树,恍惚之间方玄明觉得眼前这道树实在太过眼熟。

“三株神木。”

方玄明体内的三株道树,与长青内殿之中的三株神木,实在太像。

他知道这不是错觉。

此刻他体内的道树,完全就是三株神木的微缩版。同样扎根于无物姑且不谈,甚至连具体的样貌都是近乎一致的,完全不具备正常树木之间的个体差异。

在长春宗,除了长青内殿里的三株神木之外,其实还存在着诸多三株木,据传皆是三株神木的徒子徒孙。

那些三株木与三株神木之间虽有生命层次上的差距,但在外貌性状上是可以看出明显属于同一物种,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但是此刻在方玄明体内的三株道树则不然,与长青内殿之中的那株除了大小之外近乎一致。

结合之前自己的胡思乱想,方玄明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不会长青内殿里的那株,就是我的道树吧……”

如果回到青丘灵洲时,方玄明已然回到了四万八千载以前,那么方玄明的道树,因为一些机缘巧合而化作了长春宗的镇宗神木,这种可能好像也是存在的。

“而且还连上了……”

似乎又想到了些什么, 方玄明又将注意回到了道树之上。

确切的说, 是道树下面。

根系之处。

扎根于无物之上的道树,其根部是否又有着……

“居然真的存在!”

万天虚境。

方玄明不知道该不该称之为虚境,或者叫做内虚境会更合适些。

当然眼下这情况方玄明还尚且没心思去琢磨这东西该叫什么,他现在思绪有点乱。

“我当下身处于万天虚境之中不假。”

“那么这道树之下的虚境,又将通往何处?”

他有些怀疑,或许自己将道种种植于无物之上,然后任其强壮的根系抓破出一片虚境来,这种行径是否是正确的选择。

抛开正确不谈,这绝对是个激进的选择。

三株道树此刻就居于方玄明体内,身处于虚境之中进入内虚境,方玄明不知道自己会去往哪里,甚至不知道自己会发生什么。

或许是归于真正的虚无,或许是落入永恒的坠落,又或许这才是三株老祖留下的真正的道路。

方玄明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所以他再度陷入了踌躇,反正虚境之中无岁月。

任弟子在虚境之中耗费多久的时间,回到长青内殿都不过半日到一日光景,换言之修士可以在虚境里,将长青之法提升到自己所处位置对应的传承程度之极限。

方玄明亦然。

尽管他已经停下来三株之法的修行,但是周身的生生之意似乎并不满意。

不知道是不是先前方玄明引发的涟漪所致,现在身边的生生之意仍在向着他的体内涌去。

尽管没有方玄明主观操作,但三株道树仍在生长。

柏树本就是长生之树。

三株木更是生命周期极其绵长。

至于三株神木,则是四万八千载以来不曾有过变化。

长青之法,依照宗门所言,亦是长生之法,号称万古长青。

而作为其本源的三株之法能否真正企及永恒,方玄明并不知晓,但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但即便是永恒,即便是无限的时间,亦可以找到尽头。即便没有尽头,也可以定义尽头。

比如阿月就曾在渊面之中坠落了无尽的时间,但这对于渊面之外的人来说,不过是一瞬之间。

更何况方玄明现在身处的万天虚境,亦是一处超脱于时间之外的妙境。

即便三株道树能够永恒存在,在此处,依旧可以衰老,然后枯萎。

方玄明就这样看着自己的道树,在数之不尽的生生之意的簇拥下,逐渐走向了凋败。

伴随着道树的枯败,其根部的内虚境也随之膨大。

这一过程不随方玄明的主观意识而动。

道树成熟以后,方玄明就没有进行过操作了。

而且也不受他任何干涉的影响。

生生之意的汇聚,似乎并不以方玄明的意志为转移,尤其在道树成熟以后。

方玄明本就陷入了踌躇之中,而现状似乎已经替他做出了选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