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借个环境冥想

他今天来,不是为了凭吊,而是为了借个环境冥想,寻找灵感。他坐在长椅上,陷入沉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日暮时分,路宇开车来了,悄然坐到他身边,递给他一盒冰淇淋。两个默默地吃着冰淇淋。

路宇:“大哥,我听思园说,阿晨对你有点怨气?我们都知道,她误解你了。”

穆广:“路宇,阿晨没有误解我。她离开我们十四年,受了那么多的苦,是我的责任。她怨恨我,是有道理的。”

“思园说,当年,是她跟穆慧两个人到厕所换衣服,给拐骗人逮住机会的。”

“根子在我身上。”穆广说,“我隐约感到,阿晨的失踪,跟我的业务有关。换句话说,是我的商业对手制造了这个足以毁灭我们家庭的悲剧。”

“阿晨的回归也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讲清楚的。许多秘密只有萨冰知道。但是,萨冰现在仍然昏迷。”

在北京,穆广一直在等待东方油田海底光缆项目招标。因为有些技术上的问题讲不清楚,谷建邦和李甫从青海来到北京。

穆广和建邦、李甫一起拜访中国电线电缆研究所,双方举行会谈,巩固和推进合作。一则进一步敲定东方油田海底光缆的技术参数。二则争取神舟五号飞船电缆项目。

研究所所长罗奇逊院士亲自参加会谈。建邦说:“这段时间,在青海的研究成果,应该尽快在相关的国际组织申报专利。”

罗院士忙问:“有多少项专利?”

建邦:“我们团队初步确认有十九项。”

“其中一部分,已经写成论文,在国外顶级专业杂志上发表。”李甫补充道,“我搜索了一下,这个专利数,差不多占全国电线电缆行业今年申报专利的三分之二。”

建邦:“就凭这些专利,中国电线电缆研究所一举成为全国电线电缆领域科技创新的引擎。”

罗院士花白的眉毛下,眼睛放光,忽然摇头晃脑——这是他的一个坏习惯,当年政治运动时挨整,就是因为说话摇头晃脑,人家看不惯,说他得意忘形,目空一切。他转向穆广,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究所与企业联手,这是一个双赢模式。我要向科技部报告。”

“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个模式。”穆广趁热打铁,“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这个模式,合作开发神舟电缆,攻下那一个云端,收获的专利数量可能更多,档次也会更高。”

接下来,双方草签了一个协议。飞虹电缆正式向航空航天领域进军。穆广:“我方就派建邦参加,院士您看行吗?”

罗院士:“怎么不行?一旦参与这个项目,保密是头等重要的事,我们要深居简出,甚至隐姓埋名,就怕建邦耐不了寂寞。”

建邦:“能跟我的恩师罗院士领导的团队一起攻关,我感到无上荣光,就怕我的技术层次太低了,起不了什么作用。”

穆广:“你就是后勤部长。”

建邦慌忙推辞:“后勤部长这个称号是有特指的,我可不敢当。”

“当年,我们迎接科学的春天,小平同志说,我愿当你们的后勤部长。”罗院士笑道,“不过,建邦也算是清华的俗家弟子。你做中间人,协调研究团队和公司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从研究所会场出来,穆广问路宇:“秦朗和兰溪什么时候到?”

路宇:“已经到了。在办事处。”

穆广一挥手:“马上回办事处。”

建邦:“大哥你不是答应所领导在这里聚一下吗?”

“我知道,罗院士不参加这些应酬。”穆广说,“我跟路宇回去,你跟李甫留下来跟他们聚会,把合作协议的具体细节敲定好。”

算起来,穆广与秦朗也有七八年没有见面了,尽管电话联系不断,穆广都不知道这个小舅子现在长什么样子了。

回到办事处的办公楼,还在三楼楼梯口,穆广就大声喊:“秦朗秦朗!”

路宇:“老大,你这么喊,街坊邻居还以为你在报天气预报呢。”

穆广:“秦朗来了,我的东方油田项目也就晴朗了。”

秦朗已经跑出来。郎舅俩在走廊相遇,四只胳膊紧紧扣在一起。

穆广:“原来比我矮一大截,现在怎么追上来了?”

秦朗:“大哥你老了,都有白头发了。”

穆广:“你回来了,我把担子卸给你。”

秦朗慌忙松了手,后退一步:“我接不了。你要这么说,我现在就走人。”

兰溪一直站在一边,无声而笑。穆广和秦朗都朝她笑,她说:“大哥跟你开玩笑呢。东宫太子已经定好了,就是穆昕,谁也抢不去。”

哥俩携手进入会客室,关露在那里恭敬地沏茶。穆广屁股还没落椅子,手已经抓起一碗茶咕噜起来。眼睛盯上了摊在茶几上的《投标书》和《企业陈词》,说:“秦朗,你已经看了我们的标书和陈词了吗?怎么样?行不行?”他忽然转向兰溪,“哎兰溪,我应该叫他什么?叫他秦教授呢?还是叫他秦工程师?”

兰溪:“大哥,你永远是哥哥。就叫他秦朗。”

秦朗:“不行,兰溪,你这是和稀泥。工作上我不认他是大哥。我的眼睛里揉不进一粒沙子。”

“你看看,脾气一点都没改。”穆广笑道,“我就欣赏你这个认真劲儿。做事,就应该是这个态度。”

秦朗拿起标书和陈词,抖了抖,毫不客气地问:“这是谁做了?”

路宇:“我们在北京请律师做的。”

穆广:“建邦、李甫和我都看了,提了一些修改意见。”

秦朗:“那就是说,你们认可了?”

穆广轻微点头。

秦朗咄咄逼问:“那就是说,这个代表你们的水平了?”

穆广:“算是吧。”

秦朗:“穆总,这个不行啊!”

穆广眨了眨眼睛,躬下身子,谦逊地问:“哪儿不行?”

秦朗伸出三根指头:“不行表现在三个方面:内容不行,没讲到点子上;形式不行,不符合国际公文格式;语言不行,中美日三国合作,至少有这三国的语言,最好还有法语和西班牙语,你得让全世界人民看得懂,主动为你宣传。还有一点不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