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空城计

城楼上。

年轻的秦军统帅蒙虎就象一尊石塔一样,屹立在临川城的最高处,他的身上穿着玄色的锁片战甲,腰系一根紫金色的绶带,头上的板帽梳理得一丝不苟,而在他的身后,则是一面象征着大秦南方军荣耀的铁血旌旗,肃穆的黑边在风中卟卟作响。

“大秦无敌!”

“南方军团,战无不胜!”

“虎侯,万岁!”

迎接赵军将卒的是守城秦军整齐划一的三声口号,这让被莽莽群山拖累得疲惫不堪的赵军士卒心惊胆战,对于大秦南方军团精锐的战斗力,他们这些刚刚将身上的秦军号衣脱掉换上了赵军衣服的士兵再清楚不过。

六国俱灭之后,秦国横扫天下的主力部队主要分成了两支,一支由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河套、九原,在督促修建长城的同时,也开始了对刚刚崛起于北方的草原民族匈奴的反击战。另一支则由屠睢率领,包括灭楚精锐军团在内的五十万大军跨步五岭绝关,来到岭南的不毛之地。

不服气也没有办法——,因为这可是杀关东六国军队杀得血流成河的秦军,是让楚、赵、韩、魏、燕五国妇孺闻之即穿丧衣的铁血雄师。

“将军有令,全军前进,前进!”

“有后退不前者,斩!”

战鼓声中,赵军的队形开始散乱起来,前队的兵卒步子越迈越走,而后队犹不知情的在大步前进。赵军军官焦急的叫喝声透过鼓点的间隙传出去老远。

——。

“老将军,你来看,赵军明显胆怯了,来人,与我擂鼓聚战!”蒙虎大声道,飞扬的神采在他脸上流动,让人不自禁的为之喝采。

“英雄少年郎,看来,还是年轻人有胆魄呀!”李信笑道,以他的经验自然能看出战局的变化,不知城中情形的赵军将领现在明显陷处到了进退唯谷之中,而一旦赵军攻城的意志不坚决,那么守城秦军的迷惑策略就有了功效。

时间对于秦军来说,当然是拖得越长越好,四面八方,增援的秦军正在各条通道上开进,根据最新的消息,距离临川最近的白乙文部的先头部队就在一百里的郁水下游了,只要守城军民能够拖过今天,那么等到天黑之时,赵军面临的就将是一场灭顶的灾难。

空城计。

其实说得透彻一点,蒙虎在临川城中摆下的就是这么一出诸葛亮唱空城的计策。

城上那些遍插的旌旗,只不过是一排排标杆罢了,旌旗所指向的秦军根本就是一群群匆忙召集起来的普通民众,这些男女老弱能够在城垣上坚持站着摆样子几个时辰,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至于作战,那不悄赵军冲上城头,只要到了城根底下这些人就会乱作一团,他们中间有不顾一切的莽夫,有贪生怕死的懦夫,有自私自利的小人,还有毫无反抗能力的老弱,这样成份复杂的队伍实在无法做到号令统一。

——。

鼓声阵阵,催得人热血贲张。

赵傧还在犹豫,不久前吕成的龙川军在中留城下碰得头破血流的经历让他不敢轻易的下达攻城的命令。

“蒙狗善守,傧弟此去,当择其不备而迅袭之。”临出发时,赵佗的嘱咐还在赵傧的耳边回响。

择其不备,说说轻巧,做起来又谈如容易?

该死的向导死不足惜,十万大山里的一天一夜不仅让赵军士气受到打击,而且还使得赵傧失去了宝贵的时间。看着城上森严谨卫的场面,赵傧完全相信,要是他早到一天的话,看到的情况将会大不一样。

“到底是打还是不打?”赵傧陷入到了傍徨无助的状态中,他也曾想先遣一支队伍靠近城垣作次试探,但转头却发现他的目光及处,一众士卒纷纷后退躲藏。

这一次登陆作战,对于长途而来的赵军将卒来说,是身心的双重考验,从番禺到合浦,整整二天的海上航行虽然士卒们并不需要劳动双脚,但海上风浪骤急,船只颠颇不定,一旦身体经受不住的话,便是呕吐不止的惨状。本来赵军将卒以为上了岸一切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可实际上,大军在进入十万大山里面后,丛林中无处不在的危险又要他们饱受折磨。

“回家!”这个念头开始在赵军士兵的心中回旋,虽然他们不能说出来。

“将军,城上擂鼓了!”

“将军,我们是不是先退后十里安营,待明日一早再行定夺。”仿佛是看出了赵傧的犹豫,城上的蒙虎和不想枉送性命的赵军军官开始用不同的方式劝谏。

“可是!”

“将军,别犹豫了,你看看,我们的士兵已经疲惫不堪,攻城的话只能造成更大的伤亡,何况,秦狗已经早有了准备,我们可不能白白送死呀!”一个脸色郁阴的赵军军候长谏道。能够将怕死的理由说得如此堂皇的人口才绝对是一流的,这些话说出之后,纵算赵傧不动心,也能够鼓动更多的士兵附合他的意见。

“咚!”

城头,鼓声一阵急似一阵,就象有千军万马在调动一般,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城里面就是没有秦军冲杀出来!

“命令:全军就地驻扎安营。”赵傧冷笑一声,命令道。摆明了,秦军又想玩倚城作战的计策?这也太可笑了,我赵傧可不是吕成,又怎么会上当。面对秦军的严阵以待,赵傧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凑上去挨打,不过,他也并不打算就此放弃。

赵军明目张胆的在城下安营,就是想看看秦军是否有破绽出现,赵傧心里,还是难以相信,仅仅拖延了一天时间,秦军就能象变戏法一样搬出这些多的士卒。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